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棄子

第179章 威逼利誘

第179章威逼利誘38xs第179章威逼利誘38xs→、、、、、、、、、、、、、、、、、、、、、、、、、

面對馮思遠的勸說,趙林只是笑了笑,道:“大人說的是,不過對我來說,機會只有一次,誰要是擋我的路,我就弄死誰。到時候給他們栽一個私通北狄,無視君上,意圖破壞君上壽辰的罪名。有沒有這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李大人和總管大人都認同了,陛下也就認同了。”

嘶……

馮思遠忍不住暗暗吸了口涼氣,苦笑道:“本官開始后悔跟你的合作。”

趙林做事如此不擇手段,連巡撫都敢殺,很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趙林微笑道:“事情不到那一步,我自然不會選擇那樣做。但那幾位要是真的非要擋我的路,我也不介意。本官不像馮大人,有身份背景,只要不出錯,這巡撫也不是終點。本官想往上爬,靠不了任何人,只能靠自己,所以該拼命的時候,自然不會在意那么多。趙副使,你說對不對?”

趙宸瀚心中一顫,知道趙林這是在借機警告自己,要是敢壞他的好事,就會弄死自己。

趙宸瀚笑了笑,道:“忘了告訴你了,李大人覺得只有我們兩路巡察使太慢了,所以又派出好幾路巡察使,每個省一個。”

這也是李敬忠說動李興業讓趙宸瀚做副使的原因,整個大啟有十三個省,只有趙林和白世元兩人巡察使實在太慢了,怕是皇帝的壽辰過去了都還沒弄好。

趙林的臉色微微一滯。

趙宸瀚竟然現在才說,明顯是想看他的好戲。

馮思遠也不高興,有這個事不早點說,讓自己白白浪費感情寫那幾封引薦信。

趙林露出笑容:“看來還是李大人想的周到,也免得本官真的去殺人。巡撫畢竟不是縣令能比,我也擔心被朝中的諸位大人彈劾。不過接下來卻要繼續麻煩馮大人了。”

馮思遠哈哈一笑:“趙大人客氣了,本官巴不得你多住些時間呢。”

趙林道:“我先去青州府,有事情大人盡管派人通知我。”

馮思遠點頭道:“好。”

趙林起身道:“那就不打擾馮大人了。告辭!”

出了馮府,趙林看向趙宸瀚:“趙副使是跟我們一起,還是獨自行動?”

趙宸瀚冷笑一聲,也不再掩飾,道:“各走各的。”

以他鎮北侯府未來世子的身份,再加上裕王的名頭,不管到哪里是敢不給面子?何必跟著趙林浪費時間。

而且趙林為正使,他為副使,做出政績來豈不是都算到趙林的頭上了?

趙林無所謂道:“那就祝趙副使早日完成差事,本官也好對李大人有個交代。我們走。”

趙林帶著蘇迪和高俊良離開,趙宸瀚冷冷掃了一眼高俊良的背影。

這個知府眼瞎心盲,放著自己堂堂侯府世子裕王紅人不巴結,跑去巴結一個賤種,不能留他。

走得遠了,高俊良才試探著道:“大人和趙副使關系不好?”

“豈止是不好,我懷疑兩次暗殺都是他搞得。”

趙林也不掩飾,直接說道。

高俊良嚇了一跳:“他、他想干什么?你們有這么大的仇?”

要是趙林和趙宸瀚之間真的結了大仇,高俊良說不得就要叛變了。

你趙林再厲害,能斗得過一個侯府?而且是掌握一方兵權的侯府?

鎮北侯趙景州,別看只是侯爵,但在朝中地位不低,許多王、公見了他都得主動低頭,因為趙景州掌握著北邊鎮北關十萬大軍的軍權,在整個朝廷都排名前列的軍中實權人物。

趙林淡淡掃了高俊良一眼:“怕了?”

“沒有沒有。”高俊良連忙否認:“只是覺得趙副使如此做,有失鎮北侯府的名聲。”

“名聲?鎮北侯府有什么好名聲?不過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貨色。”趙林冷笑一聲,道:“本官不想廢話,你若是覺得跟著我怕被報復,或是跟著趙宸瀚更有前途,現在可以離開。若是現在不離開而以后離開,可別怪本官不講情面。”

高俊良頓時一腦門子冷汗,連忙道:“大人誤會了,下官絕對沒有那種想法。下官觀趙副使行事,幼稚可笑,一點不像侯府出來的人物,還是跟著大人更有前途。”

趙林點頭道:“你能這么想最好。不怕告訴你,本官除了李大人重視,還得青睞,能超過鎮北侯府不過是時間問題,只要你好好辦事,別的不說,讓你挪一挪位置還是可以的。”

畫大餅嘛,誰不會,反正不要錢。

但這篤定的語氣卻讓高俊良連連點頭。

賞菊會上李薇白賜給趙林先帝所賜的玉牌,讓他可以自由出入府,早就傳開了,很多人都說春心萌動,看上趙林了。

如果趙林真的被納入府中,那就是駙馬,自己這小小的知府還真斗不過。

馮思遠這么客氣,不也是有部分原因在此嗎?

高俊良連忙道:“大人要回青州府嗎?”

“不,我要去別的府看一看。”趙林道。

九江省內除了省府所在的江都府和青州府外,還有祿陽府、東石府等一共九個府。

第179章威逼利誘第179章威逼利誘→、、、、、、、、、、、、、、、、、、、、、、、、、

趙林要一個個走過去,把所有地方都巡察一遍,確保沒人能搗亂。

趙林突然止步,嚴肅的對高俊良道:“聽說青州馬非常出名?”

高俊良傲然道:“青州馬,青州兵,自古以來就很出名。”

青州馬乃是當時非常出名的馬種之一,體型大,速度快,尤其是耐力足,非常適合做戰馬。

青州馬也是啟朝的四大馬場之一,每年給朝廷提供上千匹戰馬。

如果發生大戰,涸澤而漁,可以一次性提供近萬匹。

而青州兵和青州馬一樣,吃苦耐勞,是最好的兵源。

本朝開國太祖起兵時,麾下就有一支純粹由青州兵組成的前鋒,所向披靡,為啟朝開國立下赫赫戰功。

不過成也于此,敗也于此,等啟朝穩定后,那些朝中大員們就刻意壓制青州,使得此地一直在貧困線上掙扎。

再加上去年的那場洪水,青州就更苦了。

也從側面反應高俊良確實沒有強有力的后臺,不然也不會在這里喝洪水。

趙林把剛從馮思遠那里拿來的一萬兩銀票交給高俊良,道:“五千兩還給馮思遠,剩下五千兩幫我準備二十匹好馬備用。”

一匹合格戰馬的市價在70到80兩銀子之間,五千兩最少能買五十匹。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戰馬乃軍用物資,管制極嚴,不得隨意買賣,一旦被人發現,輕則拘禁,重則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