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阿囡

第二百七二章 借口而已

最新網址:yingsx第二百七二章借口而已第二百七二章借口而已←→:

洪世安洪老爺跟在李文梁后面,兩人都是一路小跑,跟著小廝進了驛站大門口。

小廝示意兩人等在大門外,疾步進去,片刻出來,示意李文梁跟他進去。

李文梁跟著小廝進了驛站上房。

屋里,石滾和另一個近身侍候的小廝正侍候顧硯換衣裳。

李文梁不敢多看,急忙跪下磕頭。

“起來吧。”顧硯打量著李文梁,笑道:“阿囡和我說過你。你去建樂城有什么打算?”

“是。”李文梁站起來,緊張的混身僵硬,“先買處宅子,再看看鋪子莊子。”

“嗯,阿囡知道你去建樂城嗎?”

“知道。走前見過阿囡,還有她大姐,商量過。”

“嗯,你們初六啟程,這會兒才到這兒,有點兒慢了。到建樂城之后,先到王府打個招呼。去吧。”

“是。”李文梁趕緊應聲,跟著小廝出到大門外,涼風吹到臉上,才晃過神。

世子爺說他們有點兒慢了,他們得趕緊啟程!李文梁轉頭找了一圈洪老爺,才真正回過神,洪老爺進去見世子爺了,他得等一會兒。

李文梁慢慢呼出口氣。世子爺的威儀太重了。

小廝送出李文梁,一個轉身帶著洪世安進去。

李文梁和洪世安都在緊張之中,兩個人擦肩而過,竟然都對對方視而不見。

上房里,顧硯已經換好衣裳,正從幾個匣子里挑荷包佩玉等。

洪世安磕了頭,聽到一聲起來吧,急忙站起來。

“你和你父親知道親戚之間要相互扶助的道理,這很好。”顧硯打量著洪世安,“阿囡和她三姐姐最親近。”顧硯的話頓住,話里帶出笑意:“阿囡也最不放心她三姐姐,說三個姐姐里,就數三姐姐最沒心眼,這個兒媳婦還請你多擔待,以免阿囡憂心。”

“不敢不敢,噢,是是是!請世子爺放心。”洪世安緊張的語無倫次。

小廝推了下洪世安,洪世安急忙跟著小廝往外走,出了大門才意識到沒跟世子爺告退。

李文梁拉著洪老爺走出十幾步,回頭看了眼,見小廝進去了,壓低聲音問道:“跟你說什么了?”

“說阿囡不放心她三姐姐。”洪世安也回頭看了眼,舒出口氣,“世子爺這話意……我得再琢磨琢磨。”

“世子爺說咱們初六啟程,今天才到這里,太慢了。”李文梁還是壓著聲音,“咱們這就啟程吧,路上說話。

“好好好。”洪老爺連聲答應,“那就啟程,我得寫封信。”

李文梁和洪世安還沒回到離驛館不遠的客棧,顧硯就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疾馳而去。

尉家的船隊在揚州停了三天,李小囡和尉四娘子逛了一遍,船隊補足了給養,一早啟程,剛剛出了揚州城,一人一馬疾馳追來,沖大船揮著一面小旗。

護衛指揮著大船靠岸,管事嬤嬤傳話進來:是世子爺。

李小囡和尉四娘子急忙出來,簇擁這顧硯的大隊護衛已經追上大船。

船靠近岸邊,搭了跳板,石滾一路小跑上船,見了禮,陪笑道:“世子爺請李姑娘過去,說是就幾句話。”

岸上,顧硯沖看向他的尉四娘子微笑欠身。

李小囡跟著石滾上到岸上,顧硯上上下下打量著她。

“看什么?有事?”李小囡也打量著顧硯。

他氣色神情都不錯。

“看你好不好。”顧硯露出笑容。

“晚晴三天給你寫一份信,四娘子也是三天一封信?”

“晚晴那信敷衍得很,是你看著她寫的?”

“不是!”李小囡答的極快。

“那就是她寫好你過目。”顧硯哼了一聲,“四娘子說你聽書聽的心神動搖?”

