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道:“岳父和大哥知道海貿有多賺錢嗎?”
傅承望和傅文啟同時搖頭。
趙林道:“這樣說吧,如果海貿能正常交稅,國庫每年的收入能翻一倍。”
“多少?”
傅承望父子瞪大眼睛,一副聽錯了的樣子。
趙林道:“你們沒聽錯,可以翻一倍。”
“不可能!”
傅承望當即反駁:“老夫也曾了解過海貿的相關事宜,每年不過幾十萬兩白銀,雖然不少,但也和其他賦稅沒法比。”
傅文啟接著道:“我在做巡鹽御史的時候曾去過沿海各省,那邊的海貿確實不可能提供太多的稅。”
趙林搖頭:“你們了解的,只是他們讓你們了解的,真正的情況你們根本不知道。”
大啟的海上貿易關稅少得可憐,每年才三四十萬兩白銀。
那么大一個國家,每年出海的人船只不知多少,卻只是創造了幾十萬兩白銀的稅,這不開玩笑嗎?
因為所有的好處都被沿海的官員、豪族、商會等拿走了,這幾十萬兩的商稅只是他們指縫里漏出來的。
如果能把關稅正常收起來,絕對占據大啟財政的半壁江山。
這才是趙林要市舶司的原因。
市舶司之前不過是各省下面的衙門,主官提舉也只是正五品的文官,被各省管著,好處全被各省給分了,自然不可能交到國庫來。
傅承望和傅文啟也不可能深入基層去調查,肯定不知道真實情況。
趙林道:“所有海洋貿易都被沿海各省的官員商人壟斷,所有好處全被他們拿走,交上來的不過是他們指頭縫里漏出來的一點點。如果能把這方面的賦稅收上來,朝廷就沒那么大壓力了。”
傅承望頓時心動:“果真如此的話,確實能緩解極大的壓力。”
他嘆氣道:“最近天災四起,今年海州遭遇了百年難得一見的特大風暴,三州之地遭災,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西北干旱,顆粒無收,又是幾十萬的災民。中原之地雖然相對較好,但收成也只能勉強自足。這種情況下要賑災,只能國庫向外掏錢,可是國庫哪還有錢?”
傅文啟接著道:“不僅如此,原本各處剛剛緩和下來的叛軍匪徒再度抬頭,東南、西北各處出現數個大的叛軍,有的叛軍甚至接連擊敗前去平叛的軍隊,在數州有了威望。”
趙林沉聲道:“天災必然伴隨人禍。如此之多的災民流離失所,朝廷不能快速賑濟,連安置都做不到,百姓們有怨言是正常的。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挑撥,不造反才怪。”
“是啊,閣老們都這樣認為。但是要賑濟,就要錢糧。如今到處災禍,哪來的錢糧?”傅承望嘆道。
傅文啟道:“如今你二哥在東南賑災,可謂步步難行,甚至被災民給圍了衙門,差點被災民圍毆。”
傅立青的二哥名為傅文成,也是少年得志的天才,早年跟隨傅承望,后面又和傅文啟一起辦差,現在可以獨自行動了,就主動請纓去東南賑災。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惜錢糧都跟不上,災民憤怒之下掀了他居住的府衙,幸好他見機跑得快,不然就遭殃了。
趙林的神色立刻嚴肅起來:“早知那邊有災情,卻不想這么嚴重。我馬上下令調撥兩、五百萬斤稻米過去。”
趙林埋怨道:“既然二哥那邊這么嚴重,大哥不早點說。要是我們來京前就說,現在稻米已經到那邊了。”
傅文啟苦笑道:“我也不知道會這么嚴重,也是父親說了才知道。”
傅承望卻道:“私自調動如此多的稻米,怕是會有人不愿意。”
趙林冷笑一聲:“那些稻米都是小婿的,怎么用小婿說了算。除非皇上下令,否則誰敢有意見,小婿就上他嘴巴子。”
趙林又得意起來:“小婿才十八,還未及冠,就算打了人,各位閣老重臣也不會跟我一般見識吧?”
傅承望和傅文啟都愣了一下,紛紛搖頭苦笑。
傅承望笑罵道:“你呀,要是這話讓李承乾知道,必然會與你為難。”
趙林不屑道:“他不與我為難,我還要與他為難。身為內閣首輔,當朝宰相,他都做什么了?上對不起皇上的信任,下對不起百姓的期待,還死賴在宰相的位置上干什么?他敢還嘴,我必大嘴巴子抽他。”
“好了,哪來這么大火氣?”
