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冊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陳氏。

第一百五十二章冊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陳氏。

duxs8推薦各位書友閱讀: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第一百五十二章冊封日本布政使,皇后陳氏。(讀小說吧duxs8)“皇明第二艦隊總督朱紈攜第二艦隊全體官兵、日本都司官兵恭問陛下圣安,前番時日,我軍艦隊于大阪附近與日軍艦隊相遇,大破之,連續攻陷日本三十余城,恭請陛下冊立官員……”

紫微界,北京城。

面前的黃錦正在念叨著剛剛結束的日本之戰盛況,不由得讓朱厚滿意地點了點頭。

很輕松。

畢竟在這個時代,鐵甲蒸汽艦去日本,就跟職業拳擊手去參加幼兒組比賽一樣,亂殺。

因此,朱厚絲毫不會懷疑朱紈的勝率,他大概率會成為百分百勝率的存在,進入大明的名將行列。

“告訴朱紈,對于四品以下官員,他可以隨意任命,四品以上,則打個條子,給朕看看他都推薦了什么人……對了,夏言不是還在京城待著嗎?讓他當個從二品的日本布政使,去管日本的民政吧。”

朱厚隨手一擺。

所有人都以為,朱厚會在日本設立都司,并且已經去做了。

但朱厚的想法也很簡單,他會將日本,也化為布政司,也就是所謂的行省,正式納入大明朝的直屬管轄范圍之內。

布政司和都司,可以同時存在的。

就連曾經的奴兒干都司,也已經被朱厚設立成了四省,分成了四個布政司。

此后,原本的大明軍區,朱厚會一步一步的全都設立為行省的布政司,直到將亞洲覆蓋。

而都司軍管制,則是會在其他大洲進行。

而日本,自然也要肢解了。

不能讓他們連成一片的。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徹底解決了日本,再行肢解。

“冊封朱紈為扶桑侯,加日本都司都指揮使、并日本征夷將軍。”

朱厚打了哈欠,繼續為朱紈加封官職,讓朱紈成為當之無愧的大明五星上將,日本太上皇。

這樣做比較符合歷史規律。

緊接著,朱紈又奉上了一份有功將領名單,朱厚也是一一應允,一一封賞。

對于軍費,朱厚從不吝嗇銀子。

而且打下了日本,日本的銀礦就可以被大明所獲得,那銀兩可是大大滴多啊!

“對于日本官吏的安排,基層干吏多以日本人為主,要求很簡單,但凡能說出一口流利的天朝雅言,且在十分認同‘徐福論’理念,愿為我大明沖鋒陷陣的日本人,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盡數可擔任胥吏等官職。”

朱厚順口說著:“不必在日本開設什么學堂,就告訴日本人,若是想要行商、若是想要當官,都要說漢語。若是不會我天朝雅言,行商者不得通商,行政者不得任職!”

就算是日本的良才來了,只要不會說漢語,就不能當大明的官!

就算你是個庸才、蠢蛋,但你只要會說漢語,那么你就能在日本基層當官!

“除此之外,昭告天下,我大明境內,功名達秀才者,若愿往日本、安南任職做官,統統以舉人視之,賞賜安南、日本良田、美婦、奴仆!”

“我大明境內,若有童生愿往日本、安南,均可任小吏,賞賜日本良田!”

朱厚下達的命令也很簡單。

大明境內有太多落第書生了。

都一把年紀了,還是秀才、童生,屬于范進的級別。

他們的才學有限,如今此言一出,自然會有不少已經走投無路的秀才、童生趕往日本、安南任職,填充大明在日本、安南的中下層官員。

除此之外,朱厚還會加大駐軍力度。

他打算在國戰結束后,讓太微界(即康熙朝)的新營兵駐扎在安南、日本,而紫微界(即嘉靖朝)的邊防軍,駐扎在太微界的各方。

同時,朱厚也不會擔心那些有本事的秀才、童生去了日本、安南虛度光陰。

一方面,有本事的秀才、童生心里有鴻鵠之志,自然不屑于去這些地方,想要考取更高的功名。

而就算是家徒四壁,只能去日本、安南填飽肚子的秀才、童生,同樣也可以在日本、安南通過自己的政績,從而進入朱厚的視野之中。

在朱厚這里,他才沒有什么進士出身、庶吉士出身、翰林出身才能當大官的規矩。

只要你有本事,你就算是個童生,科舉第二輪就結束的官吏,朱厚也會大力提拔。

畢竟這些人,不善于考試,而善于實戰。

比起高分低能,朱厚更喜歡實干家。

還是那句話。

空談只會誤國,實干方能興邦。

“是。”