“沒什么,你是為了這個來的?我沒事。”李小囡下意識的看向顧硯腰間那柄狹劍的位置。

那位桑帥豈止讓她心神動搖啊!她現在心緒之亂震動之深,還讓她整個人如同一團亂麻。

“那部評書里有很多不經之談,不要過于當真。”顧硯認真交代。

“嗯,四娘子說關于桑帥,那部評書是唯一流傳下來的記載?”李小囡問了句。

“我怎么知道有很多不經之談是吧?你長進了不少,學會委婉了。”

顧硯板起面孔,“咱們睿親王府這位先祖母沒有傳記,是太宗和睿親王府尊重她的意愿:不留像不立傳。這位先祖母所作所為,非常人能理解,她說:留下記載,就必定要被人解讀,被那些愚蠢庸人指指點點的說她必定因為這個想著那個,偏偏她已經死了,無從反駁,實在不能忍,所以不留片言。這些話寫在先祖的折子里,咱們府上也有抄本。”

李小囡聽的瞪大了眼。

顧硯用馬鞭點在李小囡肩上,“咱們睿親王府這位先祖母為開國立下赫赫大功,就算沒有她的傳記,當初朝臣的折子里,太宗的旨意里,隨軍的軍功記載里,到處都是關于這位先祖母的記載,豈能湮沒?這揚州的十萬瓊花就是她栽種的。”

“尉四娘子告訴我了,我們去看了最早的那片瓊花。”李小囡岔開話題,“你剛從江南到這里?正巧遇到我們?”

“算是吧。”顧硯微微欠身,看住李小囡,神情嚴肅,“見你這一面之后,我就要日夜兼程趕回建樂城。有幾句話要交代你,你聽好。”

李小囡微微屏氣,也是一臉嚴肅。

“過來前我見了你那位堂叔李文梁和洪世安,李文梁說他們去建樂城的事和你商量過?”

“對!”

“嗯,我讓他們盡快趕到建樂城,你到建樂城之前,他們得做好準備,這一塊你不用多管,我來安排。”

李小囡點頭。她也不知道怎么管怎么安排,建樂城對她來說一片空白。

“桑帥傳一天聽一個時辰就行了,兩個時辰太多,你要把精力放在那些族譜和各家先祖傳記上,我到建樂城之后,再挑些朝報和折子,也要仔細看,最好記住。

“再有空閑,讓四娘子多和你說說尉家的事,王府的事,特別是阿娘的事,到建樂城之前,你對阿娘了解的越多越好。”

顧硯的話頓住,看著李小囡的神情,有幾分小心的接著道:“我希望阿娘真心實意的接納你,我不舍得委屈你,我也不想委屈阿娘。”

李小囡不停的點頭。

“你這頭點的這么快,暈不暈?真聽明白了?”顧硯用馬鞭抵住李小囡的額頭。

“當然聽明白了,就跟我哥哥說親一樣,要我哥哥覺得好,我大阿姐也要覺得好,缺一個都不行。”李小囡推開顧硯的馬鞭。

顧硯聽李小囡這么說,放下心來,調笑道:“不是說先得你點了頭?”

“不是我,是你。剛才你還說你見了大堂叔他們。”李小囡抬頭看向顧硯。

顧硯有些意外,隨即笑道:“看來你是真聽懂了。那我先走了。回到建樂城肯定很忙,要是我一時顧不上,你不要多想,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最好都告訴我,還有,史大娘子還給你寫信呢?她的話你一定要多想一想,她的信最好給我看看。”

“該告訴你的我肯定告訴你。史大娘子的信不能給你看。我不想我的事事無巨細都由你做主,要是我不夠本事做你們親王府的媳婦兒,那我就不嫁給你了,給你當個小妾算了。”

顧硯被李小囡最后一句當個小妾嗆著了。

“不過我覺得我能行!”李小囡趕緊補充了一句。

“你既然那么喜歡聽桑帥傳,也該學學桑帥的心氣!當小妾這話你也能說得出口?”顧硯轉著手里的馬鞭。

他真想往她頭上狠敲一記!