傅承望搖頭,道:“李承乾也很難,處處都需要他來協調,這個宰相不好做啊。”
“不好做就換人。”趙林毫不客氣道。
“你啊。”傅文啟也跟著搖頭:“這話在家里說就行了,可千萬別在外人面前說。雖然你現在也是從一品的大員了,有資格和這些大員平起平坐,但升官太快,根基不穩,那些大員哪個沒有眾多擁躉?和他們發生沖突并不是好事。”
趙林笑道:“大哥不要擔心,我心里有數。”
“你有數就好。”傅承望道。
趙林道:“話說回來,陛下讓我做河道總督,總要把全國河道都給清理一遍,該加固的加固,該挖深的挖深,但這都需要銀子,只靠我抄家得來的那些,根本不夠。”
“所以你就把目光放到海貿上?”傅承望不解道:“就算你能收上海貿的稅,那也要入國庫,而且一年也才百萬兩銀子,分到你手里根本沒多少。”
趙林笑道:“我搞來的錢,干嘛還要別人分給我?”
“那你打算怎么辦?”傅承望問道。
趙林沉聲道:“每年一百萬兩的稅,一半入府庫,一半入皇上的私庫。其他的,就是我自己的了。”
這話一出來,傅承望和傅文啟這爺倆的額頭就使勁跳了幾下。
“你不會是想把那幾個省的巡撫衙門官員都給抄家了吧?”傅文啟驚慌道:“萬萬不可!抄一個九江巡撫衙門,就已經震動天下了,若非陛下寵信,你已經被罷官下獄。要是再把建安幾省的巡撫衙門給抄了,怕是連皇上都保不住你。”
趙林淡淡道:“天大地大,皇上最大。皇上若保不住我,那就是我搞的錢還不夠多,皇上不滿意。”
傅承望爺倆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皇上是見錢眼開的人嗎?
還真是!
見兩人如此,趙林笑道:“岳父和大哥不用驚慌,我說了,我心里有數。實話告訴你們吧,真要嚴格把海貿的稅收上來,一年少數也有這么多。”
趙林張開右手五指。
“五百萬……兩?”傅文啟艱難道。
趙林點點頭。
“怎么會這么多?”傅文啟忍不住道。
趙林道:“原因有三。”
“一,走私猖獗,官方無法征稅。”
“二,腐敗,官商勾結,應該收入國庫的銀子進入官員的腰包。”
“三,管理效率低下,甚至混亂,并不能收到所有應收的稅。”
傅承望父子若有所思。
“這三條說起來很簡單,但要整治,很麻煩,甚至要和沿海三省的所有官員作對。”
傅承望嚴肅道:“你做好準備了嗎?”
趙林微微一笑:“就怕他們聽話,不怕他們不聽話。我會把青州軍帶上。”
傅承望父子的額頭再次狠狠一跳。
但傅承望并沒阻止,道:“得先請示陛下。”
“這是自然。”趙林道。
這是趙林敬佩傅承望的地方。
外面都說傅承望為人迂腐、古板,不近人情,但真為國家好,他卻也是可以圓滑的。
比如現在。
“要是真動手,必須先查清楚。”
傅承望諄諄教誨:“沿海三省不比九江,這是真正的富裕省份,他們有大把銀子送禮,勾結上官。他們能私吞如此多的銀子,身后必然有大人物撐腰,比如某個閣老。動了他們,就是得罪了那個閣老,必須要搞清楚才能動手。”
“還有,要動手就要雷霆一擊,不能猶猶豫豫。這點我覺得不需要對你多說,但還是要提醒,一旦決定動手了,就不要瞻前顧后,管他背后是誰,先占住主動再說。”
趙林連忙稱是。
傅承望又道:“老夫有些朋友,這幾日就帶你多認識,以后可以直接和他們交流,不需要通過老夫。”
這是要把他的人脈介紹給趙林了。
傅承望是楚黨黨魁,楚黨是一股很強的勢力,包括好幾位大學士,好些個二三品的官員,以及地方上一些低品級的官吏。
這是一張龐大的人脈網。
這些人脈都是以傅承望為中心,隨時可以調動這股強大的力量。
這也是趙景州想利用趙宸瀚迎娶傅立青,進而把傅承望綁到鎮北侯府上的原因。
可惜傅承望一眼就看穿了趙景州的意圖,始終不答應。
現在,傅承望要主動把這張網交給趙林。
趙林非常感動:“岳父大人如此支持,小婿若是不能辦好這件差使,無顏回京。”
傅承望淡淡道:“無需如此。你做的是分內事,我做的也是。我們都是朝廷官員,食民之祿為民辦事,不可有一絲懈怠。”
他還不忘趁機教育趙林。
趙林連聲稱是。
“這幾日就跟在我身邊哪都別去。等陛下的壽辰過了,就趕緊離京去外面辦事吧。不管去哪,暫時別在京城里。京城的風太大了。”
“是啊,太大了。”趙林贊同道。
成平帝這個壽辰絕不太平。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如果成平帝的身體還好,還能活個十年八年的,也許沒問題。
但是他快死了。
太子和裕王怎么忍得住,必然會在壽宴上鬧出事來。
事關皇位,所有人都不能獨善其身。
趙林也是一樣。
身為傅承望的女婿,李興業的學生,從一品的河道總督加尚書銜,他已經有了入局的資格。
趙林要了市舶司的消息傳開,很多人并不在意。
不過是個年收稅幾十萬兩的小衙門,就算給了趙林又如何?