黃錦立馬明白了朱厚的意思,當即領命而走,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冊封儀式。

畢竟冊封的數量有些多,因此要趕緊去司禮監和內閣,去通過各種各樣的圣旨,進行冊封。

而在黃錦離開之后,朱厚的身邊倒并非是空無一人,而是還有兩個隨行太監。

正是金寶、銀寶。

“金寶、銀寶。”

朱厚站在金鑾殿前,凝望著不遠處的大好風景,大好河山在自己的手中握著。

但朱厚的征途,并不是止步于此:“朕讓你們去尋的家,讓他們寫的文章怎么樣了?”

明清時代,家盛行。

正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在大明,還是很發達的。

再過上幾十年,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便會出現。

而除了《紅樓夢》之外,四大名著其余三本都是來自于明代,而除此之外,還有諸如《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等書也是出自于明朝。

大明的家,還是很多的。

因此在朱厚的任務下達之后,完成并不算是什么問題。

金寶、銀寶當即對著朱厚拱手道:“陛下,已經完成了一些篇幅,這是范文,請陛下查看。”

說罷,金寶便雙手捧著一本書。

朱厚看了一眼目錄,第一眼便看到了‘華盛頓兵伐阿茲特克’。

一下子,朱厚便不由笑了笑,笑容有些止不住了。

他輕咳一聲,接著便笑了笑,開口道:“念。”

聽到了朱厚的話語之后,金寶立馬開口,翻開書頁,開始為朱厚閱讀了起來:

“卻看到華盛頓撥馬向前,甩出一截麻繩,這麻繩在天上晃了晃,便化作一團金光,朝著那印第安老酋長沖去,老酋長見此狀,長叫一聲‘苦也苦也’,便被華盛頓捉了回去,剝了頭皮做了一對靴子……”

聽到了這般話語之后,朱厚滿意地點了點頭。

好好好,就是自己需要的內容。

“善!加緊碼字,不要讓他們停。”

朱厚點了點頭,接著便惡狠狠地開口說著:“他們誰敢不寫了當太監,就讓他真的成太監!”

“入宮之后,還要讓他寫!關進小黑屋,寫不完不給吃飯!”

聽到了朱厚的話語之后,就算是已經被切了子孫根的金寶、銀寶都有些不寒而栗,不由打了個冷顫之后,對著朱厚長長地叩首:“是!”

說罷,便趕緊去通知那些‘御用作者’了。

朱厚望之,不由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生平最恨作者太監了!

朕以前是讀者,毫無辦法。

現在,他是皇帝!

如果再有人敢太監,死啦死啦地!

而朱厚之所以這么做,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

為了前往北美做準備。

北美地區的土著民族,也是黃種人,是可以拉攏的存在。

朱厚手底下的勞動力太少太少了,官員都甚至有點不夠了。

畢竟再往后,位面會越來越多,官員自然需求就越來越大,而人口的需求也會增加。

美洲必須拿下!

“陛下,皇后求見。”

銀寶忽然在一旁開口,對著朱厚進言道:“皇后娘娘親自煲了藥膳,為陛下賀。”

“皇后?”

朱厚聞言,當即點了點頭,張口便道:“這些日子倒是冷落了皇后,讓皇后來吧。”

“諾。”

銀寶聞言,立馬告退,前去引領皇后過來。

嘉靖朝前后一共有四個皇后,第一代的皇后,便是孝潔肅皇后陳氏,也是嘉靖的首任皇后。

陳皇后在歷史上,卻沒有記載其名稱,而作為嘉靖皇帝,他自然也是知道,自己皇后的名諱的。

陳暄。

其父乃是秀才陳萬言,官職不大,在嘉靖元年選秀的時候,朱厚也是一眼便看到了小家碧玉的陳暄,旋即便點中了陳氏,進位皇后。

之后……

之后就沒什么了,朱厚大概一個月才去一次,剩下的時間全都奉獻給了修道。

修仙誒!

與修仙相比,女人又算什么?!

