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嘉靖,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一百八十九章 進京

最新網址:yingsx第一百八十九章進京!第一百八十九章進京!←→:

愛新覺羅家的子弟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他們雖然在愛新覺羅里不是很受重用,但在包衣里,卻也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念隨心動之下,配合著麻勒吉的斬首行動,很快,各個城門便悄無聲息的換上了自己人。

“天誅乾隆!”

在一聲聲堅定的口號之中,誅殺乾隆的愛新覺羅小分隊開始行動了。

不過在北京城的同一時間,另一支小分隊,同樣在進行著‘誅乾隆’行動。

與這一伙‘大逆不道’的愛新覺羅相比,另一派其實是忠臣良將,只不過錯誤地以為乾隆血統有誤。

“我早就覺得弘歷這小子有問題!”

“弘歷弘歷,這不就是弘揚萬歷嗎?!乾隆乾隆,自然是前朝康隆!就連帶著福臨我也覺得不對勁兒!福臨是什么意思?可不就是福王降臨嗎!還有金鑾殿上的那塊‘正大光明’的牌匾,可不就是想光復明朝嗎!”

“沒想到我大清從福臨開始,就被漢人竊取了!布木布泰,你真是個狠人兒啊!”

“難怪那明賊的進展這么快,從廣東打到湖北,用了這么短的時間,原來是弘歷這小崽子再給他們通風報信!老少爺們兒們,再不出手,咱們大清江山可就完蛋啦!”

一大堆早就沒有職務的八旗老家伙們憤懣不平,天天圍在皇城前面討個說法,八旗之中不乏有志之士明白此事的情況,但問題在于這些老家伙平時就吃吃喝喝、吹拉彈唱,壓根什么也不懂,而且還倚老賣老,固執的認為自己理解的沒問題。

而這些老八旗們這么一鬧,連帶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也動了起來,甚至于包衣奴才們也有些將信將疑了。

漢軍八旗是興奮的。

什么?

皇上是俺們漢人?

好啊好啊,這可真是太好了!沒想到我大清竟然是漢人王朝啊!

這個概念出現之后,就讓漢軍八旗的漢奸后代們興奮不已。

現在他們已經不在乎乾隆他爹他娘是誰了,現在就算乾隆真的是先帝雍正和嬛嬛老佛爺所生,那也是漢人!

在大清的宣傳之中,外祖母是鮮卑人,有著八分之一鮮卑血統的李世民和大唐是鮮卑政權。

那么我大清朝圣祖爺的額娘也是漢人,未來的皇上的額娘也是漢人。

這么算的話,我大清的血脈比大唐更近,那么我大清才是貨真價實的漢人王朝啊!大漢正統在大清!

一時之間,漢軍八旗之中,大家也開始竄門了起來,打算磨刀霍霍,保衛乾隆,擁護大清最后一個漢人皇帝,陳弘歷!

他們要將那些什么愛新覺羅、葉赫那拉、瓜爾佳之類的滿洲人趕出八旗,八旗是屬于他們漢奸……啊呸,是屬于他們漢人的八旗!

在這種想法之下,三方勢力開始行動。

只不過他們三個彼此之間,實在是誰也不知道誰,因此一時之間,三股力量正在朝著紫禁城前進著。

而大明的伐清侯麻勒吉則是在一堆愛新覺羅的配合下,立馬朝著城門而去,將城門控制了起來。

麻勒吉春風得意馬蹄疾,他挎著腰刀,望向四周尚不知情,還在守門的士卒們,沒有任何的遲疑,當即操著一口流利的滿洲話,不容置疑道:“開城門!”

“啊?”

聽到了麻勒吉的話語,守城的八旗軍官有些發懵,半響都沒有反應。

而見此情況,麻勒吉不由皺了皺眉頭,以為是身份暴露,正準備一聲令下,將這些守門的全都亂刀砍死,然后正式接管這里時,卻聽見那守城的八旗軍官唯唯諾諾道:“這位爺,您這滿洲話說的真利索啊,但……您能不能講講漢話,俺們有點聽不懂。”

原來不是身份身份暴露,是因為自己滿洲話有點正宗了,所以京城的這些個八旗的廢物點心聽不懂啊。

想到這里,麻勒吉不由搖了搖頭,接著便轉成漢話,接著便呵斥道:“身為滿洲人,你竟然連滿洲話都忘記了!真是太讓本將軍失望了!速速打開城門,莫要磨磨唧唧!”

