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中的青州下轄六七個郡國、六十余縣,幅員也算非常遼闊,而楊銳這個便宜青州刺史在獲得官職之后卻還一直未到過青州履職,因此本次前往青州,楊銳一方面是要講孫乾的家眷遷徙至大山城,另一方面楊銳也要到崗履行一下青州刺史的職責。
當前游戲內的州刺史一職雖然不算什么,其權利甚至遠遠比不上郡國的太守和相,但是未來刺史一職可是絕對炙手可熱的,而前提則是需要有足夠的實力控制住局面,因此楊銳這才產生了在青州建立自己勢力的打算!
遷徙孫乾家眷的事情應該不難,雖然孫乾本人沒有親來,但是卻寫了封親筆信過來;倒是建立勢力的事情恐怕是有點兒麻煩的,前往青州之前孫乾也將青州刺史部的情況向楊銳詳細介紹了一番。
從孫乾的介紹中楊銳得知,原來每個州的刺史部都可以建立10000人規模的州兵隊伍,當然大州與小州之間州兵人數上是有所差異的,州兵隊伍建立之后主要是負責巡行郡縣、檢核問事過程之用,所需一應用度漢廷是不會撥付一個銅幣的,全部都是出自刺史部巡檢郡縣的過程,是由郡縣掏腰包的!因此刺史部屬官與郡縣有著天然的矛盾,而實際的州兵數量則決定于刺史部與郡縣兩級的角力、平衡。
青州刺史部當前的狀況是,整個州兵隊伍共計有3000人左右的規模,等階都在4階及以上,由于此前青州刺史一職暫缺。青州的州兵分別由治中從事、簿曹從事、兵曹從事三人各自把持一千人左右。三人各自鉗制而又必須互相幫助。因為整個州兵的規模甚至都不比一個縣的士卒多,三人只有步伐一致也才能夠從各縣當中掠取一些利益!
而楊銳想要在青州拿到話語權,甚至進一步在整個青州范圍內形成影響力,則必須首先從州兵這個環節下手!最為關鍵的是,據孫乾所言,這三名刺史從事可不是好對付的,楊銳作為空降的州刺史,一個外來戶。未必能調動這三名實權派人物!
這才是楊銳此行的難點所在。不過楊銳已經打定了注意,若是此行有機會的話,他準備嘗試著將州兵控制到自己的手中,為此楊銳也在納戒之中帶來了2000余名步卒,刀槍兵、弓箭手配備齊全,其中還包括50名初級武將,以及同行的高順、程昱二人!
張寧則被楊銳留在了大山城,在協助孫乾、王海等人坐鎮的情況下,楊銳同時還讓她積極參悟符紙營帳的做法,以及《太平要術》之中特殊的藥方之類。目前大山城已經囤積了不少靈芝原料,楊銳希望張寧能夠找到合適的途徑將其利用起來。
在青州刺史部事務上。直接對幾名從事用強也只是楊銳最終不得已才會采取的措施,能夠以其他方式解決最好,若是時機確實不成熟,楊銳也做了暫不動手的打算。否則的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消耗了自身的實力不說,同時青州刺史部在全州的影響也必然會下滑不少。
退一步講的話,青州州兵還有7000空編,最不濟楊銳自己出錢出物,招募士卒將其組建起來,到時候也不愁會掌握不了話語權了!7000名士卒的花銷放在一般玩家身上幾乎是無法承擔的,不過楊銳卻有著足夠的實力將其支撐起來,一旦成了氣候之后還怕那些郡官、縣官不給自己出錢么?
只是那樣一來,整個過程也就變得十分漫長,從征募到練兵再到成型,不知道要要浪費多少時間了...
除此兩大目的之外,楊銳決定時機合適的情況下也履行一下州刺史監察官的職責,到一些郡縣巡查一番,尤其是像孔融一類的知名人士,楊銳也希望去拜訪一番(此時楊銳不知孔融未任北海相),說不定還能挖出一些諸如太史慈一類的人物來!青州的才俊同樣也是不少的!
