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李賢的家書和公文
月三日名曰上巳,素來就是大眾游樂的傳統節日。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每每到了這一天,就只見少女少婦成群結隊地外出游玩,而那些富有盛名的河川則最是人多。賞盡管是老風俗,但在時下的年輕人中間仍是風靡,更何況若是運氣好還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因此趁這機會前去一窺佳人芳容的美少年也不少。
外頭熱熱鬧鬧,皇宮里頭也正在舉行家宴,而地方則是選在太液池。李弘固然是把太子妃楊紋因和明徽阿斐都帶了來,就連李顯也雄赳氣昂昂地帶上了自己新納的兩個孺人,相形之下,倒是盛裝的賀蘭煙三人顯得有些形單影只。
一家人飲酒慶上巳的時候,李弘便誦讀了《洛賦,那聲音朗朗中氣頗足:“夫何三春之令月,嘉天氣之氤氳;和風穆以布暢,百卉而敷芬。川流清冷以汪濊,原蔥翠以龍鱗;游魚瀺灂于波,玄鳥鼓翼于高云……”
聽著這華麗的詞藻,李治固然是閉目作欣然狀,其他人卻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今日這家宴唯獨缺少了一個人,于是,最最年少的太平公主李令月皺了皺小眉頭,忽然嘟囓了一句:“這都三月開春了,六哥怎么還沒打完仗!他再不回來我就去遼東找他!”
她這聲音雖輕,可武后是最最耳聰目明的人,聞言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等到李弘把那篇長長的洛賦念完。她方才春風滿面地笑道:“這上巳佳節,獨獨缺了賢兒一人未免無趣。今兒個早上剛剛從遼東來了公文,賢兒恰恰在中間捎帶了信……”
這話還沒說完,李治便首先睜開了眼睛,緊跟著賀蘭煙發出了一聲驚呼,屈突申若和許嫣雖說勉強忍住,但兩人地手已經情不自禁地握在了一起。這時候,李令月一下子跳了起來。高興地大聲嚷嚷道:“母后。這事你干嗎不早說!”
見人人都有不同的反應。武后便笑道:“遼東遠在數千里之外,這信偏偏在三月三送到,可不是大巧?令月,看看你那個樣子,只知道賢兒,難不成父皇母后都不要了?”她一面責備女兒,一面把信遞給了李弘示意他讀。自己卻朝李治身邊悄悄靠了靠。
“父皇母后駕前,臣賢頓首拜安。”
讀了這個開頭,李弘就幾乎忍俊不禁,壓抑了老半天方才維持住了那一本正經的表情,不曾笑出聲來。這雖不是大白話,但和白話也差不了多少,倘若換成某個禮部大臣在此,毛病怕是要挑出一大堆。然而。等他的眼睛瞥到后頭那些字。頓時再也忍不住笑意,咳嗽了一聲方才再次讀了下去。
“遼東的天氣很冷,若不是一路打勝仗。只怕我軍士卒凍傷者不在少數。我這里天天燒著大火盆,饒是如此仍是凍得要死要活,好在我已經逮到了那個逃跑的蠢笨女人,夜晚有人暖床,這才勉強能夠睡覺。”
聽完這一句,李顯再也憋不住笑,噗哧笑出了聲,就連太子李弘的表情也有些尷尬。至于賀蘭煙屈突申若許嫣則是在一愣之后,同時咬緊了牙關,心中惱火極了——這回她們誰都沒法跟過去,居然會無巧不巧地讓李賢在那里逮住了高德笙!
而李治和武后對視了一眼,李大帝久不管事糊里糊涂,武后則是暗罵李賢不知輕重,連忙在丈夫耳邊叨咕了幾句。結果,心情正好的李治只是微微皺了皺眉,對李賢地肆無忌憚并沒有說什么。
“師傅地病已經痊愈,人還硬朗,我這個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似乎也應該卸任了,免得他太過逍遙。劉相公在平壤指揮數百里之外地百濟唐軍,亦是老當益壯。老將老臣能干,薛仁貴他們三個同樣是虎狼之將,所以我的日子很充實,正好新羅太子金政明和金信都來了平壤,我沒事情就和他們扯扯皮,就當打發時間了。”
“咳,咳咳!”
這下子,李治一口酒終于嗆在了喉嚨里頭,連著咳嗽了好幾聲方才回過神,那臉上滿是氣急敗壞的表情:“這……這個憊懶的家伙,當初自告奮勇,現在卻打這種懶主意!這有事情都推給別人去干了,他這個親王呆在那里還有什么作用!”