“是,是。”

那八旗軍官不疑有他,當即點頭哈腰。

畢竟眼前這位可是愛新覺羅們帶過來的,還帶了圣旨(偽造的),正式任命的新任九門提督,當然要好生伺候著了。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

麻勒吉身邊都是八旗精銳,殺氣騰騰的披甲漢子,一看就知道是八旗精銳,而且還說著一口流利的滿洲話,總不至于是漢人吧?

因此,誰都沒有懷疑麻勒吉的身份,甚至對于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有了新的補丁。

比如說‘戰況危機,所以沒能及時通報’之類的,簡直幫麻勒吉都考慮好了一切。

而這個守門的八旗軍官侍奉在麻勒吉身邊,忽然低聲諂媚道:“這位爺,聽您的口音不像是北京人啊。”

聽到了這守城軍官的話語,麻勒吉眉頭一皺:“你怎么看出來的?”

他殺意又出現了。

“瞧您這話說的,北京的八旗哪兒能像您這樣說得一口流利的滿洲話啊!小的一看您就知道,您的這支軍隊一定是從關外來的精兵悍將!此番打開城門,應該是為了出城襲擊明賊吧?”

說完之后,這守城軍官忽然又豎起了一根大拇指,對著麻勒吉夸耀道:“還是您有本事,一定能殺明賊一個措手不及,讓那些漢人們知曉,咱們滿洲的厲害!”

麻勒吉看了一眼這個軍官,不由問道:“伱叫什么名字?”

“回稟大人,奴才賽羅薩。”軍官點頭哈腰道。

“本官記住你了。”

麻勒吉若有深意的點了點頭,決定待會兒開城門之后,直接把他一刀宰了,殺雞儆猴。

“行了,速速打開城門,莫要耽擱了!”

“喳!”

隨著賽羅薩的一聲領命,緊接著,原本緊閉的北京城門終于在七日之內,第一次打開了其阿里。

長長的拖曳聲在麻勒吉的耳畔回蕩,而在大門徹底打開之后,麻勒吉又道:“點燃火把,照明!”

“啊?”

賽羅薩有些懵,還不等他下令,卻見得麻勒吉身邊的這些披甲八旗精銳都已經點燃了火把,似乎在做什么動作。

而就在麻勒吉做事之后,已經有人看出來麻勒吉此舉的意義,當即有一個士卒站了起來,拔刀道:“大人,你這是要叛國嗎?!”

還不等這小卒子說完,卻只聽‘嘭’的一聲,麻勒吉隨身的短銃不和他多嗶嗶,直接就是一槍打出,在這個忠于大清的綠營兵身上打了個血窟窿。

這短銃的年代有些久遠,倒是沒能一槍把這綠營兵給打死,卻只聽見這綠營兵在地上慘叫著,血流一地。

而一槍打出之后,麻勒吉拔刀就砍,同時高呼道:“將士們,為了大明皇帝陛下,動手!大明皇帝陛下萬歲!”

“大人饒命,大人饒命!真是天大的誤會,我也是漢人啊!”

那塞羅薩見此情況,不由一愣,接著便迅速滑軌,雙手高舉過頭頂,連聲道:“奴才是富察家的包衣,這次是替主子來巡邏的,大人饒命啊大人!”

速度很快,似乎早有這個預料。

麻勒吉聽到賽羅薩的聲音之后,不由著實一愣。

他本以為八旗子弟現在已經算是夠廢物了,沒想到自己還是低估了他們。

他們現在連班兒都不上了,找奴才來給他們上班,真是人才啊。

一時之間,麻勒吉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么,只感覺一陣無語梗塞。

而那賽羅薩似乎見麻勒吉愣神之后,當即抓緊時間,嚷嚷道:“快快,放下武器,恭迎大明王師入城!暴君乾隆,殘酷暴虐,正所謂‘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驅除韃虜,復我中華的時間到了!兄弟們,殺向紫禁城啊!”

賽羅薩的反應速度很快,一時之間甚至讓麻勒吉都有些沒反應過來。

自己還沒接受他投降呢,怎么就突然以明軍自居了?

“速速連通其余城門,迎接陛下進京!北京城將重新迎來他真正的主人,大明的嘉靖皇帝陛下!”