“不是你覺得你能行,是你肯定行!有我呢。我走了,你回去吧。”顧硯用馬鞭捅這李小囡轉個身,看著她上了船,揮手示意大船啟程,上了馬,疾馳北上。

建樂城外。

史文琦史大娘子看著大嫂上了車,車子緩緩往前,轉回身,臉色陰沉下來。

緊跟在史大娘子身邊的大丫頭玉蘭瞄著史大娘子繃直的后背,滿心滿腹的擔憂不安。

回到佛堂,史大娘子看著佛前的蒲團,呆了片刻,用腳將蒲團往旁邊踢了踢,轉身出來,盤膝坐在廊下圈椅上。

玉蘭沏了碗茶,遞給史大娘子,“大娘子,喝杯茶吧。”

史大娘子接過茶捧著,看了眼玉蘭。

玉蘭滿眼滿身的擔憂。

“我都不記得史家還有祖籍老宅了。”史大娘子將茶碗遞回給玉蘭。

“大奶奶說的是真的?平江府那位李姑娘真要嫁給世子爺了?”玉蘭問道,她是真不敢相信。

“我問過她,你也聽到了,她說不會!不嫁!”史大娘子一字一句說完,呼的站起來,“我要問問她!”

玉蘭跟的太急,茶碗里的茶潑了一手,放下茶碗,甩著手上的水跟上史大娘子,“大娘子,大娘子!您要干什么?您?”

史大娘子已經做到桌子前,拿過信箋,挑了只筆,吩咐玉蘭:“磨墨。”

玉蘭看著神情冷厲的史大娘子,不敢再多說,趕緊倒水磨墨。

顧硯見了李小囡一面之后,就日夜兼程,隔天傍晚就回到了建樂城。

進了城門,石滾等十來個小廝親衛拱衛這顧硯直奔皇城,其余諸人往睿親王府回去。

顧硯在宮城門外等了片刻,小內侍一路小跑出來,帶著顧硯進了皇上的寢殿。

殿內比外面溫暖很多,顧硯疾步進殿,叩了頭,抬頭看向皇上。

皇上比他上次見面時瘦了很多,在滿屋暖色的映照下,臉色看起來還好。

“不大好,是吧?”皇上迎著顧硯的打量,緩聲笑道。

“皇上氣色很好。”顧硯笑應。

“你這么急著趕回……”皇上一句話沒說完就轉了話題。“海稅司那邊都安排妥當了?”

“是!您放心。”顧硯明白皇上前面半句話的意思,心里一陣酸楚上涌,眼淚差點出來。

“太子挪到偏殿了,海稅司的事,你們哥兒倆商量,去吧。”皇上微笑。

“是!”顧硯應了,退后幾步,出了正殿。

顧硯出了正殿,就看到太子背著手站在偏殿門口,微笑看著他。顧硯疾步到太子面前,屈膝下跪。

“進來說話吧。”太子伸手拉起顧硯,兩人一前一后進了偏殿。

“皇上看著氣色還好。”顧硯下意識的看向正殿。

“今天中午多進了半碗湯,太醫說脈象也比昨天略強健。”太子笑道。

“太醫最常說的就是皇上操勞太過,要是能閑居靜養,說不定就能強健起來了。”顧硯轉頭看向長案上兩摞折子。

“我也是這么想。坐吧。”太子在上首榻上坐了,示意顧硯。“海稅司怎么樣了?你仔細說說。”

“是!”顧硯欠身往前,從太子走后說起,仔仔細細說了一遍。

太子專注的聽顧硯說完,往后靠在靠枕上,舒了口氣,笑道:“先讓碼頭上的扛夫和絲綢作坊鬧起來,從下而上,我也覺得很好。那個東溪先生,真有這么大力量?”

