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中華修古籍

第11章 宋版書的顛沛流離

都市言情第11章宋版書的顛沛流離第11章宋版書的顛沛流離書迷正在閱讀:、、、、、、、、、

他帶著左佑佑和簡行舟兩人簡單參觀了一下。

“這是……《和陶詩》。”左佑佑指著眼前書柜中毫不起眼的一本,說話都結巴。

“是其中一冊。”柏辛樹意外地看了左佑佑一眼,“你知道《和陶詩》?”

陶,指的是陶淵明。

陶淵明的清高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已經成為一種象征、一種人生態度。因此,和陶詩,指的是晉代以后詩人們對陶淵明詩歌的追和。這些追和陶淵明詩歌的人,有士子、官僚、帝王,甚至還有大量朝鮮和日本人,數量龐大。

“知道,太知道了。”左佑佑目不轉睛。

左佑佑每個季度都對接拍賣行,深知《和陶詩》的價值。如今,這本書就擺在她觸手可及的地方?

這不是做夢吧?

見左佑佑隔著玻璃,死死盯著《和陶詩》,小狗眼瞪得溜圓,柏辛樹忍不住笑了笑,打開書柜,從一沓一沓古書中抽出這本薄薄的小冊子,放進左佑佑的手里。

“看看。”他溫和地說。

左佑佑萬萬沒想到柏總這么隨意就把古書遞到她手上,瞬間手忙腳亂,恨自己沒能焚香沐浴,抖著手幾乎接不穩:“蘇東坡!老大,您這本竟然是宋版蘇詩!”

最有名的和陶詩人,便是蘇東坡。

柏辛樹所藏的《和陶詩》,是宋代嘉定六年所刻的蘇東坡詩集,也是如今留下最早的蘇詩刻本。

刻本,指的是雕版印刷而成的書本,在宋代發展到頂峰,各方面都達到了精美的工藝水準。同一本書,會隨著歷代翻刻,而產生不同時代的不同版本,最后產生許多謬誤。

而宋版書,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因此,相比于后代的翻刻,宋版書更加真實準確,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與收藏價值。

宋版和陶詩在手,左佑佑一時間也不想說話了,她急切地跑到一邊的桌上,輕輕翻開,露出里面被火燒過的殘頁。

百年前的火,如今也燒灼在左佑佑的心頭。

和傳聞中一樣,這就是真正的宋版《和陶詩》!

去年,拍賣行有一套宋版書出手,便是左佑佑寫的文案。她專門查過資料,宋版《和陶詩》曾經被著名詞人納蘭性德的弟弟揆敘所收藏,后來被翁方綱所藏,又輾轉到晚清收藏家袁思亮手中,最后袁家藏書樓失火,不知下落。

有人認為,這些珍貴的古書在戰爭時期流落到德國、前蘇聯等國家;也有當代學者在《和陶詩研究史稿》中認為,宋版《和陶詩》全部燒毀于其時。

沒想到,此刻,左佑佑居然在這里見到了傳說中的宋版《和陶詩》。

左佑佑屏住呼吸,親手撫摸過一千年以前制作出來的書籍,黃麻紙上,人類文化歷史的苦難在書頁上留下發黑的燒灼痕跡。

中國人的文明握在她的手中。

她的手控制不住激動,微微顫抖。就在這時,口袋里手機震動起來。

這似乎預示著,在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娛樂化、便捷化的浪潮沖刷下,古書所代表的文化、審美、堅持……就像被火焰燒黑的邊角一樣,在浪潮的沖刷下逐漸折裂。

左佑佑的眼睛黏在書頁上,沒有去理會手機。過了一會,手機安靜下來。

她按捺住內心的激動:“我以為宋版《和陶詩》在晚清袁氏藏書樓失火中被燒掉了。”

柏辛樹打開冰箱拿出茶葉:“沒燒掉,救出來了。那場大火里,收藏宋版《和陶詩》的袁思亮差點以身相殉才搶救出來,可惜還是燒壞得很嚴重,只剩下版心部分,袁思亮后來又做了修補。”

“咦,那怎么傳聞都說它燒掉了?”

“因為它確實消失了一段時間。”柏辛樹耐心地說,“抗戰的時候,這本書隨著國民政府輾轉,被藏在桂林象鼻山某處的山洞中。抗戰勝利后就是內戰,這本書裝在軍艦里,一路被運送到臺灣。建國后,這些書輾轉到了香港,被大銀行家陳澄中收藏。”

左佑佑還是第一次聽這種文物八卦,豎起了耳朵:“然后呢?”

柏辛樹手勢純熟地往茶壺中注水:“建國初,周總理特批了外匯,委派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去香港,點名購買整套《和陶詩》,但談判了兩年,陳澄中就是不賣,最后也沒能買下來。一直到陳澄中去世,《和陶詩》第四十二卷才被岱石老人買到,獻給國家圖書館,如今是國圖的重量級藏品。”

“還有幾冊《和陶詩》遭到盜竊,被運送到法國,后來在我國外交部的追索之下,由法國返還我國。”

“前幾年,《和陶詩》第四十一卷中的一冊被我買到。也就是你現在手上的這本。”

柏辛樹把茶推給簡行舟和左佑佑,自己喝礦泉水。

左佑佑發現柏辛樹只給客人泡茶,自己都喝礦泉水。她對柏辛樹的崇敬之心又增加了一層。

看看,老大窮得用茶葉待客,自己只喝礦泉水。

這是怎樣一種高尚的情操啊!

“我可以拍照嗎?”左佑佑指著《和陶詩》問。

柏辛樹點了點頭,遞手機過來:“你手機碎了,用我的手機拍吧。”

“謝謝老大!”

左佑佑忙著搗鼓拍照,聽到簡行舟感嘆:

“雖說紙壽千年,但一千多年前的書如今還能被我們看到,多虧了那些藏書家。歷史中的劫難太多、太殘酷,如果不是他們,這些書早就湮沒成灰了。”

“這也正是我們做中華大典的意義。”柏辛樹說,“如果能將這些中國古書影印出版,喚起人們對傳統的興趣,那就再好不過了。”

簡行舟又說:“我也一直想為古籍走向大眾做點什么。畢竟,只有走向大眾的古書,才能重新煥發生命力。因此,中國古籍真正要做的是……”

“給千年古書續命。”左佑佑說。

“守藏百代,與時舒卷。”簡行舟說。

兩個人同時發聲,然后又齊齊頓住。

左佑佑:“呸,說人話。”

簡行舟:“呸,沒內涵。”

兩個人開始對著彼此瞪眼睛,眼看著氣氛開始尷尬,門剛巧被推開了。

“我們做中華大典,還是為了告訴那些強盜——我們中國的東西,就算你搶了,也是中國的!”中氣十足的老人聲音傳來。

左佑佑和簡行舟齊齊回頭,一名身量矮小的老人被一名高大的中年人攙扶著,慢慢走進了藏書室。

《我為中華修古籍》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都市言情,燃文小說轉載收集我為中華修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