紫禁城內,嬛嬛老佛爺已經氣得嘴唇發白,一陣委屈。

她可以容忍外面的流言蜚語,但無法忍受,自家兒子來詢問自己關于這件事情的真相。

甚至于,嬛嬛老佛爺還聽乾隆說了一句關于‘李金桂’的事情。

天地良心。

她哪兒知道李金桂是誰啊?那些個風言風語都是誹謗的言論,無論是陳閣老、溫太醫還是果郡王,她可都不認識啊!

而其,那書上還說她是什么漢軍旗甄家的女兒……她可是貨真價實的滿洲人,真正的鈕祜祿氏,并非是什么后期賜姓抬旗!

“皇額娘,朕當真還是我滿洲血脈,且父親并非十七叔?!”

從嬛嬛老佛爺這里得到了情報之后,乾隆一直緊緊皺著的眉頭不由開始深深放松了起來,一種由內而外的松弛感傳來。

還好,還好。

而嬛嬛老佛爺則是氣得臉色燦白萬分,似乎隨時都有可能昏厥一般,她死死的抓著乾隆的手,質問道:“我兒難道不信額娘?究竟是誰同我兒說這等大逆不道的荒謬謊事,莫非是信不過額娘?!”

說罷,嬛嬛老佛爺傷心欲絕,竟然站起身來,一副要撞死在大殿之內的樣子。

而見嬛嬛老佛爺如此,乾隆當即是駭了一跳,慌忙道:“皇額娘!孩兒知錯,皆是那若晴妖言惑眾!”

乾隆的腦海中,屬于若晴的模樣正在閃閃發光。

倒不是因為喜愛,現在的乾隆可以說是怒火燒心,恨不得將若晴給碎尸萬段!

“皇兒啊,你常常說什么要以大局為重,大局為重!”

嬛嬛老佛爺臉色不善的張口道:“這個若晴確實有幾分神異,但卻也說不得是妖孽啊!哀家問過咸豐和杏貞,他們根本不知道咱們大清還有‘若晴’這樣一位皇后!”

“而咸豐也說,這乾隆三十六年,也壓根就沒有什么明賊來犯的事情!”

說到這里,嬛嬛老佛爺的表情,已經可以說是到了一種極其不滿與不悅的地步了:“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咱們乾隆朝可是康乾盛世,本就不該是這般模樣的,都怪這個叫若晴的家伙!”

“她來了,惹來這么多的災禍!她既然能夠溝通過去與未來,說不準這大明就是讓這個妖孽給搞來的!”

嬛嬛老佛爺的聲音可謂是氣憤不已,之前的若晴倒是確實值得他們所依仗。

而如今大明兵臨城下,他們該怎么辦?

而且如今真可謂是到了絕境,在大敵當前的情況下,這個若晴竟然還在散步謠言,說這等離間天家、動搖人心的話語,可見其心思有多毒辣!

“熒惑星動,依哀家來看,這瓜爾佳·若晴,便是上應熒惑,乃是我大清朝的禍害,留她不得!”

嬛嬛老佛爺的聲音鏗鏘有力,看起來似乎是在和乾隆商量著什么,但實際上,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而乾隆自然是能夠聽出來嬛嬛老佛爺的話內因,但他還是有幾番猶豫,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倒不是因為什么感情深這樣荒誕的借口,而是因為乾隆認為,現在他能夠依仗的,只有若晴搬來救兵了。

雖然大清朝如今可戰之兵還有不少,但對于乾隆而言,這些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如今北京被圍才是頭等大事啊!

一念至此,乾隆的表情也開始沉吟了起來。

而就在乾隆思考的時候,老太監李玉竟連滾帶爬,慌張的直接闖入了慈寧宮內。

“放肆!”

乾隆勃然大怒。

他先前三令五申,多番強調,不得有任何人靠近慈寧宮,如今李玉竟然帶頭違反了他的指令,這讓乾隆可謂是無比憤怒!

而就在乾隆憤怒至極,卻見李玉壓根沒有理會乾隆的憤怒,而是瑟瑟發抖地開口道:“皇上,大事不好了!”

“東華門和神武門都有大批的騷動,除此之外,漢軍旗的人也動手了!整個北京城都亂糟糟的一片了!有人說什么明賊進京了,又有人說什么愛新覺羅在造反,而漢軍旗的人也在喊什么‘保衛最后一個漢人皇上’,亂了亂了,全亂了!奴才斗膽,請皇上和太后娘娘去承德避難!”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