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朝堂一枝花

第三章 巡視地盤

白珞開始在自己的生活辦公區域巡視。

柴胡殷勤的在后面跟著。

白珞這幾天所住的縣衙后院是一個小小的兩進院落。

第一個院落分左右廂房,左邊是白珞的住所,右邊是他的私人書房。

左邊有個小小的回廊,通向廚房和一個小間。

廚子胖大海就住在這個小間里,他的手藝不錯,這幾天養病,白珞喝了不少他做的養生湯。

右邊的回廊通向第二個院落,這個院落就狹窄的多了,整個院子也就一條通道大小。

這個院里只有一排后罩房,共兩間,一間是縣令的私人庫房,一間是柴胡的住所。

最讓白珞滿意的是,后罩房后面居然還有一個小小的后花園。

花木蔥蘢中,有一個小小的葡萄架和一張石桌并兩個石凳。

安寧縣令的住所,簡直是住樓房長大的白珞想都不敢想的豪宅。

白珞笑瞇瞇的邊看邊點頭,心里感到很滿意。

白珞是個心大的孩子,既然已經回不去自己的時代,那就要好好的過好自己日子,這才是對自己那個時代的親人最好的安慰。

回到第一個院子通過一個角門出來,就到了縣衙的公堂后的院子。

這就從縣令的生活區域進入了辦公區域。

這里也是一個小小的院落,

正中間就是白珞剛剛出來的角門旁邊的會客室。

這是開放式的房間,是個無門的敞間,莊重氣派。

入門正對板壁,上掛一副六尺中堂,畫得是青鶴青松。

中堂兩邊是兩幅掛軸:云卷千峰集,風馳萬壑開。

板壁前是一張翹邊雕花條案。

條案上擺了一副山海清的繡屏和兩個青花五福纏枝將軍罐。

條案前是一張紫檀雕花四仙桌,兩邊是兩張紫檀太師椅。

堂中央兩側分列兩排,對稱擺放著小案幾和太師椅。

會客廳入門處,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楹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

院落左邊一排三間房分別是衙役的休息室和一個小小的茶水間。

右邊一排三間房,一間是縣令的書房,一間是本應是縣丞的書房,可是安寧縣太小,沒有設立縣丞,故給了吳之善做為主簿的書房,還有一間是檔案室,放置了歷年里安寧縣的縣志、賬簿和案件檔案。

院子的左邊有個格扇門,推開進去,就到了公堂。

公堂很是寬敞,和白珞在影視劇里看過的差不多。

上首是審案的縣令坐的地方,整個比大廳高出一個臺階,正上方懸掛四個金色大字:明鏡高懸。

旁邊一個小桌子,估計是記錄員坐的地方。

在高臺兩邊是兩根廳柱,掛了楹聯一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走下高臺,便是水磨石地面的一個大堂,空曠靜寂。

靠墻擺了了回避和肅靜,另有一個木架,上面是四根殺威棒。

嗯,看來這就是以后我的主要對外辦公場所了。

白珞滿意的點點頭。

白珞參觀完了辦公縣衙,就帶著柴胡一步三搖的出了縣衙大門。

巡視完了自己的豪宅,白珞想要順便看看自己的地盤。

兩人從公堂的柵欄大門旁邊的小角門出來,便是安寧縣大街的最東邊。

白珞深呼吸一口氣,終于到了她從小就向往的暗訪環節了。

記得以前的名垂青史的官員,都愛暗中體察民情,她也要向這些前輩們學習。

“走,體察民情去!”白珞意氣風發的一招手,帶著柴胡往前走去。

柴胡跟在少爺后面,看著走在前面的少爺那細瘦的腰肢,筆直的長腿,握著紙扇的修長手指,如玉的臉龐,絕色的相貌,嘴角抽了抽。

就少爺這相貌,不說安寧縣了,整個西北,不,整個大洲國也是獨一份了。

這縣里人人都知道縣太爺貌美如花,不管見沒見過少爺,只要少爺一露出那張臉,除非腦子壞了,否則沒人會蠢到想不出來這是縣太爺!

上次出門,少爺一露面就被人認了出來,收了一整條街所有店鋪的銀兩孝敬,他跟在后面,捧銀票捧得手都酸了,這次不知道少爺又要玩什么把戲來搜刮銀子,柴胡暗中腹誹,嘆著氣跟了上去。

其實這真不是白珞沒有想到這一層,而是因為白珞從小在現代偶像明星扎堆的環境里長大,早對美女帥哥見怪不怪,雖然知道白珞這皮囊長得好看,卻還真沒往深里去想。

因為是大街的最底部,縣衙門口沒什么人流,便是偶爾有百姓經過,也是繞一個大大的弧度,寧愿擦著縣衙對面的墻邊走,也不愿意靠近縣衙半點。

白珞回頭看了看自己的縣衙,里面公堂上四個“明鏡高懸”的大字金光閃閃。

外面的百姓走過的時候,對這縣衙卻像是躲避瘟疫一般避之不及。

白珞注視了這些百姓一眼,皺起了兩行細致的柳眉,卻沒有多說什么。

帶著柴胡繼續往安寧縣大街的西邊走。

越往西走,就越繁華,人也越來越多。

商鋪林立,人流如織。

白珞皺著的眉頭在看到這樣的景象以后舒展開來。

她很欣慰,安寧縣在原來的白珞治下,還是很繁華安定的。

柴胡也很欣慰,這條街少爺上個月剛剛走過一趟,剛剛收完孝敬銀兩,應該不會這么快又收一次吧,這樣可不是少爺的風格。

記得少爺上次還教訓他,說羊毛不能總薅,薅多了會傷了百姓的根本。

看來自己這次應該不用再捧銀票捧到手酸了。

慢慢的快要走到大街盡頭,那里集中了一些肉鋪糧鋪菜鋪豆腐鋪等,路兩邊還有一些村民挑著自家種的時令蔬菜在叫賣。

看來這里就相當于現代的菜市場了,白珞想,正是體察民情的好機會。

白珞隨便找了個菜農的擔子蹲了下來,仔細看了看,都是些白菜,青菜和蘿卜之類。

正想問問這菜農所賣菜價,耳朵里傳來菜鋪里伙計提起“縣太爺”三個字,引起了她的注意。

“胖爺,我家鋪子的菜不行,不新鮮,都是昨天的,都蔫了,恐怕縣太爺會嫌棄不新鮮啊。”那菜鋪伙計賠著笑臉說。

這菜鋪前站的正是自己的廚子——胖大海。

現在的生意人都這么實誠了?

古代的民風果然淳樸,白珞佩服。

“沒事,我看著還行,就在你家買吧。”胖大海憨厚的說。

白珞心中點頭,不錯不錯,到底是自己手下的兵,對百姓寬容厚道,回去以后要好好獎賞胖大海。

“胖爺,這樣的菜賣給您,我真是心里過意不去,要不您去別家看看?”伙計的聲音都真誠到顫抖。

周邊的菜農和其他菜鋪伙計聽到這話,都對這菜鋪伙計怒目而視。

這孫子是要移禍江東啊!太不是東西了!

一旁的白珞完全不知道大家的心里所想,心中都要為這樣厚道誠實的商家喝彩了。

“無妨無妨。你家的菜最齊全,我就買你家的了。我家大人大病初愈,正好需要多吃幾頓,今天就多買點了。我挑好的這些你一會給我送到縣衙就行了。”胖大海手腳麻利,很快挑了一堆菜放在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