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鵬從平津渡駛向山銅府白芷山礦場,飛鵬之上,周鐵衣目光沉凝,平津渡,湯州府,山銅府的一切都在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實行。
他這次飛往山銅府,是因為山銅府的工造局主事已經幾次催促他前往山銅府,勘察新修建好的‘周公樓’,工人學院以及完成初步擴建的山銅府鋼鐵廠,這是周鐵衣來山銅府改革的第一步,從居住,教育到生產,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如果可以的話,山銅府工造局主事錢柄睿想要在周公樓半個月前落成的那一天,就邀請周鐵衣前去視察。
當然周鐵衣知道,自己在一步步完成山銅府改革的時候,自己的對手們也沒有閑著,就比如連寧王府都只知道有問題,但是卻不了解智和尚究竟籠絡了多少勢力的大智禪院,還比如一開始就想要通過太行山脈復活那位太行神女的荒古九神,祂們在這件事上可是布局了許久,絕對不會像平津渡之事一樣虎頭蛇尾,至少會有一位乃至多位一品神祇參與其中。
大智禪院。
幾天前,趙佛兒入門了《大智本論經》,只不過別人是徹底分離出善我和惡我,但是趙佛兒是分離出自己的前世和今生。
在之后‘斷惡根’的法會上,趙佛兒借助大智禪院提供的腦橋中斷手術,進一步將前世和今生分離開來,他之所以愿意實驗,有三個方面原因,第一就是腦橋中斷手術只是肉身的損傷,所以在這個世界之中是可以醫治和修復的,趙佛兒對此有恃無恐。
第二是通過和神秀的暗中交流,通過進一步學習《大智本論經》,上面記載的通過善我徹底控制惡我之法,讓人徹底進入智慧,清凈之境十分吸引趙佛兒。
他雖然不用控制善我和惡我,但是如果能夠以今生的意志駕馭前世的記憶和修為,這對于他而言就是一條康莊大道。
第三趙佛兒和神秀察覺到大智禪院在善我和惡我之法上,還隱藏著更深一層的目的,只不過這更深的目的連神秀這位法華寺人間行走都不知道,也就只有真正修行《大智本論經》的人或許才知道。
禪房之中,趙佛兒看向自己新交到的朋友齊大壯,這位認為,至少一半認為自己是殺神轉世的憨厚青年,正在循循善誘說服自己的另一半,讓其不要再造殺孽,而他的另外一半,會因為暴走而突然揮動右拳,打向自己的左邊身子。
不過這種自殘的行為又被左邊的身子快速攔住,就像是在一個人身上上演了一出詼諧幽默的戲劇,在空寂的禪房之內,倒是逗得趙佛兒哈哈大笑。
齊大壯又一次成功控制了自己的另外一半,制止了對方想要‘毀滅世界的念頭’,頓時讓齊大壯自己覺得佛法又精進了不少,如這幾天大和尚們所講,若天下人人都能夠控制自己的惡根,那么天下人就再沒有殺孽,貪孽。
他看向趙佛兒,“趙哥,您身體的另外一半怎么從來沒有出來給你搗亂過啊?”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好奇。
趙佛兒反觀自己的內心,因為完成了腦橋中斷手術,不知道是因為自己信念的關系,還是因為自己確實在《大智本論經》上更進一步,趙佛兒只感覺自己心中枯坐的那位老僧離得更遠了,這讓他有種莫名的安心感。
他隨意答道,“我的另外一半比較喜歡靜,就像我喜歡動一樣,反而不會對我造成什么影響。”
“原來是這樣啊。”
齊大壯語氣之中帶著羨慕,對趙佛兒的回答并不懷疑,因為之前和尚們就說了,趙大哥天生就有慧根。
就在兩人閑聊的時候,忽然門外傳來敲門聲,齊大壯應了一聲,然后門才打開,從外面顯露出一位小沙彌,恭敬地說道,“兩位師兄,傳法師兄讓你們前去千佛洞。”