“等他到了建樂城就知道了。再有五天就能到了。”顧硯笑道。

“嗯。你給我盯緊了!”太子冷哼了一聲。

“放心。”

“李姑娘什么時候到?”太子斜瞥著顧硯。

“半個月吧,我讓她們慢慢走,你也知道,她到建樂城這事是個幌子。”顧硯迎著太子的斜瞥笑道。

“滿京城的人都等著你這位李姑娘呢。”太子嘖了一聲。

“嗯?等她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顧硯一個愣神。

“連我阿娘都知道了,阿娘還問我去江南的時候聽說過這位李姑娘沒有,見沒見過。”太子又嘖了一聲。

顧硯伸手端茶。

“行了,你趕緊回去吧,你們府上,一堆的事兒呢!”太子一路幸災樂禍的笑,沖顧硯揮著手。

顧硯就當沒看見太子那一臉的幸災樂禍,告退而出。

睿親王沒在家,顧硯徑直去見母親尉王妃。

尉王妃端坐在榻上,明顯比平時嚴肅,可當值的管事婆子和滿屋子的丫頭的熱情一如往常,流水般送了沐水帕子,香茶湯水,點心鮮果更是擺的滿滿當當。

顧硯看著擺到他面前的一碟子紅艷艷的櫻桃,揚聲叫石滾:“去問問這櫻桃還有沒有,要是有,多拿些給尉家表妹送過去。”

石滾應了一聲是,低著頭轉身就走。

他是他家世子爺身邊的內侍,只聽他家世子爺的吩咐,至于王妃的意思,他不知道啊!照規矩,在主子面前他們這些下人都是不能亂看的,沒看到他當然不知道!

滿屋子的下人可沒法走,一個個低眉垂眼,大氣不敢出。

尉王妃看著石滾出去了,冷聲道:“你阿爹說你懂事了,果然懂事了,知道給你尉家表妹送櫻桃了。”

“尉家表妹專程陪李姑娘走這一趟,兒子感激得很。”顧硯一臉笑。

“你總算說到這位李姑娘了!”尉王妃將手里的茶碗重重放在榻幾上。

“都退下。”顧硯吩咐了句,管事婆子瞄了眼尉王妃,示意滿屋的丫頭婆子退了出去。

“之所以沒和阿娘說這位李姑娘,是因為兒子還沒能看準這位李姑娘,兒子心里還沒定下來的事,沒敢和阿娘說。”顧硯看著尉王妃,尉王妃神情微霽。

“兒子這趟匆忙而回的原因,阿爹告訴阿娘了吧?”

尉王妃點頭。

“兒子突然回來,要是沒有一個合適的借口,怕江南人心動蕩,想來想去,兒子的婚姻大事是最好的借口,兒子就放了風出去,請了尉家表妹陪李姑娘來一趟建樂城。”顧硯接著笑道。

“胡鬧!”尉王妃皺著眉。

“兒子想著這樣也好,請李姑娘過來這一趟,兒子沒看準的地方,正好請阿娘好好看看。”顧硯接著道。

“你請李姑娘過來,怎么跟人家說的?”尉王妃擰著眉。

“明說的。一來皇上龍體欠佳,請她進京以作掩飾,二來讓她見見阿娘。”顧硯實話實說。

“你連這話都能跟她說,還沒看準?”尉王妃聲音都高上去了。

“李姑娘先是兒子的朋友,也是半師,海稅司的事,她也對兒子助益良多。”顧硯看著尉王妃。

尉王妃迎著顧硯的目光,片刻,冷哼了一聲,“這還叫沒看準?”

“確實沒看準,李姑娘貧家出身,能不能擔得起咱們王府的中饋,還得請阿娘好好看看。這是大事,是不是?”顧硯笑道。

尉王妃沉默片刻,“她要是擔不起呢?你打算怎么安置這位李姑娘?因為你的任意妄為,城外的尼庵里已經住著一位了!”

“噢!”顧硯仿佛被尉王妃一句話問住了,呆了片刻道:“兒子還沒想過。”

尉王妃瞪著顧硯,“就這樣顧前不顧后,你阿爹還說你懂事了?”

“我就是想著家里有阿娘,人既然到了建樂城,后面就不用我顧了。”顧硯笑看著他阿娘。

尉王妃深吸了口氣,又長嘆出來。

她這個兒子確實長大了。

尉王妃心里五味雜陳,說不上是欣慰還是氣惱。(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