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營的臨時寢室是個兩人間,布置在陳若玟看來只能用簡陋兩個字來形容,房間布局倒是和普通賓館的標準間差不多,完全符合網傳的“南大活動中心是由賓館改造的”這個說法。
陳若玟的舍友是個短發的干瘦女生,比她晚大概一刻鐘到的,也是提著一大箱子行李,戴著眼鏡一副好好學生的模樣。
兩人互相點了個頭就算是打過招呼了,等差不多到了點,陳若玟就拿著手機去了集合室。
集合室和一中的教室長得差不多,課桌也是單人獨坐,到場的學生好像彼此之間都不熟悉,氣氛有些拘謹。
陳若玟的到來理所當然地吸引了一大票目光,只是這些人看歸看,卻并沒有一個上前搭訕,更沒有像一中的那些心智不成熟的學弟學妹一樣鬧哄哄地拿出手機拍照。
畢竟南大冬令營的報名費一點都不便宜,大家花了這么多錢到這,自然通過考核才是第一目的。
剩余下的幾分鐘里,空位陸續坐滿,剛一到點,一位三十來歲,衣服上平整地沒有一絲皺褶,西裝革履的戴眼鏡男老師,就拿著一疊資料走進了教室,然后啪地一聲反鎖上了房門。
他掃視了一眼滿滿當當的教室,目光只在碰到陳若玟的時候稍稍頓了頓,眼睛微微瞇了瞇,然后又若無其事地挪開。
“歡迎來到南大冬令營,我是你們的指導老師喬育森,也是第一輪考核的主考官。你們可以叫我喬老師,或者喬教授,我是南大計算機學院的一名教師。”
“哇,年紀這么輕居然已經是教授了?好厲害!”
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聲。
喬育森留了大概十秒鐘給同學們發表感慨,然后從檔案袋里抽出了一張表格。
“下面開始點名。南城一中,陳若玟。”
陳若玟沒想到第一個就是自己,舉手應了聲。
“到。”
喬育森的目光在她身上停了一會,然后在簽到表上打了個勾。
“南城一中,包海靜。”
“到!”一位圓臉的女生在教室第一排舉起了手。
“南城外語學院,安琪。”
“到!”
“南城……”
“到!”
喬育森十分有耐心地挨個點了名,學生順序大概是按照學校名稱排下來的,先是南城本地的,再是作為華國首都的北城,然后才輪得上其他城市。
“……南大附中,李元龍。”
這一次沒有人應聲,喬育森又喊了一遍,才有一個似乎是李元龍校友的人指著前排的座位解釋道。
“他剛剛好像去廁所了,還沒回來。”
喬育森沒說什么,低頭在自己的名冊上畫了個叉。
就在同一時刻,教室外響起了敲門聲,一道男聲急匆匆地喊了聲。
“報告!”
剛剛講話的學生立刻指了指門外道。
“老師,李元龍回來了。”
喬育森沒有答話,也沒有給外面的人開門,只是繼續念著名冊,然后記著每一個學生的長相和名字,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東城二中,公孫宇迪。”
倒數第三排的一位男生舉起了手。
“老師,公孫坐的那趟飛機晚點了,可能要晚上才能到。”
喬育森低頭打了個叉。
名冊大概有一百來號人的樣子,因為各種原因沒到或是到了沒回的人大概六七個,比例還算正常。
念完最后一個人的名字,喬育森掃了一眼教育里的空座和名冊上的幾個叉,將名冊收回了文件袋。
“以上,所有點名未到的同學,全部淘汰。”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
幫李元龍解釋的那個校友看了一眼教室外,在響個不停的敲門聲里閉上了嘴。而倒數第三排公孫宇迪的校友則是掙扎了一下,舉手道。
“老師,公孫是因為飛機晚點,不是……不是故意缺席的。”
喬育森看了一眼教室里有些懼怕他的學生們,邏輯十分清晰地問道。
“公布冬令營名單時,南大官網的通知和發給你們的手機短信有沒有看到?”
教室里的同學紛紛點頭。
“官網通知和短信里有沒有寫指導老師的聯系方式?”
有的學生點了點頭,有的則是默默翻起了手機,還有的則是有些心虛地低下頭不敢說話。
這種通知正常人都只會看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出現在名單上,誰會注意下面的什么指導老師聯系方式啊?一沒見過面二沒通過話,認都不認識誰會直接給老師發短信或者打電話?
“這次缺席的人中只有一個提前給我發了短信報備,就是我剛才沒有點到名字的一位同學。剩下的有的人臨時有事,有的人則是遇到突發情況來不了。但是既然知道自己不能準時到,為什么不給老師報備說明情況?
是,飛機上沒有信號發不了短信,但是飛機晚點,在候機室候機的時候難道不知道考慮遲到的風險嗎?飛機晚點本來就是高頻事件,為什么不會提前做預案?為什么不給自己留出充足的時間?
這次參加冬令營的學生中,距離最遠的城市到南大的飛行時間也不過三個小時,我們的集合定在下午四點,留給大家的時間已經足夠寬裕了。這么重要的一次測試,為什么不知道早點來?”
這席話說得大家都有些慚愧,就連之前想著“突發狀況那么多,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避免”的那部分同學也閉上了嘴巴,不過公孫宇迪的同學好像和他關系很好的樣子,聽完了喬教授的話還是咬著牙舉了手。
“可是老師,這次是意外啊,大家來到這里都不容易,如果因為這種原因被淘汰也太……說不過去了,就不能再給個機會嗎?”
喬育森推了推眼鏡,抬起被平整地沒有一絲皺褶的襯衣包裹的手臂,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機會”兩個字,然后放下粉筆,面對著全體同學,神色從容而莊重。
“這就是我要教給你們的進入南大前的第一堂課,人生沒有第二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