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宿命

第75章:兩坊合一與兩條路

方佑寧見到楊斌這個許久不見的老朋友很是高興,熱情地招待楊斌到他家一聚。由此可見,兩人私交不差。

公是公,私是私,一談到買賣交易,方佑寧屬于商人的神經一動,出版青云路可是個能賺錢的好買賣。

“禁書令讓大家伙都不好過。”方佑寧先是開始賣慘。

“再不好過,能有我們報社不好過?京都的報社都沒了五家。”楊斌也不差,賣慘誰不會。

“此言差矣,應該說京都只沒了五家。天子腳下,最肅穆的的地方,到了十萬八千里外,也就沒什么影響了。”方佑寧反駁道。

“承您吉言,報社要是能挺過這輪風暴真是再好不過。你我如魚水,相輔相成。”楊斌的言外之意就是,報社沒什么事兒,你個造紙印刷的有個什么難處。

“有遠見的還是少數,指不定多少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最終承受不住自己關門。這對你們辦報社是大大的利好。”對他們造紙印刷的就沒什么好處了。方佑寧臉不紅心不跳,一本正經的模樣換個不懂的人來都能把人唬住。面對楊斌還這么說,那就真的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真不愧是能把造紙印刷坊發揚光大的。

“方兄,你我之間的關系就沒必要這么拐彎抹角了吧。”楊斌無奈只能先行開口,這么繞下去方佑寧還能說個三天三夜,鄞縣那邊卻是時間緊迫,等不得。只能說急的人是要吃虧的。

“楊兄,正因你我是兄弟,才要明算賬,我也是為了你我之間的情誼天長地久。楊兄第一個來找我就是信我。你放心,兄弟我絕不會讓你太吃虧。”方佑寧是會說話的,他知道這是楊斌肯讓步的意思,沒有步步緊逼。

雖然期間有過爭執,但是方佑寧和楊斌最終達成了簡單合意。

楊斌離開方家又緊接著去拜訪另一家造紙印刷坊。

不同于鄞縣造紙和印刷兩坊分開,在平波府是造紙印刷坊兩坊合一。這是因為特殊的背景原因與歷史教訓才形成的奇景。

楊斌也慢慢發掘出其中妙處了,他暗自下定決心,回去就搞一個三合一。坊不在大,在于五臟俱全,關鍵時刻不受他人控制。

楊斌的談判之路充滿了波折。經過多次的談判之后,方佑寧竟然還真是給了他情面,至少方佑寧看出他急用也沒往死里壓價。

雙方都不肯讓步,接下來的洽談并不算順利,但是好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波府足夠大,容得下多家造紙印刷坊,這家苛刻,換下一家就是了。

楊斌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在堅守底線的同時又談下了第二家。

觀海社的成本大大增加,想要賺錢有兩條路,一是提高青云路單本售價,向讀者均攤成本,二是是把攤子鋪大,售賣更多本,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提高單本售價實在是誘人,擁有粉絲買單。好在楊斌還是克制住了欲望。不能消耗幼麟的名氣,幼麟可不是什么一次性消耗品,克制住才能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楊斌最終選擇了再多談幾家書店。談成的造紙印刷坊那邊是有常年合作的書店,但還不夠。

一本書都銷量除了作品本身的質量跟作者的名氣外,銷售渠道也是重要因素。更何況姜陵本身的名氣還沒有達到那種可以將外在因素幾乎忽略不計的程度。

楊斌帶著姜陵的稿子開始一家又一家地拜訪,偏生平波府書店的布局可以說是王不見王,一片區域一般只有一家書店,可以說是把楊斌累壞了。

楊斌走出一家書店,直了直腰板,又一邊走一邊說:“姜千里,我可真是欠了你的,下一本你要是敢給我寫得判若兩人,我定要上門與令堂好生說道。”

楊斌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海棠書店,這是第七家。接著就是見掌柜,談合作。

同樣的話說了七遍,楊斌都覺得有點反胃了。

海棠書店的掌柜兩鬢斑白,但人很精神,是一個不惑之年的干練之人。

“幼麟女士的書我也是讀過的,確實別具一格,引人入勝,出版后相信會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好書,但是……”

楊斌聽到海棠書店的掌柜開口就大夸特夸只覺要完。走過這么多家,楊斌也是有了經驗,凡事夸得天花亂墜的,最后大多不會成,先談缺點,貶低一番的,往往大多能成。果然海棠書店的掌柜后面又接了個但是,但是后面的內容,楊斌甚至能猜個七七八八。

“張叔,我跟你說過的那本農家子青云路你有沒有去看,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前景的小說,我們應該抓住機會。”鄭朱衣人未至聲先到,推開門后發現有人先是一愣神,然后爽朗一笑,向其道歉,“原來張叔正在待客,是我魯莽了,還請見諒。我算是海棠書店的未來主人,海棠書店是母親贈我的嫁妝,不知客人有何要事?”

張掌柜一聽鄭朱衣的聲音就知道要壞,這個小祖宗這些日子凈磨他了,為的就是出版農家子青云路這本書。他一再推托,要是鄭朱衣知道他面前的正是來談出版農家子青云路合作的,肯定會直接拍板同意。他只是個掌柜,書店到底還是鄭朱衣的。

但張掌柜一再推托就是不喜青云路,他看到的全是青云路的缺點。

張掌柜原是一家人供出來讀書的,他也是屢試屢敗,給其他人當綠葉的存在,但讀了書,明了理哪里還愿意在地里刨食,最終還是他父親當機立斷,斷掉供給,又托人情把他塞給人當學徒,最終才有今天的張掌柜。

張掌柜并不感激自己的父親,他總覺得自己的青云路是被父親一手掐斷的。

青云路太真實了,真實到讓他壓抑,他覺得青云路就是在嘲諷他。他還嫉妒故事中那個顧安,不就是遇到一個白秀才嘛。后面又曝出寫青云路的幼麟是位女士,張掌柜的不喜更是達到頂峰。

與張掌柜正相反,楊斌可是心里樂開了花,還能談。他笑容滿面地向鄭朱衣介紹自己:“我是觀海社的主編楊斌,此次前來是為和貴店談合作出版農家子青云路一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