這話剛剛罵完,他忽然醒悟到一個重要問題,新羅軍主帥副帥都在,沒事情把太子還有那個鎮國之寶金信派出來干什么?于是,他一面示意李弘繼續讀,一面開始皺著眉頭開動腦筋。而他能夠想到的,旁邊的武后亦不會想不到,于是,這對尊貴的天皇
同時開始走神了。
他們倆走神,下頭一幫小地對李賢的家書卻愈發感興趣,一個勁地催促李弘快點往下念。而賀蘭煙雖說恨不得搶過那信看個仔細,但這場合不對,她只能耐著性子聽那些嘮叨,心中暗恨李賢怎么也不送一封單獨的家書回來。
李賢這一封家書及其冗長,東拉西扯幾乎就像是一篇遼東游記,到了最后,李弘看到那長長的禮單,不覺在心里暗嘆李賢做事周到。
“遼東盛產人參鹿茸,我讓人精選了一些最好的,正好給父皇母后和太子滋補身體。靺鞨諸部有人送來了一對鷹,大軍班師之日我會帶回來送給七弟和八弟;高句麗有幾個能干的匠人,我讓人打造了一批精巧的首飾匣子,正好給太子妃和煙兒申若她們解悶,還給令月捉了一只小紅狐……”
這時候,李治和武后方才從沉思中回過了神,對于李賢的周到自然是滿意地。而李顯李旭輪李令月聽說禮物都有自己地份,也是齊齊大喜,李令月更是在那里滿心喜悅地扭動身子,恨不得立刻奔回去告訴上官婉兒和阿韋。
武后瞥見賀蘭煙在那里不滿地搓著手,就連屈突申若和許嫣也都是強裝笑顏,遂微微笑道:“你們三個也別操心了,賢兒自有家書單獨給你們,只不過是夾在公文中一起送來的,所以我還不曾來得及給你們。阿芊!”
阿芊聞聲上前,將一個封得嚴嚴實實的紙筒呈給了賀蘭煙,這時候,三女方才為之一喜,賀蘭煙更是滿面通紅地首先起身謝過。
小宴結束,大家各歸其位,李治卻沒有回蓬萊殿,而是和武后并肩,閑庭信步似地往含涼殿走去。進了內殿打發走了閑雜人等,李大帝立刻露出了惱怒的表情。
“這個賢兒,竟在那里亂七八糟說些閑話!”
“陛下,這是家書,總不能煞風景地說斬首多少吧?”武后早就摸清了丈夫的心思,此時笑吟吟地從阿芊手中接過又一個紙筒,“臣妾早上就拿到了這個,卻是賢兒呈送的遼東戰報,本應先由政事堂合議,臣妾卻讓李敬玄先送了過來。”
盡管已經自認為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賢君,但李大帝的耐性并沒有什么提高,當下眉頭舒展了開來,但仍是催促道:“媚娘你怎么不早說!快,給朕念念!”
武后如今雖說羽翼豐滿,手中權勢更已經隱隱超過當日有李義府的時候,但處事卻更加老到,這也是她直到此刻方才拆開紙筒的原因。信手抹開上頭的彌封,她取出那卷軸,展開便一字一句地開始讀。初時她還能保持平穩的語速,但讀著讀著,她便不覺心中一突,但聲音仍是保持著平靜。
“高句麗全境已經平定,但各地仍有負隅頑抗者,但不過螢蟲之光,不足與皓月爭輝。可慮的是新羅,前有鴆殺蘇定方傳聞,又有毒害李司空之蜚語,再有圖謀遼東領土之覬覦。臣賢以為,高句麗北境與我大唐接壤的領土,新羅尚不敢染指,然則一旦唐軍撤出百濟高句麗,百濟成為飛地,必將為新羅所占,而高句麗南境亦必將為新羅所吞。”
李治不是尸位素餐的昏君,聽了這話頓時連連點頭,這才覺得沒有白白地把兒子扔到那里去鍛煉。不過,所謂的鴆殺傳聞他還是頭一次聽說,心中便決定等會再詳細看一下其他人的奏報。
“海東三國原本以高句麗獨大,如今勢頭既轉,臣賢以為,高句麗君長獻俘昭陵,以安太宗皇帝在天之靈,然則若是不滅新羅,亦不可令高句麗一蹶不振。臣聞聽新羅王金法敏以王室女妻之百濟王,兩國雖仇卻結親,其用意不言而喻。我大唐駐百濟軍思鄉心切,亦服役多年,不可不令其歸,國中卻多有游俠子愿效力于國,可征召使之赴百濟。而新羅國強,可以鴆殺一事問罪,若能削其實力,則前時遼東之戰所耗錢糧不至于白費。”
看到這里,武后深幸這封信沒有現在政事堂過堂,否則必將引起軒然大波,畢竟朝臣中死心眼的人極多,倒是君王的仁義是做給人看的。見到李治深以為然地使勁揪胡子,武后便知道丈夫心動了,于是更趁熱打鐵勸說了一番。等到將丈夫送出了含涼殿,她方才召來了阿芊。
“太醫署那邊真的確認了?”阿芊頭也不抬地低聲應道:“是,娘娘。”
3Z全站文字,極致閱讀體驗,免費為您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