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記錄奇觀

第50章 第四視野,山下傳信

‘茯苓草’能夠中和血煞之氣,使‘歸元丹氣’更加圓滿純凈,更好的凝成歸元丹。

每當云箓靈龜身上的煞氣增多,它都會伸出腦袋吞下一塊茯苓草。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當云箓靈龜頭上的血煞之氣徹底消失不見后,甲殼底下忽然涌出一團氤氳丹氣。

丹氣成淡黃色,并沒有散開,而是團聚在甲殼之上,開始緩緩下沉、滾動。

當丹氣停止涌出時,甲殼之上已經出現了五個黃色的丹丸雛形,繼續滾動,繼續凝結。

就像一個玉盤中,托著五顆晶瑩剔透的葡萄。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后,云箓靈龜重新鉆出龜殼,而背上的‘歸元丹氣’已經徹底凝結成了黃色的丹丸模樣。

“成了!”

傅寧從懷中取出一個事先準備好的玉瓶,將其中四枚歸元丹收入瓶中放好,然后拈起了元靈甲殼上的最后一粒,直接放入口中。

下一刻,一股濃郁的元氣自腹中化開。

旋即順著周身經脈,涌入四肢百骸。

如同一股浪潮在沖刷著身體的每一絲血肉。

‘歸元丹’有增長根骨的特性。

很快,傅寧就感覺身上百節生出癢意,當下定住心神,直接運轉起體內神照經。

神曦生于腎水之間,自尾巴骨開始,沿著脊椎快速上行,一直到額頭正中,略作停頓后,再次游走周天。

如此上下運轉十一次,最終神曦定在額頭正中的疤痕里,片刻后爆出一團亮光,隨即徹底消失不見。

而原本空蕩蕩的眼窩里,似乎充實了許多。

與此同時,傅寧的識海中一陣晃動。

過了好一會才漸漸平復。

這時藥力也已經消耗殆盡,傅寧重新睜開了眼睛。

傅寧

年齡:15歲

狀態:重傷(15%)、恢復中。

其他:略

“15%!”

果然‘重傷’狀態又減少了許多。

這段時間,在歸元丹和神照經的共同作用下,原本還需要兩年才能恢復的根基重傷,現在估計用不了幾天,就能徹底恢復。

傅寧輕舒一口濁氣,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額頭上的疤痕。

他能感覺到疤痕底下,傳來的充實感,那是一顆已經成型的眼珠。

“果然根基重續,靈官也會重塑!”

隨著識海的變化,他的視野也變成了四個。

其中兩個是自己的正常視野。

第三個是被奪走的那只靈官,因為是寄生的緣故,無法長時間運轉,所以大部分時間都被一層白紗覆蓋。

只有白紗被揭開時,才會出現畫面。

而經過這段時間的恢復,這只靈官已經開始顯露能力,比如:現在傳回的視野多了‘動態視覺’的特性,畫面能夠放慢,可以看的更加細致、清晰。

瞐族血脈生出的靈官,因為各自的內景演化不同,所以眼睛顯化的能力也就有所差別。

‘動態視覺’僅僅只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能力而已。

除了這三個視野外,現在又多出一個新的視野,大概就是剛剛生出來的這只眼睛。

因為藏在皮膚之下,還沒有徹底成型,所以畫面始終是一片漆黑。

不知道這只新生的靈官,能給自己帶來什么樣的能力。

“按照這樣的恢復速度,至少還得需要五天。”

傅寧目光一凝,透過窗戶,落在三塊藥田上。

當時種下的種子,現在都已經生根發芽。

一眼看過去,原本枯黃的視野里,已經顯出茫茫一片新綠。

此時天色尚早,太陽光還不算濃烈,正當他打算去一趟紅霧谷時,屋外忽然傳來敲門聲。

梆梆梆~

“這里是傅師弟住處嗎?”

傅寧一愣,聽聲音有些耳熟,卻一時想不起是誰。

當下打開房門,一道清瘦的身影映入眼簾。

當傅寧看清對方的容貌時,目光微微一瞇:“宮師兄,別來無恙。”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引他上山頂的師兄宮不為。

宮師兄見到傅寧,不由面露喜色:“傅師弟,可算找到你了。”

傅寧聞言趕忙側開身子,想將他讓進屋里,但宮師兄擺了擺手:“師弟不必客氣,我這趟來是給你傳個口信。”

“師弟可認識一個叫‘豁牙兒’的小哥。”

傅寧點點頭笑道:“我確實有個叫豁牙兒的兄弟,他說話漏風,所以才得了這個外號。”

“那就錯不了了。”宮不為松了口氣。

“昨天我去坐忘灘上巡守,這個叫豁牙兒的小哥,忽然找上我,好像是有急事的模樣,若是師弟有時間,不如下山一趟。”

傅寧聞言,不由心中一緊:如果不是遇到大事,豁牙兒不會專門讓師兄傳信。

難道是釣蚌的事被人發現了?

自己已經上山兩個月,正好也該下山一趟。

但很快他就眉頭一皺:“多謝宮師兄傳話,只是這個下山……”

三山之上有結界,山上的景士尋常不允許隨意下山,以防打擾山下的凡人安寧。

若有急事下山,須得先拿到下山許可才行。

似乎是看出了傅寧的難處,宮不為略作遲疑的掏出一塊手令:“師弟若是著急的話,就先拿我的手令。”

丹山上弟子也是有明確等級分化的。

像傅寧這種剛剛上山的就屬于低級入門弟子。

而像宮不為這樣常在山主身邊跟隨的,就屬于高級弟子,有一定的進出權限。

“咳咳咳。”

傅寧聞言大喜:“那就多謝師兄仗義相助。”

宮不為嘴角一抿,擺擺手道:“師弟不必客氣,先下山辦事要緊,用完還給我便是。”

說完又叮囑了幾句,便直接轉身離開。

“這位宮師兄還是一如既往的熱心。”

傅寧收回目光,開始打量起手里的令牌。

令牌通體黃銅鍛造,正面是丹山紅葉,反面就寫著一個‘令’字。

拿在手中頗有些重量。

“不知道豁牙兒遇到了什么要緊事。”

“是釣蚌?或者跟最近的玄鐵潮有關?”

傅寧搖了搖頭。

“不管怎么樣,既然是下山,就要做些準備。”

常言道:三思而后行。

作為茍道中人,三思還不夠,得四思、五思、六思。

雖然這是在靈鰲島上,不會遇到什么危險,但安全生產必須掛在第一位上。

傅寧先將所有的丹藥取出,全部轉移到素云上。

轉移完畢后,忽然又覺得有些不妥,于是將‘行氣丹’、‘養神丹’重新塞回懷里,素云里只剩下‘歸元丹’和元石。

做完仍覺得不夠完美,索性將小半元石也重新塞回懷里。

如此,方才滿意。

然后又檢查了一遍自己的藥田,長勢良好,確定沒有遺漏后,方才乘上素云,往山下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