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清忠臣吳三桂,屠莫的計謀

第一百五十三章大清忠臣吳三桂,屠莫的計謀!

不同于他的父親,大名鼎鼎的漢奸吳三桂,這個吳應熊倒是已經被大清洗了腦,除了民族不是滿洲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已經和滿洲人沒有什么兩樣了,連媳婦都是建寧公主,康熙小皇帝的姑姑。

因此,他得知父親有反意之后肝腸寸斷,力勸父親當大清忠臣。

而如今又驚聞大清三位皇上齊刷刷在北京‘駕崩’,更是傷心欲絕,發誓要為大清報仇雪恨。

而與吳應熊不一樣的是,他的父親吳三桂則是來回踱步,有些慌張不已,不知該如何應對接下來的戰局。

身為當世名將的他,事到如今也不知道該怎么說。

“王爺,明軍已經打到廣東去了,廣東的尚王爺還在苦苦支撐,那耿精忠當了叛徒,一路給明軍指路!”

聽著身邊人的匯報,吳三桂不由深深的吸了口氣,接著便道:“耿精忠死期將至,他卻不知……明廷又怎么可能放過我們三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對于吳三桂來說,確是如此。

他并不認為明廷會放過他們。

前些日子,前線的戰報也過來了,守了大半年的大同還是破城了,當初背叛姜,致使‘大同之屠’爆發的楊振威全家被凌遲處死。

而那些無論是賈漢復這等當年表現一般的漢奸,還是范文程的后代,這種表現很不一般的漢奸,待遇也是一樣的。

而他,

吳三桂!

山海關的開門人、為滿清攻城略地、親手勒死永歷皇帝的人!

一個就夠誅九族了,更別說吳三桂有三項罪責了。

吳三罪了這波屬于是。

除非吳三桂有二十八族,不然根本不夠誅的。

對于耿精忠的表現,吳三桂表示十分的愚蠢,混賬!

最后明軍勝利了,必然會清算他耿精忠,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耿精忠的壓力之下,尚之信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會倒戈。

這兩個墻頭草,吳三桂實在是太能理解了。

吳三桂深深地嘆了口氣,望著地圖,如今荊襄之地的兵團已經被明軍覆滅,四川、貴州也節節敗退之中,他如今被困守在了貴州,不知該如何是好。

雖然在樹立大清旗幟之后,廣西的定藩也加盟了他,但廣西、云南兩省之力,如何與大明抗衡?

猶豫許久之后,吳三桂才道:“馬寶,你說本王要不要抓緊時間,攜銀遁逃東南海島啊?”

年事已高的吳三桂現在已經不比當年,他現在已經有很深的智慧。

以前的他:悶頭就沖,打不過就點。

現在的他:準備好后路,隨時遠遁‘東南’,前往后世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之類的島嶼當一個富家翁。

而一旁跟隨著吳三桂多年的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寶國公馬寶有些繃不住了,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

馬寶,乃是李自成的手下,老營兵。

李自成敗亡之后,馬寶輾轉來到了永歷皇帝麾下,后來又降了清,在吳三桂手底下效力,成為吳三桂麾下第一大將。

乃是吳三桂知根知底的大將,在吳三桂心目中,就算是自己的兒子背叛了自己,馬寶都不會背叛自己的。

不過聽到吳三桂的話語,馬寶倒是繃不住了,猶豫片刻后,張口對吳三桂進言道:“王爺,未言勝,怎先言敗?!末將愿為王爺沖鋒在前,討伐明賊!當年俺們老營力挫明賊,逼死了崇禎,如今他的祖宗嘉靖來了又如何?我們難道會輸嗎?!”

馬寶倒是沒和明軍打過,明軍打滿清那叫一個橫推無敵,但馬寶很不服氣,因為他也看不起清軍,因此他覺得明軍也沒什么了不起的,自家王爺如此這般未戰先怯,漲別人志氣滅自家威風!

這一點,是馬寶不能接受的。

懦弱之舉,馬寶絕不姑息!

而聽到了馬寶的話語,吳三桂顯得格外有些猶豫,而就當吳三桂猶豫的時候,門外卻傳來撕心裂肺的聲音:

“父王!兒臣吳應熊,請戰明軍!愿為前鋒,踏平明賊!請父王,給兒臣一支隊伍,兒臣情愿馬革裹尸,也不愿意在這里眼睜睜看著明賊肆虐我堂堂大清疆土啊!”

