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寧

第四百零三章:含飴弄孫

自從萬老夫人過世時,姜大病了一場,身體有越發的差了。

李文碩退位守在她身邊,外面的煩心事很少讓她知道。

女兒去草原玩了,長子是皇帝,一天忙的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次子還在軍校學習,每天傍晚回來,次日一早離家。

姜很少詢問小二哥兒的情況。

許是小二哥兒小時候太過暴躁,后來被她管的有點傻,讀書不行,完全是個不動腦子的武夫。

對于拿著鐵棍打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的小二哥兒,姜選擇不予理會。

有事說事,沒事多說了,小二哥兒聽不懂,還要解釋,太煩!

最近九兒不在家,小二哥兒連回來告狀的機會都沒了。

姜感覺家里安靜的過分,把孫子抱來逗弄。

長孫總是會得到最多重視,李文碩嘔心瀝血,給長孫起了個響亮的名字,李兆乾!

順著這個思路,次孫就是李兆坤。

這兩個都是樂宣所生,妃嬪生的兒子,不用李文碩為難,起名字交給禮部費腦筋。

李兆乾的小名叫天哥兒,已經六歲了,讀書還算上進,三字經,百家姓都會背會寫。

在屋里陪著祖母玩了一會兒,天哥兒就待不住了,鬧著出去玩。

行宮絕對安全,姜讓天哥兒出去玩,隨意問了一句,“天胤最近在干什么?”

李小滿接替了齊嬤嬤的位置,守在姜身邊,齊嬤嬤年紀大了,想出來走動時,才在太后面前坐一會兒。

小滿現在是李嬤嬤,兒子跟在天胤身邊做隨從。

“昨兒聽說,王爺去扛木頭了,今兒又說要去書局。”

姜以為軍校訓練抗木頭跑步,便沒多問,但兒子去書局有點奇怪。

“他去書局做什么?買黃歷?”

李嬤嬤抿嘴笑了,“聽說王爺前些日子,救了進京趕考的一家人。

那位舉子甚是有才,與王爺談古論今,觸類旁通,竟把典籍給王爺講明白了。”

“哦?”姜有了興趣,“竟能讓天胤聽明白典籍?”

不容易啊!教小二哥兒的大儒,從啟蒙到現在,換了不知多少位。

單是教小二哥兒學會三字經,就換了四位啟蒙先生。

小二哥兒是特別倔強的孩子,想學的東西,一點就通,不想學......打死都學不會。

這位舉人不錯,若是能教會天胤經學典籍,便讓杜哲去說,請他給天胤做先生好了。

“王爺還給那舉子的女兒送了藥膏,幫忙給他們一家在京城安排了住處。”李嬤嬤接著往下說。

“送藥膏?那家的女兒病了?天胤如何知道?”姜問。

李嬤嬤便把李天胤放學回京途中,救下一家四口的事情說了。

姜聽完,囑咐道:“看來隨從和護衛的馬,都太差了。告訴余留,尋些好馬來,給天胤身邊的隨從護衛用。”

重點不該是,王爺被扯斷腰帶,褲子掉了半邊嗎?

李嬤嬤點頭應是,退出去安排宮人給余留傳話。

突聽到大鵝的叫聲,姜馬上想到,天哥兒出去玩了。

起身走出去,站在廊下望見小小的身影跑來,身后跟著一群大白鵝。

這些白鵝都是天嬌養的,寶貝的緊,下人們小心伺候,不敢讓白鵝有一點閃失。

許是白鵝吃的太好,jing力太足,竟追了天哥兒半個園子還不放棄。

“祖,祖母,救,救,啊!哎呀!救命啊!”

天哥兒看到祖母,步子稍有停頓,被大白鵝追到了身后,叼住了小屁屁。

“啊?哈哈......”祖母姜笑得直不起腰了。

只見大白鵝掛在天哥兒身后,被他托著跑,卻死活不松嘴。

三只大白鵝,隨著天哥兒的跑動,被顛得不是要扇著翅膀跳一下。

場面別提多搞笑了。

李文碩被驚動了,跑出來就看到這樣一幕,毫無同情心的祖父,爆笑起來。

“哇......”被無良祖父,祖母傷害到了幼小的心靈,天哥兒只能委屈大哭了。

這時,小太監跑來報喜,“太上皇,太后娘娘,杜尚書府上大喜,添丁之喜!”

杜哲和李瑤釧的兒子,成親兩年多了,終于給杜家添了個長孫。

“賞!”李文碩笑著指揮護衛,把大鵝抱走,抱起孫兒安慰,“你惹大鵝做什么?”

“有蛋,我去撿鵝蛋給祖母吃。”天哥兒臉上還掛著淚珠。

“真是給我吃?好吃嗎?”姜笑著問。

天哥兒不知道祖母在套路他,嘟著嘴說:“不好吃,黏黏的。”

“天哥兒生吃了鵝蛋?”姜驚呼。

李文碩擺手,“不礙事,生吃能大補!”

“祖父,屁屁疼!”天哥兒委屈道。

“已經去請太醫了,抹了藥膏就不疼了。”姜隨意安慰。

如此不走心的話,天哥兒才不信,叫著要回宮,要找母后。

“小白眼狼,回去找你母后告狀?”姜給了孫兒一個白眼。

“不,我要讓母后給我做燉大鵝吃!”天哥兒舉手發狠。

李文碩大笑起來,“好,好,有魄力。”

姜讓李嬤嬤去一趟杜府,送一套金項圈過去,以示恩寵。

外面太監稟告,皇上來了。

李淵大步走了進來,唬著臉訓兒子,“是不是又鬧祖父,祖母了?”

“沒有,大鵝欺負我,父皇,我要吃燉大鵝!”天哥兒臉上的淚珠還沒干,今日必須吃燉大鵝。

李淵不耐煩道:“隨便,告訴御膳房便是。”

“你回來有事?”李文碩現在不想看到長子,只要他來,一定是要他幫忙處理國事。

都當了太上皇了,能不能別用國事煩我。

歷史上有舍不得皇權的太上皇,還沒見過,硬要老爹攬權不放的兒皇帝。

“春闈已過,今年殿試,兒子想請父親主考。”李淵說出了來意。

姜道:“噯,最近有一位舉子,能教你弟弟學會典籍,是不是參加春闈了?考了第幾?”

李淵含笑道:“娘,那位能教明白天胤,兒子一點都不奇怪。

若是此次殿試,他能考中狀元,便是大唐開國以來,第一位出身北地的大三元。”

“竟有此等人物?”李文碩有興趣摻和一下殿試了。

“正是,此人入京是,拉車的馬匹突然發瘋,是天胤救了他們一家。”李淵笑了。

“怎么了?”姜問。

“哦,竇拙言的女兒,樣貌應該不差,若是天胤喜歡,娘便召她來瞧瞧好了。”李淵不知道,這事兒弟弟還沒告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