不論之前趙佛兒和齊大壯是多么卑賤的礦工,但是能夠入門《大智本論經》,那么就是大智禪院核心道統傳承弟子,比之從小在禪院中修行的沙彌地位還要高不少。
反倒是這些從小在禪院中修行的沙彌,反而沒有大喜大悲的經歷,即使有墨石從外刺激,也很難完成精神病變,更遑論精神病變之后,還要完成《大智本論經》的修行。
“知道了。”
趙佛兒隨口應了一聲,他有預感,今天這次召集會讓他看到大智禪院究竟想要做什么。
千佛洞是大智禪院本身一處廢棄的礦洞,礦洞之中裸露的巖石雕刻著各種各樣的佛像,因此得名千佛洞之稱。
傳聞當年大智禪院下的一名礦工,因為日夜聽聞經書,因此自我頓悟,在開鑿墨石的同時,他揮動的鐵鍬會自然而然地將周圍堅硬的巖石雕刻成為佛像。
這種近似于神話傳說的故事,大家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聽聽,特別是對于底層礦工們而言,他們也想要如那名礦工一樣,一念頓悟,自然更愿意相信整件事是真的。
趙佛兒環顧四周,一方面在心中與神秀溝通,確定自己隨時有人能夠救援,一方面分析現在的局勢。
從大富大貴到至貧至賤,人要么瘋了,要么就會變得更為堅強。
而趙佛兒是兩者兼備,他既瘋了,但也更強了。
周圍這次來的人都是在《大智本論經》上入門,但又沒有入門多久的師兄師弟們。
站在最前方的講經師兄半張臉用金屬面具遮擋,半張臉露出純粹的慈悲,祥和,輕聲細語地說道,“如今也是你們的緣法,如今佛國大開方便之門,望你們好好珍惜這般機會。”
說罷,他身上柔和純凈的佛光普照,映照在千佛洞一座座石佛之上,石佛們不斷折射佛光,最終在眾人面前,形成一道被祥云金蓮簇擁著的門戶。
講經師兄示意了一下,率先走進門戶之中,其余的僧人們也緊隨其后。
穿越了石佛形成的門戶,背后的世界卻不是光輝燦爛,反而慘淡灰敗,一縷縷無形的死亡之風如同貼在人肩膀上的鬼魂,從耳后根不斷吹拂寒氣,不斷剝奪人的生氣。
趙佛兒立馬判斷出眼前的地方在哪里。
幽冥!
佛國在幽冥?
他之前雖然也聽過佛國一詞,但這要么是三品佛門傳承的秘境,要么就是佛經之中記載的虛無縹緲的國度,雖然佛家掌握了黃泉的鑰匙,但那只是作為看守來使用,至今為止,還沒有佛國在幽冥之中建立的先例。
他嘗試再次聯系神秀,不知道神秀用了什么方法,兩者之間的通訊依舊無阻,讓趙佛兒安心了不少。
他假意縮了縮脖子,問道,“講經師兄,這里就是佛國嗎?”
講經師兄取下臉上的半邊面具,與他顯露的半邊慈悲,祥和的臉相比,另外半張臉就像是完全癱瘓了一樣,陷入死寂之中。
不過講經師兄并不在意,同時依舊祥和地對趙佛兒回答道,“這里是幽冥的某處,佛國仍然在建設之中,需要我領著你們從凌云渡過去,幫助你們完成最后的蛻變,這樣你們才能夠抵達真正的大智根界。”
說著,他從懷中摸出一枚枚金色的貝葉,向前拋出,不一會兒,貝葉就化作一艘艘能夠搭乘十余人的小舟。
趙佛兒等人上了小舟,瞬間感覺到周圍幽冥對自身的侵蝕減弱,這讓大家進入幽冥之后的緊張感消散了不少,越發對于講經師兄口中的大智根界佛國好奇,按照講經師兄的語氣,他們確實是因為某種幸運,這次才會被破格錄取,不然按照之前的規矩,要修行很久,才能夠進入佛國。
貝葉的小舟穿梭于幽冥之中,不一會兒,前面幽冥始終籠罩著的一層薄霧被佛光驅散,露出一條河流。
幽冥之中的河流!
趙佛兒立馬判斷出這就是傳說中的黃泉,因為在幽冥的記載中,有且只有一條河流,那就是掌管輪回轉世,同時又是生死帝君誕生之地的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