還不如這家伙搶一把的呢。
但是對于那些真正的沿海省份的官吏來說,這就相當于頭上突然掉下來個霹靂,給劈得外焦里嫩,慌忙湊在一起商議。
建安省、清遠省、嶺南省。
這是三個靠海有海運的省份。
因為來給成平帝過壽,三省的巡撫都來了。
今日他們聚在一起。
“趙林什么意思?好好做他的河道總督就是了,要市舶司干什么?”
建安巡撫沈其碩怒道。
“還能干什么,看上海貿那點錢了唄。”清遠巡撫葛若川冷笑道。
嶺南巡撫高冶山沒說話,只是臉色凝重。
“高大人,你怎么不說話?”沈其碩問道。
高冶山道:“現在的問題是,這市舶司到底是趙林主動要去的,還是皇上給他的?”
“有區別?”沈其碩不滿道。
高冶山淡淡掃了沈其碩一眼,道:“蠢貨!其中的區別大了。”
沈其碩一拍桌子:你……“
葛若川連忙勸道:“兩位,現在不是置氣的時候,還是商量怎么應付這件事。”
三省都是靠海挨邊,建安省在中間,清遠省和嶺南省分別在兩邊。
嶺南省和建安省沒少摩擦,連帶著兩省的一把手都相互沒好臉色。
但是今天確實不是置氣的時候。
高冶山也不理會沈其碩,道:“若是趙林主動要的,說明他知道海貿的真實情況,就算了解的不清楚也知道大概,是沖著我們的錢來的。”
“那要是陛下給的呢?”葛若川問道。
高冶山道:“那就更麻煩了。說明陛下對我們很不滿了,已經不信任我們了,這才把海貿的管轄權收入中央給了趙林,要趙林去收海貿的稅。”
沈其碩脫口而出:“也就是說,不管如何,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好事?”
“當然不是好事。”葛若川凝重道:“不管哪一條,都是有人看上海貿的錢了。若是趙林主動要的還好,若是陛下主動給的……”
葛若川沒說下去,但三人都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據說是趙林主動要的。”沈其碩嘿嘿一笑,道:“本來皇上不準備給他,但他說能讓海貿的稅翻一倍,一年至少一百萬兩銀子,皇上才同意。”
葛若川和高冶山都是驚訝。
“想不到沈大人在宮里竟然有這樣的關系,連這個都打聽出來了,厲害。”高冶山陰陽怪氣道。
葛若川則道:“有沒有打聽出來,趙林到底怎么看上海貿的?”
沈其碩不理高冶山,道:“趙林直接朝皇上要的,顯然對海貿的事情已經很了解了,這是有的放矢。”
三人都是臉色陰沉。
“該死!果然是看上我們的錢了。”
“一年一百萬兩,他真敢說!”
“把錢都給皇上了,我們怎么辦?”
