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想做演員

第41章 火星播出(2/4)

《電影理論與批評》是戴錦華的著作。

這個人很有水平。

事實上,自從《紅高粱》在柏林獲獎開始,學界一直有關于‘第五代是否在投西方所好,為取悅電影節而拍片’的爭論…

也就是從后殖民主義的角度出發,分析中國電影是否在自我他者化,以西方觀眾在場為前提進行創作!

到了第六代,又出現了獨立制片、體制外拍片,并且因為國外電影節獲獎而在國內遭禁的情況,很有些忠孝不能兩全的意思。

雖然說電影是好電影,導演們的心態也可能是復雜、微妙或者無奈的,但其作品受到西方電影節影響卻是不爭的事實。

至于《江湖兒女》…

豆瓣評分7.8分——后來降到了7.6。

你去看豆瓣影評,一大堆人寫著跟電影幾乎沒有關系的影評抒發情懷,于是沒有看懂的觀眾們自慚形穢地默默打了四星,表示自己也能欣賞表現民間疾苦的文藝片…

有誰敢說差呢,多沒文化啊!

其實,《江湖兒女》真的挺爛的,賈章可拍出來的文藝片,頂尖的沒有,大體上都是良好。

但《江湖兒女》甚至沒有及格——人文關懷的鏡頭和內核沒有呼應…整體劇情節奏割裂的厲害。

所以,胡稀進說的其實沒毛病‘堵得慌’,這電影既不會讓你愉悅,也不會讓你掉眼淚,就是心里有點堵的慌,而且堵得慌并不是被電影情緒感染,是他垃圾的敘事讓你憋的…

《hello!樹先生》、《落葉歸根》你也會感覺到堵,但那種堵,讓你回味,《江湖兒女》不是,就像嘴巴里進了一只蒼蠅,惡心的很!

總之,沈良不想再幫這電影增加熱度了…

怎么做呢?

不回應就行!

反正他的粉絲已經幫他回應了…

沈良的粉絲可不是好相與的,尤其是他現在正在上升期…

他不管了,任由粉絲自由發揮!

也沒有心思管這些…

忙著呢…

然后,《火星情報局》第三季第一期播出…他又上熱搜了!

《火星情報局》第三季走的是犀利風格。

確實挺犀利的,直接把沈良懟于征、陳昆的鏡頭都保留了…

當然,這不是關鍵點——李依桐也上節目了!

大家都愛看有過情感糾葛的男女雙方同臺…

滿足吃瓜的欲望!

就好像《康熙來了》,后期收視率最高的那期是黃紫佼作為嘉賓出場,跟小s上演世紀和解…

包括劉曄參加《爸爸,去哪兒》,原本應該去《大本營》宣傳的,那期預告都出了,結果沒能播出…

搞得大家怨聲載道!

沈良是頂流誒!

第一期的標題就是‘李依桐來了!’

那《火星情報局》邀請來了李依桐,沈良的表現怎么樣呢?

很…怎么說呢?

83最新地址

念舊情?

反正挺溫柔的…

沒有刻意保持距離,曖昧感是有的,但整體來說還是落落大方,舉止端莊。

李依桐也沒有因為是沈良的前女友,故意表現的很了解沈良的樣子,倆人甚至沒有追憶往昔的環節——除了金鑫追問的時候稍微說了一點。

笑起來很甜美,就很吸粉…

毫無疑問,上了熱搜,然后還有‘陳昆的電視劇讓芒果臺虧損六個億’‘、我不喜歡于征’以及‘《少年》首唱’…

可以說沈良包攬了《火星情報局》創下的熱搜。

這些熱搜大部分都是節目組的手筆——節目播出了嘛,熱搜能增加關注度。

不過,沈良懟人…

幾次三番出現,就給人一種他不尊重人的感覺!

雖然有人喜歡這種耿直的性格,但更多人是不喜歡的,尤其陳昆現在還沒有贏得撲昆的美譽,依然有大批粉絲…

“我在這方面確實要檢討一下…以前糊的時候,影響力比較小,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反正也沒人在意,現在不行了…公眾人物,尤其是我這種在青少年里面有強大號召力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公眾關注,真的應該做到謹言慎行…”

第二天,《陽光普照》劇組來了不少采訪的記者、媒體…

另一方面,沈良也算‘致歉’。

“…這個事是這樣的,應該是營銷號搬出了我之前說過不喜歡賈章可導演的視頻…有人我,讓我出來解釋一下…那我確實不喜歡他,現在也不喜歡!”

“跟揭露黑暗、批評現實沒有關系,就是單純不喜歡他的電影。”

“我有這個權利不喜歡吧?結果好多人發私信罵我,說我看不懂賈章可的電影,說我只配看《戰狼2》…那我就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說到這,沈良搖了搖頭:“我有點欠考慮了…”

“那伱說的‘迎合西方審美’…”

“肯定有迎合…否則,根本不可能入圍!”說到這,沈良擺手:“不要聊這個了,說點別的!”

然后采訪的記者很配合的談起了《無名之輩》…

直接問了:“你覺得《無名之輩》破十億是不是代表著好電影的春天來了?”

哦,《無名之輩》票房大賣后,很多媒體、自媒體都以‘國產好電影的春天來了’為標題大肆報道…

沈良搖頭:“…我覺得不能說的這么絕對…不過主流觀眾的審美在進步是事實,幾年前流量ip充斥著電影市場,現在屬于流量退場的時代,《無名之輩》趕上了好時候,其實我們對這部電影的宣傳、營銷投入并不低的。”

說到這,沈良補充一句:“影視行業必須專業化,專注于電影本身,只有高品質的制作團隊,才能產出真正優秀的作品,好故事、好演員、好導演、好制作,缺一不可。”

“所以,你跟饒小志導演合作了新片?”

“…對!”

“那你對《陽光普照》的票房預期是多少?”

“…我們的主題很沉重,探討的東西是家庭…估計市場表現不會太好,”沈良撓了撓頭:“應該在到不了五億票房…”

“啊?這么不看好?”

“五億票房很多了…我們的成本還沒到2000萬呢…”

說到這,沈良突然想到了明年的《少年的你》票房破十億…

然后《陽光普照》沒到五億…

尷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