而陳氏,在歷史上,有一天,皇帝與陳皇后同坐,張順妃和文妃進茗,皇帝循視其手。陳皇后很生氣,投杯起立,嘉靖帝大怒。陳皇后驚悸,就此驚產,緊急生產,難產血崩而死。

而在陳氏死后,嘉靖帝的怒氣逐漸消散,在陳氏之父死時,嘉靖帝又念起了陳氏的美德賢淑,因此下詔:“祭葬如例,贈太子太保。”

歷史上的情況,朱厚不做評價。

但今生的情況,朱厚很滿意。

陳皇后不哭不鬧,平時也很乖,在后宮中以身作則,崇尚節儉,確實符合‘美德賢淑’這四個字。

而且,歷史上的情況在嘉靖朝也難以發生。

因為嘉靖朝目前就一個皇后,沒有妃嬪。

原因很簡單,朱厚前期要和大臣斗,立皇后是必須的,不立皇后游戲沒法玩,所以才立了皇后。

后來都贏了,因此之后的選秀朱厚便減少甚至取消,倒是大臣們年年上奏,想要重開選秀。

和后來的清朝都是歪瓜裂棗的后宮嬪妃不同,明朝的選秀,可是美女很多。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下旨說過:“天子親王后妃,宮嬪慎選良家子女,進者勿受。”

朱元璋如此來做,自然是一方面為了預防外戚干政,另一方面則是又保證了質量。

對于皇后的選拔,主要選拔是看重‘德行’,因此能夠在明朝當皇后的,全都是德行很好,譬如宣宗胡皇后賢良、英宗錢皇后孝瑾、代宗汪皇后賢德。

什么?

不是還有個孫皇后嗎?

對不起,孫皇后是嬪妃上位的,妃嬪的選拔主要是臉,而孫皇后在史書上的記載是‘幼有美色,工于心計’。

因此,陳皇后陳暄在皇后候選人里,屬于最美麗的一個,自然會入選成為嘉靖帝的皇后。

而滿清就不用多說了,清朝選秀只能是滿族的八旗女子,堅決不允許與漢人女子成婚。不止是皇帝如此,皇族其他的人也是一樣。

這一規定是由順治頒發的,是為了保證滿族血統的尊貴,不可以出現任何滿漢混血。

偶爾出一個美女,能被皇帝當成寶貝,有一個喜歡的不得了的宮女,也要想盡辦法的給她抬旗。

明清之間的區別所在。

“陛下。”

忽然間,朱厚的耳畔傳來一道溫柔的聲音,朱厚轉身望去,正是皇后陳暄。

陳暄一襲素青之衣,衣袖寬大,看起來頗為像是道袍,但仔細看來,又好像不像是道袍,看起來倒是格外舒坦。

陳暄對著朱厚微微欠身,接著便將手里捧著的那碗藥膳放在了桌上,對著朱厚輕輕點頭微笑道:“陛下,暄聽聞陛下征戰辛苦,為大明操勞過重,甚至耽誤了修行,暄在坤寧宮為陛下抄寫道經祈福,如今大明將士萬勝,暄心也歡喜,特地按古籍,做了陛下昔日最喜的藥膳,還請陛下趁熱服用。”

說罷,陳暄便拘謹地站在一旁。

而朱厚見此情況,當即上前,將藥膳一飲而盡。

而見到朱厚將藥膳喝完之后,陳暄當即欠身,對著朱厚再度道:“陛下,妾身告退。”

說罷,便欲退下。

而朱厚見狀,立馬上前,盈盈一握,將皇后陳暄抱在懷中,接著便笑道:“皇后何必走得這么急?隨朕去一趟養心殿吧,你知朕喜歡道經,還在宮中抄寫道經,何不來養心殿,給朕講講道經心得?”

陳暄不由羞澀:“暄領旨。”

太微界,荊襄之地。

喊殺聲震天。

伴隨著城墻之上‘吳’字旗被扔下,吳三桂在荊襄的統治宣告結束。

而在大后方,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卻是淚眼汪汪,對著面前的三個牌位不斷的磕頭。

小全子、小玄子和岳樂被處斬的消息傳到了這里,吳應熊自然要為他的主子披麻戴孝了。

而叩首三次之后,吳應熊便怒氣洶洶,眼神之中甚至可以噴出火焰了。

“臣吳應熊,必為大清皇上報仇雪恨,斬明賊首級于案前!”

查了一下《后漢書》、《新唐書》、《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皇后對皇帝是不會自稱臣妾的,只會稱妾或者自稱,面對更高級的太后,才會自稱‘賤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