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宿命

第100章:南陽府五年又五年

搜索第100章南陽府五年又五年第100章南陽府五年又五年(1/1)

顧安一行人一路走來還算順利,就是到了望豐縣的時候,顧安的妻子病了。

一邊忙著跟上一任交接,一邊又要請當地的大夫給妻子看病。

等顧安把望豐縣的情況摸得七七八八,妻子病也好了的時候,顧安瘦到原來合身的衣服都變得寬大了。

妻子看著丈夫消瘦的樣子很是心疼。望豐縣和山人做鄰居也就意味著必定不會少了山珍,妻子向跟山里人混居的獵人買了不少山珍補身子。

顧安真正騰出算大干一場的時候已經是到任第二年了。

望豐縣原本是個上縣,現在人口要么內流到南陽府其他幾個縣,要么就是外流到宜州,十年前的上縣評價是虛報,如今再跌下去連中縣都夠不上了。

人口是考評的重要指標,顧安都要為此愁死了。但是前任留下的坑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填上不是?

顧安打算先從縣中少有的大戶手中扣一批人出來。

一場鴻門宴,不說所有,七七八八的匿藏人口都被挖了出來。

一時間望豐縣大戶對新縣令顧安的觀感很不好。

要多少孝敬你提,咱們商量著來,但你要是直接抽刀斷水也太不講武德了。

顧安沒讓大戶對他的怨恨持續多久,他帶著他的新發現來和大戶一起做大蛋糕了。

顧安是會賺錢的,于此道頗為天資,如果他當初沒有考上,可能就會從商吧。

大戶們跟著顧安賺到了錢,而且是比釋放的那些人口所能創造的更多的錢。大戶們立刻口風一轉,說顧安愛民如子。

顧安并不在乎,他的新目標是從山上拉人口下來。望豐縣原本一直呈衰敗趨勢,所謂的大戶在其他縣也就是和小地主,匿藏的人口數也拯救不了望豐縣,所以剩下的人口得從山上拉。

就像他跟張大人承諾的那樣,他不急不緩地布局三年,一舉拿下三個部落的人口,同時還與南陽山最大的部落頭人結成異姓兄弟。

不知不覺顧安已經到望豐縣有五年了,他不盡補上了前任挖得坑,還更上一層樓。現在的望豐縣政通人和,一些原籍人士也回歸了故土。期間顧安還跟妻子用有了一個女兒,大名顧珍,小名寶兒。

原本顧安憑借立下的功勞可以高升離開嶺南這個煙瘴之地,但是顧安舍不下這塊他辛苦經營的土地,他上書再留五年,他還能再認三個異姓兄弟,宜州是朝廷的宜州,一直放著不管,最終才會離心離德。

最終顧安憑借出色的政績升任南陽府知府,這一干就又是五年。

五年的時間顧安不僅勤修內政,還修復了和山人之間的關系。

文教事業也發展的不錯,宜州靠近南陽的部門山人都通過山歌學會了簡單的漢話。

山人也從原來的以物易物發展到了更高一級的形式——一般等價物,當然是用朝廷的貨幣。

朝廷的貨幣花紋精美難以防止,價值又有朝廷背書作保,又有什么不好?

顧安覺得自己的事情還沒干完,只搞了一半,于是又上書給中書省說外留一任。中書省的丞相們考慮到不能半途而廢,也是怕到手的宜州又飛了,所以就把南陽并宜州,讓顧安在南陽遙領宜州,便宜行事。

顧安實現了三級跳,雖說不如正經的

基于搜索引擎技術檢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