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做演員

第4章 不太能適應

“薛老師呢?”4

“他今天沒來…”

“也對,要是我遇到這種事,也會遠離是非一倆天的!”

拜訪了一圈,沈良坐下,化妝師幫他上妝,服裝師也要幫他安排服裝…

都是公司的人,一大早就來了,等他呢。

化妝是必須的,因為燈光的關系,就算本身膚色再白的人多多少少都會顯得有點暗沉,所以最基本的妝容還是會上的…

至于服裝,火星情報局的贊助是海瀾之家,人家給了贊助,你作為固定嘉賓,肯定要穿他們的衣服。

沈良沒接什么代言,就幾個短期形象大使,拍了幾個廣告。

也沒有服裝代言啥的。

一邊化妝一邊跟化妝師閑聊,沈良隨口問:“那今天錄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嗎?”

“你就盡量展示…”

“那也得給別人留一些展示的空間吧?”

“…火星很難錄制的,你一句話沒有梗、不好笑,直接就把你剪掉了,所以,很多來宣傳的,基本都白來!一定要主動表現,汪涵喊你,你就保證有一個不錯的故事…不然后期剪輯很難給你留下來。”

沈良嘆了口氣:“錢真難賺!”1

“要么就心甘情愿做配角,笑的最大聲…”

“我來錄制節目可不是做配角的!”

……

確實挺難的…

沈良才坐下十分鐘,就明顯感受到了這個節目跟一般綜藝的區別,它不賣明星。

現場的嘉賓作為火星特工代表,向局長匯報新奇有趣的新發現,并給出建設性提議…

其實就是搞笑的點子…

你還得起個頭!

比方說第一個段子是錢楓開啟的‘我發現我們最不了解的老師是監考老師’,然后很多人跟上…針對這個點子,各種展開…

一般綜藝,賣點是明星。

這個是一整套流程:廣告方需要明星,所以節目組就需要明星,平臺也就以此來決策一個項目是否能夠立項。

所以,很多綜N代各種立項,因為招商做得好!

但明星多了,笑點就很難營造,大牌的演員、歌手出現在真人秀里,身份越多、人越紅,就越開不起玩笑,很多時候,明明已經有人想出了爆梗環節,但誰都不愿意得罪人,也就只能維持不溫不火的局面…

火星不是這樣,但這個綜藝對于大牌來說很殘忍,很多明星、流量都來錄過火星,最開始,汪涵也會給面子Cue到這些大明星…

明星們是有自身包袱的,就放不開。

你放不開,后期直接就給你剪了!

畢竟,是對于節目來說,搞笑才是王道。

對汪涵來說,你的故事得搞笑,即便他偏心錢楓、田源,但他倆的提案、故事都不行的時候,后期也會毫不留情的剪掉。

汪涵給了沈良機會:“這里面,沈良應該是最了解這個提案的,你是剛剛畢業吧?”

“對的,七月份通過的答辯…”沈良笑著回答:“但是關于考試,我倒是沒什么笑話,因為我是保送的中傳…”

錢楓打岔:“你沒考過試嗎?”

“當然考過,但我屬于學習還過得去的那類…所以,我考試的時候,很少關心監考老師…但我自己監考過,還是有不少故事的,我簡單說幾個。有一次監考,看見一個小伙子很不自然,過去一看,大腿上放的書,我說:“同學,這門課是開卷,你可以把書拿到桌子上,”你們猜他怎么說?”

沈良自問自答,換了個語調:“他說:“放上面沒有考試的感覺!”

“沒感覺?”

現場爆笑,連汪涵都忍不住笑了幾聲:“這位同學是個人才啊!”

沈良笑了笑:“人才很多,還有一次監考,我看到一個同學吐了,就走過去問他:“怎么,題出的太惡心?”他說:“不是,我是想看看我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給我笑得不行…”

沈夢辰笑的直接從座位上滾了下來:“哈哈…你也是人才,居然問出了‘題出的太惡心’這種問題…”

坐在她邊上的錢楓、劉維也跟著大笑…甚至發出了鵝叫。

很夸張的那種。

搞得沈良有點懵,雖然他的段子不錯,但也不至于這樣吧?4

這叫領笑+顯眼包搶鏡頭。代表的是賈玲,她的小品真沒啥搞笑的,特別尬,然后她要是評委什么的,只要有她公司那堆人的表演,尬笑的特別明顯,不是她公司的人表演才能變成正常人,而且他公司那堆人就“職業法師”是搞笑的有喜劇效果,但那是人家法師自己長得就搞笑

然后沈夢辰說了一段挺無聊的故事,大概就是自己的作弊經歷,就明明不好笑,但旁邊的人笑瘋了,各種笑…跟打鳴似的…

好吧,這應該就是火星的風格!

……

12點左右,休息時間,沈良總算可以吃東西了。

休息室,他一邊吃東西,一邊問旁邊坐著的的楊迪:“楊迪哥,咱這個節目,一般錄多少時間?”

楊迪也在吃東西,“不好說,基本都是7、8個小時打底,有一次,我從上午10點錄到晚上11點半…”

“我去…錄這么長時間,那大家吃得消嗎?”

“沒辦法,好多時候說不到點子上,沒有爆梗…汪涵老師就不結束…”

沈良不知道說什么好,只能點頭…

楊迪又道:“待會我說故事的時候,你幫我捧著點…

沈良趕緊擺手:“您的故事都很好笑,沒有必要吧…我還要麻煩您多Cue我呢!

楊迪上午說了一個故事,他坐飛機遇到張婧初,然后尷尬的故事——有一次他在飛機上偶遇張婧初,趁著飛機顛簸的時候,他扶住對方的水杯搭訕:“靜初姐你覺得飛機顛簸可不可怕?我非常害怕坐飛機,太嚇人了!”

沒想到張婧初淡淡地回了一句“生死有命。”按說這個氣氛已經足夠尷尬,一般人肯定會閉嘴了。但楊迪還是不放棄,追問“靜初姐,你去杭州干什么?”

對方回答去宣傳自己的電影富春,但楊迪聽成了“復出”,還照著“復出”的思路接話,“難怪,我說這幾年沒怎么見著你呢。”一場偶遇變成了大型尬聊現場,楊迪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

楊迪點頭:“有機會我一定把話題拋給你!”

“我看了您主持的非正式會談…真的挺好…”1

楊迪驚訝:“你看過?”

“當然…”

“可惜節目就是不火啊!”

“…平臺的問題…”1

兩人正聊著呢,火星的編導助理走過來:“…沈良老師…”

“別別…您就叫我沈良吧,老師這兩個字,我可當不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