葛若川和高冶山你一言我一語的罵著。
沈其碩敲了敲桌子,道:“好了兩位,再罵也沒意思,看看該怎么處理吧。”
高冶山想了想,道:“也不是不能處理,只是要分一部分出去。”
“怕不是一部分。”葛若川陰沉著臉,道:“每年至少要上交一百萬的稅,然后再給趙林一部分好處……此子極為貪財,至少得十萬兩,也就是說我們平白多了五六十萬兩的支出。不過若是因此交好他,倒也不是白給,畢竟是一條大粗腿。”
現在的海貿一年的稅也不過三四十萬兩,加上他們預定給趙林的十萬兩,可不就是五六十萬兩。
“哼!趙林的胃口極大,十萬兩不一定夠。別忘了,他在九江省抄家,抄出多少銀子?到時候萬一嫌少,要抄我們呢?”沈其碩道。
三人的臉色再次難看起來。
十萬兩買趙林和平相處還愿意。
若是給的多了,他們拿的就少了,那可就不好了。
“上次趙林抄了九江巡撫衙門官員的家,光送給皇上的就有五百萬兩左右,朱忠言那個老太監也有百萬兩,再加上給手下的分分,最起碼得有千萬兩。他如此有發財手段,豈能看上區區十萬兩?我看啊,他是想把我們都抄家。”沈其碩道。
“都抄家倒不至于,只是肯定十萬兩喂不飽。”高冶山想了想,道:“要不干脆去找他談,只要不太過分就行。畢竟他現在是天子近臣,正當寵信,連閣老們都比不過。”
“談可以,得先劃出底線,給他多少才合適?”葛若川問道。
“我們三省每個省給十萬兩,三十萬兩如何?”沈其碩提議道。
“多了吧?每年上繳朝廷的稅才三十多萬兩,給他一人就三十萬,這不是明擺著說我們貪墨了很多嗎?”高冶山不同意。
“但是十萬二十萬的就怕他看不上。”沈其碩皺眉。
三人都是沒話說。
良久,葛若川道:“此子的胃口實在太大了。抄一次家就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兩的收入,哪能看上我們這點散碎銀子?但是給多了別說我們不舍得,就算舍得也不能這么白白給他啊。”
“葛大人說得對,我們辛苦賺的銀子,憑什么白白給他?”沈其碩附和道。
“誒,我倒想出個好辦法。”高冶山一拍大腿,道:“不如給他干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樣就算他知道我們掙得多也不會壞我們大事,如何?”
“這倒是個辦法,反正每股給多少銀子我們說了算,只是給多少干股呢?”沈其碩問道。
三人又是一番商議,最終決定三省每個省給趙林一成干股。
“每個省給一成不少了,一年少數也有一二十萬兩銀子的收入,加起來就三四十萬兩了。什么都不干就拿這么多錢,就算胃口再大也該喂飽了吧?”高冶山道。
葛若川和沈其碩紛紛點頭。
“走!我們去找他!”葛若川道。
“等等!”
高冶山叫住兩人,道:“若是這都不答應呢?”
“那就干掉他!”
沈其碩一臉殺氣:“不知足的人,都該死!”
三人通過關系約了趙林。
可惜趙林一直跟著傅承望認識楚黨的人,根本沒空搭理他們。
這讓三人非常惱火。
“趙林欺人太甚!”
沈其碩怒道:“我等雖然沒他官位高,但也是一省巡撫,封疆大吏,就算求見陛下也能見到,他竟然連見都不見我們,真是欺人太甚!”
高冶山道:“也不怪他,聽說傅承望一直在給他引薦楚黨的人,他忙著拉關系,哪有空見我們。”
“這家伙真是好運氣啊,有個楚黨黨魁做岳父,少奮斗多少年?”葛若川羨慕道。
“先別羨慕了,焉知我們那里沒有楚黨成員?若是趙林和他們勾結,知曉我們真正情況又該如何?”高冶山道。
“殺!”沈其碩只有一個字。
高冶山和葛若川都是緩緩點頭。
不管是誰,都不能打擾他們發財。
誰敢打擾,他們就殺了誰。
別說趙林一個河道總督,就算內閣的諸位閣老,他們也一樣敢殺!
趙林跟隨傅承望拜訪一位楚黨成員回來。
傅文啟道:“高冶山他們又派人求見,被我以沒時間為由拒絕了。”
“他們急了。”趙林冷靜道:“越是著急,越說明他們的問題很嚴重。”
傅文啟點頭道:“不錯,這幾日我問了幾個沿海三省的朋友,他們都說海貿的問題很大,但是三省在這點上都很團結,尤其是當地的海商,甚至為此可以殺人。”
“殺人?殺過誰?”趙林連忙問道。
“前內廷掌印太監齊喜。”傅文啟凝重道:“齊喜是朱忠言的前任,也是陪陛下一起長大的老人。齊喜察覺到海貿有問題,試圖推動對海貿的調查,把海貿掌握在自己手上。但他到了那邊,當夜就死了,據說是水土不服,腹瀉而死。但是他堂堂掌印大太監,就算腹瀉,也不可能腹瀉致死,只能是有人害的。”
趙林問道:“陛下沒查?”
“當然查了。可是上下一體,官商勾結,再加上朝臣們對太監本就不喜,更不愿意他們插手外面的事,查來查去,最終只得到腹瀉而死的結果。”
傅文啟愈加嚴肅:“你若是真想整治他們,肯定會面臨生命危險,一定要做好準備。”
趙林反而笑了:“這么說來,我倒是想見見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