聲音很大,而且撕心裂肺的,看起來流露出了很強的真情實感,看上去情真意切。

而吳三桂聞言,當即便是一驚,旋即便驚詫的走出了房門,望著正在門前不斷磕頭,額頭上都已經磕出了血跡的長子,不由感到一陣心疼。

說白了,都是他的問題。

當年滿清不信任他,他也只能把長子吳應熊送到京城去當人質,而且還利用吳應熊,在京城打點滿清的官吏,為自己爭取時間。

后來,自己的長子回來了,自己卻因為長時間的不相處而疏遠。

沒想到,關鍵時刻,竟然是自己的長子出現,喚醒了自己心中殘存的熱血!

吳三桂一時之間激動不已,連忙上前,將吳應熊扶了起來,緊接著便淚流滿面,同吳應熊一起抱頭痛哭:“我的兒啊,這些年可苦了你了。”

“好!我便依你!咱們的精兵可沒什么損傷,如今就要給朱家人看看,本王當年能夠勒死一個姓朱的皇帝,現在就能勒死第二個!”

此刻的吳三桂已經徹底沒有了之前逃往東南列島的想法,反而想要集結所有精銳,同明軍殊死一搏了。

畢竟無論是心腹大將馬寶,還是自己的長子、未來的接班人吳應熊,他們都在主戰,那么作為主帥,吳三桂又怎么能不主戰?!

說不準一戰定鼎,自己也有機會問鼎天下呢!

再不濟,也不失為劉備也!

吳三桂雄姿英發,這一刻的他好像找回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當年在山海關的時刻,自己開關請滿清入關的時候!

咦,這個高光時刻感覺怎么怪怪的呢,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血沸騰啊。

不過這等小事,平西王吳三桂也沒有放在眼里。

聽到吳三桂的話語,吳應熊萬分激動,連忙再度磕頭,但卻被吳三桂制止。

吳三桂接著道:“兒啊,本王任命你為先鋒前部大將,統兵兩萬,攻伐明軍博陽營和凱旋營、藍田營,本王將親自掛帥,與馬將軍率軍五萬,與明軍全面決戰!”

他雖然心里還是有些忐忑,但嘴上的話語,卻顯得尤為自信,仿佛真是一個雄主一般,這般強大。

聽到了吳三桂這么說,馬寶也是老淚縱橫,他當即單膝下跪,跪倒在吳三桂面前,言語懇切道:“王爺!末將請與王世子一同出發,為先鋒大將,為陛下開辟險路,從擊明賊,保衛云貴!”

“善,本王有將軍,勝得十萬兵!”

明軍統一天下的進程,真可謂是摧枯拉朽。

各地的反清義軍紛紛響應,有些城池甚至不用明軍來打,反清義軍便已經將他們解決,大明王師所到之地,百姓無不爭相尾附。

當然,一方面是因為明朝滅亡時間距離此時還有一代人的時間,不少人都親自經歷過清軍屠殺的時間,經歷過被迫剃發易服的時代,因此看到代表著日月山河旗幟的明朝歸來,因此第一時間組織舉義。

雖然,明末的格局很動蕩,微操大師崇禎帝朱由檢干了不少可謂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操作,但經過了三十年后,一代微操大帝朱由檢,在百姓的心目之中,印象也好了一些。

沒辦法,在滿清大屠殺之下,崇禎帝都算是仁政愛民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投機分子比較多。

誰都不愿意跟著一艘快沉沒的船。

明朝再度一統太微界,已經是大勢所趨,沒有什么值得多言,吳三桂自尋死路罷了,因此就連滿清的皇商都開始自愿資助大明,給大明后勤方面做保證嘞,以謀求在新朝之中繼續發財。

當然,暫時不處理,等統一之后再處理。

貴州邊塞之地,屠莫率領著滿洲營,已經抵達了險要位置,遙遙望著不遠處的‘大清龍旗’,不由感到有些疑惑,當即對左右道:“你們去用滿語問問對方是哪一旗的,奇了怪了,那三個皇上不都死了嗎,怎么還有大清啊?難不成又來了一個大清?”

