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美食風生水起

第230章 入住

程奶奶已經帶出來了,李小弟在家里就算張大丫不給他開小灶也不至于會虧待,不用多擔心,唯一需要在意的就是教授院那邊,沒有他們不在村里,沒有日常以請教問題的借口送吃的過去,日子會重新變得有些難過了。

“我們到省城之后,給他們寄錢票?”秦崝道。

林蓁:“直接給寄錢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不肯收?”

秦崝笑了:“寄給張教授。”

張教授是個吃貨,性格也最不拘小節。

“行吧。”林蓁被說服。

主要也是她從來沒準備把接生的事交給大隊里的接生婆,也是同意到市里來生的。在這個基礎上,想法很容易就變成了與其住在市里租來的房子里,還不如住到省城自己的房子。

既然不打算在市里生了,那下午去市里醫院產檢的事也可以暫時取消了。

不過省城那邊買院子的事還沒有確定下來,暫時也先不跟程奶奶說。

倆人下午只帶了她到供銷社去說要買些吃的,程奶奶還以為是要買了帶回大坡村的。

第二天上午還是沒去醫院,她又以為是跟醫院那邊沒約好時間。

結果吃完午飯后秦崝去打電話,之后拿了三張火車票回來:“還是明天八點出發。”

程奶奶都呆了:“去哪里?”她記得從市里回縣城是沒有火車的?

“去省城。”林蓁這才跟她透露,“崝哥覺得去省城的醫院生孩子比較放心,就在那邊買了個院子,我們明天過去,到時在那邊生完了再回來。”

“買、買了個院子?”程奶奶瞠目結舌,“多、多少錢?不是,哪來的錢?”

林蓁眨眨眼:“賣點心方子和機械設計圖來的呀!”

程奶奶還懵著呢:不是每個月五十塊錢?

“每個月五十塊錢是工資,還有獎金呢!”林蓁捂著嘴笑,“說起來也正好拿了這些獎金,不然還沒有錢買這院子。”

程奶奶已經無話可說了:這兩個孩子怎么買房子這么隨意?

她早就說倆人花錢大手大腳,果然沒有說錯!

只是這關乎到生孩子的事,她肯定不能勸阻。畢竟就算她從兒子到曾孫輩見過這么多孩子的出生,但是雙胞胎還是第一次,看孫媳婦的肚子大得異乎尋常,誰敢說一定不兇險?

去就去吧。

省城……幾十年后的舊地重游,現在再去回想兒時的記憶,都模糊了。

這一次火車在路上耽擱了點時間,到省城的時候已經晚上七點多了。

好在林蓁身體養得好,雖然在人來人往的車上行動不是太方便,但坐車的過程沒有出現什么不適,到站后在附近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就生龍活虎了,早餐吃了一碟半混醬豬腸粉。

然后就前往東山街103號,跟賣主會合了去辦過戶手續。

因為林蓁他們身上帶著現金,手續辦得很快,中午飯點還沒到,房子已經到了林蓁和秦崝的名下了。

倒不是什么夫妻共同財產所以倆人都具名的關系,而是因為到時如果要把戶口遷過來的話,兩個人的名字都寫上,到時遷戶口可以規避掉一些可能的麻煩之處。

辦完手續,林蓁、秦崝和程奶奶,還有幫了不少忙的老關就回到了東山街103號這邊,進屋子里查看,有哪些東西留下來,有哪些換掉。

賣主也不是所有的家具都留下來的,留的只有公共區域里比如客廳的沙發茶幾、餐廳的餐桌椅子等等,私人用的床等等都搬走了。不過這也正合林蓁和秦崝的意,就算賣家不搬,這么私人的家具他們肯定是要換新的。

從樓下到樓上走了一轉,林蓁拿著紙筆寫寫畫畫,很快把需要添的家具記了下來,之后一行人去吃飯,飯后去找做家具的工匠。訂了家具,特別交代了讓工匠先做最亟需的兩張床。

別看床大,但是對工匠來說打床比做衣柜還簡單些,特別是床的尺寸是固定的,有一些組件是平時閑暇時已經做好了的,只有床頭和床框因為有客人喜歡自己定制的花紋,需要的時間多些。

林蓁他們又加了錢,因此只花了三天,工匠就帶著人把兩張床給送過來了。

原木的家具,全是榫卯結構,連魚鰾膠都沒有用到,絕對環保安全,裝好之后用濕抹布擦掉表面的浮塵,晾干之后就可以用了。

這三天中,林蓁他們去供銷社買了布,林蓁和程奶奶縫了被套、枕套等,還買了兩張棉被,早就帶過來新房子這邊洗好曬干了,床送過來的當天就能夠正式入住。

程奶奶可算是松了一口氣。這住招待所一天就要一天的錢,兩個房間一天就要兩塊錢,還有沒有地方自己開伙,得吃國營飯店,這加起來得多花多少錢?

廚房里的鍋碗瓢盆等也是新買的,搬進去的當天,請了老關過來溫居,秦崝拿了好些食材回來,程奶奶臉上一點心疼的神色也沒有。

主要是跟這三天他們在外面吃住的花費算起來,今天入伙多花一些不算什么。

過戶后到搬進來的三天間,院子的圍墻也砌起來了。這家里又是老又是幼的,在安全性上原本的那種柵欄式圍墻好看不中用,不砌墻秦崝不放心。

搬進去之后,林蓁很快體會到在省城生活的便利來,原來大坡村里他們在自己院子里打了壓水井,在用水方面已經方便許多,但是省城里用的自來水更方便!

而另一項更大的便利就是有電!

在大坡村里,夜間的照明全靠煤油燈,雖說林蓁的空間里有人工光源,但是使用那個需要消耗能源塊,加上也不能讓別人看到只能在夜深人靜時才能用,而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們都睡了,這個便利有約等于無。

而在省城里,房子裝了電燈,光線條件比煤油燈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不僅是林蓁,就連程奶奶,都覺得方便極了:“有了這個燈,在晚上做針線眼睛都不費勁了!”

然后白天的時候她就張羅著把后院的零星花草都挪走到前院來,然后把地開出來開始種菜,甚至打算養一兩只雞。

城里柴火不易得,基本上都是燒的煤爐子,不過這個時間點已經開始推廣液化氣灶了,省城里買了也方便,秦崝直接給廚房里配的就是液化氣灶。

實質不用液化氣灶也不行,他們家三個,沒有一個會生煤爐子的。

三人就這樣在省城里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