青州的治所——臨淄,同樣也是齊國的治所,距離大山城并不十分遙遠,與東阿縣城相距差不多,未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楊銳并沒有去鉅平縣城使用傳送陣,而是直接動用道風飛毯飛赴臨淄城而去,差不過只用了大半個時辰時間,楊銳便到達了臨淄城內城。
臨淄作為州、郡國、縣三級治所,其三府內城相對其他普通城池要大出來許多,三府的劃分也不像通常的城池一般,而是劃分為了齊王府、齊相府以及臨淄縣府三處,州刺史部則只在齊王府中占了一處小院落而已,此時州一級行署所處的地位之尷尬由此也可見一般了。
當然州刺史已經有了開府治事的權限,大多數州刺史部還是都擁有較為完善府院的,青州刺史部也是由于此前刺史職位空缺的原因而顯得有些寒磣了,對此孫乾早就有言在先,所以楊銳見到之后也沒有太過驚訝。
只是楊銳到達刺史部所使用的院落的時候,其內的情景卻是讓楊銳大為意外了一下,整個刺史部院落之內只有三名文官在下棋、閑聊而已,其余便再不見一人。而這三名文官之中有兩人已是胡須花白之老翁,另一人則是稚嫩未脫的青年,怎么看都覺得有些應景的成分!
“屬下見過烈陽刺史大人,恭迎大人前來履職...”
在進入臨淄外城之前,楊銳已經將納戒之中的一應初級武將和士卒都放了出來,想著為自己首次前來履職壯壯聲勢,此時見到刺史部的文官,手下士卒早已將楊銳的身份亮明了出來,原本三名閑聊的文官很是恭敬地向楊銳見了禮。
此后這三名文官又分出兩人,分別前往了齊王府、齊相府、臨淄縣府通傳刺史大人前來履職的消息。不過齊王卻也僅僅劉承派了一名長史前來問候了一番而已;齊相則根本未在府中,據說是去了洛陽皇城;而臨淄縣府則只來了一名縣尉,同樣聲稱其縣令外出公干之中,縣丞則于民間處理事務...
“三位刺史從事何在?”
雖然楊銳早就做了一些心理準備,卻未想到刺史部中人員竟是如此凋零,來之前孫乾所提的三名實權從事,此時卻是一名都未見到,詢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已經下到郡縣查探吏治去了,然而具體去了哪里卻是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得上來了!
楊銳有一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他本來還想著多帶些人馬提升一下聲勢,說不得能夠對那幾名實權從事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最終卻是連這三人的影子楊銳都未見到,因而他這方面的準備基本上未起到效果。
接下來楊銳本來想要前往拜會一下孔融的,不過翻閱刺史部的官職列表后楊銳才發現,此時北海相哪里是孔融?而是另一位不知名之人!由此楊銳計劃中的北海之行也就作罷。
至于再去其他郡縣巡檢,或者說前去尋找三名從事的下落,楊銳都感覺時間上有些浪費,他現在手頭需要做的事情不少,而且目前楊銳也沒有太多的空閑時間來一蹴而就的處理好青州的事務,因此楊銳便打算推后一段時間再來料理青州諸事。
作此打算之后,楊銳便找上了孫乾以前的住處所在,將孫乾的家眷以及一應物資等全部轉移到了納戒之中,將其遷徙到了大山城。有著孫乾的親筆書信在,這件事情果然如楊銳所設想的那般,并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僅僅是孫乾家眷收拾行李的時候用掉了個把時辰而已。
楊銳的首次臨淄之行,在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就結束了,除去順利地將孫乾家眷接到了大山城之外,楊銳所規劃的其余事情幾乎都未取得什么成效,楊銳的青州刺史之職所面臨的處境比此前想象的還要離譜一些,將來楊銳要在青州真正站住腳還是要花費一番功夫的。
不過楊銳也不算是全無所得,由于來回都未使用傳送陣,楊銳對青州境內的狀況也有了一些了解。
尤其是青州的受災情況,給楊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之兗州的災情還要嚴重一些,以至于到處都是餓殍遍野,災民、流民的數量相對要多出來不少,有不少的地域還存在著黃巾余孽,雖然有著各地郡縣兵與玩家勢力等參與清剿,但是普通npc士卒的生存環境還是十分惡劣的,這一點相比早就消除黃巾隱患的兗州來講差之甚遠!
而大批災民、流民的存在也讓楊銳留上了心,若是能從青州地域內收攏一些災民、流民補充到大山城內,楊銳領地的人口數量必然將得以迅猛增長,推動領地發展建立更大的優勢!
回大山城的整個途中,楊銳一直都在斟酌著青州刺史部的事情,籌劃著如何盡快將其平穩地控制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