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有系統

216 櫰木要死了

白玉蘭把黃婭的婚禮作案方案拿去給周清,讓他把三月初七、初八這兩天的時間給空出來。

用一間大的倉庫,把婚禮現場需用的東西準備好,三月初七就要弄好一切準備。

三月初八要閉館,除了賓客,不許任何游客進入植物園。

要提前停止售賣三月初七、初八的門票。

初步交代了這些東西后,她到植物園走走。

春天到了,萬物復蘇,到處一片生機勃勃。

她發現植物園里的鳥類多了。

一分鐘里,可以看到三只不同種類的鳥兒。

春天才剛剛來臨,鳥兒就已經到處飛翔,這是好景象。

就是不知燕子啥時候回來。

習慣性走進耳鼠展覽館。

隔著隔音玻璃,見朱院士帶著學生給櫰木施肥。

她發現春天還沒有光臨這里,這里土地是黃色的,除了一棵櫰木,一絲綠意都沒有。

明明這里的氣溫和濕度都非常不錯,櫰木還是有發黃的跡象。

這個跡象從冬天延續到現在,這像是正常現象,又像是不正常的。

里面的人發現了她,對她揮手叫她進去。

她對那些人笑了笑,通過安全門進入內部。

她站在外圍,昂首看樹冠。

果實有三顆大的,四顆小的。

現在好像是少了一顆小的。

少了一顆果實,是被耳鼠吃了嗎?

這不應該呀,她經常有偷偷地喂耳鼠吃櫰木果實。

耳鼠不會偷吃這些未成熟的。

“怎么少了一顆?”白玉蘭問朱院士。

“掉的,它自己掉下來了。

原本是有6顆小的,可是最近連續掉了兩顆。

我懷疑它的營養不夠了。

在不,在給櫰木施肥。”

白玉蘭繞著櫰木轉了兩圈,一直盯著樹冠不放。

一學生碰碰老師的,“白總,臉色不對啊,她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朱院士看過去,“玉蘭啊,你看出什么了?”

白玉蘭遺憾地說:“它要死了。”

“不可能。”朱院士立刻反對,“他長得好好的。沒病,沒災,怎么就要死了?”

“白總,你是看錯了吧?”

“白總,你說個緣由來,不然我們不相信啊。”

“對啊,你得要說出依據。”

“這可是活化石,雖然不能活幾千年,但能活幾百年的,他的母株就是例子。”

白玉蘭說:“它樹冠上的黃,已經存在許久了……”

“冬眠期,哪一種樹木不掉幾張黃葉子?”朱院士氣哼哼。

母株,他養得半死不活。對這新生的植株,要是再養死了,他這個植物學院士就沒臉見人了。

白玉蘭也說不出所以然來,她不是研究這方面的,她對櫰木也不是很熟悉。

就是憑感覺,感覺這棵樹要死了。

“理由,我說不出來,直覺告訴我,它活不下去了。

大家有見到耳鼠嗎?它們與櫰木是伴生關系,耳鼠經常往外逃,與這株植物要死有關系。”

這個理由說服了朱院士。

但朱院士不死心,他一定要救活這棵樹。

其他人情緒有些低沉,櫰木要死了,說不難過是假的。

白玉蘭理解他們的心情,他們都是研究怪人,狂人。

動物、植物,在他們眼里都是大寶貝,大寶貝沒了,必定很傷心。

白玉蘭不再打擾他們,轉身離開。

過了好一會兒,朱院士下決心。

“收集數據,給它做最后的安眠。”

“那這些果實呢?”

朱院士:“做減法吧,留下一顆大的,其余的果實全都處理掉。”

“你們繼續埋肥,讓它能吃多少吃多少。”

“好。”

朱院士急忙走出去,找到看管耳鼠的護衛隊。

“耳鼠最近在哪活動?”

護衛隊調出監控,指著地圖說:“最近往外活動比較多,像是要往山林去。

可能是教小耳鼠進行捕食。”

自從上一次丟失之后,他們就在耳鼠身上安裝了追蹤器。

他們就跟在耳鼠后面,遠遠地跟著,不打擾耳鼠生活。

一旦發現有人圖謀不軌,立刻現身抓人。

朱院士找到隊長說:“上一次白玉蘭不知從哪拿出一顆果實,我們就懷疑她有第二棵櫰木。

這些耳鼠都是生活在櫰木附近的,你一定要盯緊了,說不定這次能夠找出白玉蘭的秘密基地。”

“好。你放心,保證完成任務。”

同時朱院士把櫰木要死的消息給報上去。

一群大佬聚在一起喝茶。

植物園里的櫰木果實,是他們的囊中之物,只等果實成熟。

如今果子還沒成熟,樹木就要死了,這不是動了他們的蛋糕,想要他們死嗎?

其中一個老爺子說:“我承認,這果實確實有大用。很有成效,但要將生命寄托在一顆果實上,實在是太荒誕了。

想要長壽,就得要從各方面入手。

有它沒它,我照樣能活。

你們誰比較著急的就拿去,我不急。”

又有一個老頭說:“我們急切有什么用,它還沒成熟呢。

我們在這里打來打去,斗來斗去,到最后它要是夭折了呢?”

“說得對,等它快要成熟了,我們再來商議這個問題。

讓小朱盡可能保存這一棵樹。”

“沒有其他成活的樹木了嗎?”

“沒有了。就連玉蘭丫頭親自種植的,也沒有長成的。

都是長到一定程度就枯萎,研究所的娃娃,也找不到緣由。”

好東西都非常難養,非常難成活,他們都習慣了。

喝了幾杯茶水,吹一會兒牛皮,各自散去,回到自己的領域去繼續做研究。

活長活短,他們放平了心態,活著就繼續搞研究,在自己的行業發光發熱,為種花家騰飛于世界而努力。

兩天后,耳鼠護衛隊的隊長找到朱院士,“您看這是什么?”

朱院士一眼就看出這植株所屬,“人參?很有活力的人參,你家種植的?”

“不,這是觀察耳鼠的時候發現的,在一個小院子里,都鎖了門不讓進。”

“我看白總護得緊,我就偷進去看看。我看著像人參,但是看不準,找你來問問。”

隊長把截圖放大,再放大,讓朱院士看到植株的根部。

“這么大的人參!這是蘿卜還是人參啊?”朱院士懷疑自己的學識。

朱院士拿到資料,親自去找人詢問。

找的人不是誰,正是白川學校的校醫。

校醫:“在哪找到的?”

“白玉蘭的植物園里。”

“那就說得通了,我就說小白川的巨無霸人參從哪來,原來出自那里。

走,帶我去看看。”

兩人偷偷摸摸繞著小園子走了兩圈,又通過隊長的協助,進入了內部。

證實了人參的存在,也研究了人參的藥效。

“這很神奇,人參大不說,藥效也很好。

這里會不會是龍脈?”

校醫背著手,站起來,看看這片天說:“早就查過,這里不是龍脈。算是新生的洞天福地吧。

我聽說這里是張荷弄的一個植物陣法,說不定這里就是陣眼。”

“白家人深藏不漏!老師,我們要不要弄一點回去?”

校醫:“就剩這么點了,你要是敢弄走,小心白玉蘭找你拼命。

一條小白蛇,消無聲息,把你脖子給勒斷。你怕不怕?”

“我可不想死。”嚇得朱院士不敢再提。

他們倆給知情人下令封口,誰都不許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