屠莫是百思不得其解。

帶清最正統的三個帶清都已經在北京被砍了頭,他屠莫甚至被親自叫過去觀戰的,自然知道個一清二楚。

而大部分的愛新覺羅都被一網打盡,咔嚓了。

在除了京師之外的愛新覺羅,都是血緣很遠的愛新覺羅,比如并畢這樣的。

不,比并畢還遠。

畢竟并畢在滿清的時候,還是貝勒爺,住在老北京胡同呢。

“如果不是正黃、鑲黃、正白,剩下的五旗就勸降吧,咱們滿洲營的兵是越來越少了,并畢的建州營倒是越來越紅火,過些日子,陛下可就更崇信他并畢,忘了咱們滿洲營呢。”

屠莫對著左右接著便道。

而左右的前八旗、現大明滿洲營官兵聞言,立馬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接著便穿戴著鑲紅旗的甲胄,快馬加鞭,前去了。

滿洲營和建州營,還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大清甲胄。

雖然大清甲胄很大一部分上是抄大明鴛鴦戰甲的,但仔細來看還是能夠看出有所不同,而為了突出滿洲營、建州營的不同,以及在某些時刻發揮奇效,因此朱厚下令,滿洲營和建州營還保留他們原本的甲胄。

前鑲紅旗的騎兵快馬加鞭,很快就來到了一個小山坡上,對方的‘清軍’看到了這名騎兵之后,猶豫著沒有射箭。

那前鑲紅旗騎兵用著半生不熟的滿語,大聲喊著:

“對面的兄弟,你們是哪一部分的,不要給虜清賣命啦!咱們都是大明的忠臣,來大明吧,賞賜很好的!”

雖然他的滿語半生不熟,但他的滿洲人身份是貨真價實的。

至于為什么滿洲人不會說滿語……咳咳,你天天遛鳥去胡同找小桃紅,你也忘了滿語怎么說。

不過雖然這個滿語亂七八糟、半生不熟,甚至于有不少詞都念錯了。

但對面,比他更懵。

因為對面團結在大清龍旗下的,是吳三桂的兵,清一色漢兵,都是在山海關跟隨吳三桂入關后,在云貴地區繁衍的后代。

屬于父子齊上陣的軍隊。

部隊里也有不少山海關的老兵,他們天天在關外打仗,是懂一部分滿語,只聽到嘰里呱啦一頓叫之后,有人忍不住道:“你說什么鳥語呢,能不能說點能聽的?我們是大清平西王世子麾下先鋒,你是哪部分的?”

正宗的滿語從老漢軍口里說出來之后,那個前鑲紅旗騎兵有些支支吾吾,不知道該怎么說了。

他的滿語真的不好,比不過漢人。

他只是隱約聽到了什么‘平西王世子’,接著便哇啦啦地又說了一大堆,但吳三桂的兵,也就只聽到了個‘鑲紅旗’。

很快,這個前鑲紅旗騎兵便快馬加鞭的回了去,將此事匯報。

屠莫聞言,不由有些無語了。

你一個滿洲人,滿語說的還沒對面吳三桂的漢軍好?

不過他大哥不笑二哥,因為他的滿語之前也不好,要不是去關外待了兩年,他也不會說……

屠莫輕咳一聲,接著腦子里不由出現了一個大膽的念頭,接著便用流利的漢語,對著左右的滿洲人吩咐道:

“全軍戒備,同吳應熊的隊伍接觸!就說咱們是福全的兵,戰敗逃到這的,然后匯報給內閣的王大人,當總攻發起之時,我屠莫當身先士卒,沖殺大漢奸吳三桂,為我大明討賊!”

屠莫的心臟砰砰直跳。

他感覺,一場大機緣就在自己面前!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次如果冒險成功,或許自己將成為大明滿洲第一功臣!

并畢?

麻勒吉?

都是垃圾!

紫微界,朱厚這些日子,倒是時常與陳皇后在養心殿,探討道法自然。

畢竟道法,還是十分深奧的。

除此之外,朱厚也再度開爐煉丹,煉制黃龍丹。

黃龍丹也用得差不多了,補充靈氣還是需要源源不斷。

而就在朱厚煉制結束,打算前去打坐修煉的時候,忽然面前出現了一行鎏金小字。

擒賊先擒王,吳三桂遭遇沖擊,被俘于陣前,國戰所有威脅對手已被消除,您在康熙朝再無敵手,國戰勝利!

您獲得,國戰獎勵。

朱厚見狀,不由一愣。

“啊?”

他前天才收到戰報,戰線剛到貴州,吳三桂怎么就被抓到了?

啥情況,吳三桂自己來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