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是想打鐵

第八百零七章 無解科比,用最帥的方式在打球的男人

首節甩狙6次,命中其中兩球。

從外線命中率來說,科公子的手感確實有那么億點“火爆”。

但是算上罰球......

單節總計為湖人砍下13分的科比,卻不僅沒有因為打鐵影響湖人的整體進攻節奏。

反而由于他在這個夜晚展現出的攻擊欲望,令他接下來的刷助攻工作更加順暢了。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

改變出手構成的真的有那么神奇嗎?

答案是,真的就有那么神奇。

其實,這是一道非常簡單的數學題。

因為一般而言,在體能好的時候,科比也會單節出手5到6次......甚至會更多。

所以撇開罰球不談,只要科比能以30以上的命中率去甩三分,那他的得分效率就肯定會增加。

新賽季,人們一直在夸這支湖人找回了他們的進攻狀態。

卻忘了,截至目前,湖人是NBA每百回合防守效率最高的球隊。

因此,在能不斷獲得轉換進攻機會的前提下,增加外線出手的科比,除了能獲得一些相對更為輕松的投籃得分機會之外,萬一他沒投進這些不講理三分,湖人損失的也只是一次快攻機會。

而如果是以往的等落陣地之后,科比見蘇楓沒跑出機會,自己選擇進攻......

那在他沒投進的情況下,就是湖人被別人打快攻了。

而那樣一來,隊友的來回跑動頻率不僅會大大增加,并且,湖人的整體攻防節奏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毫無疑問。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

此刻你就算讓科比去這么打,在與蘇楓約好了要在新賽季一起創造NBA歷史最佳戰績記錄的前提下,科比也斷然不會這么干。

因為一些必要的強攻還好說......

畢竟在NBA。

所有球隊都沒法保證他們每一攻都能按照既定戰術去完成。

但是為了刷一個賽季場均30,而導致湖人多輸十幾場......

對于這只一心想再拿N個總冠軍的科比而言......

就算內心蠢蠢欲動,他也會極力克制住自己。

你說這樣的科比很不科比?

那只是因為你從未真正地了解過科比。

人性本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復雜,且無法揣摩的玩意兒。

所以自打決定與庫普切克、小巴斯一起把蘇楓請到洛杉磯的那一刻起,哪怕平時嘴一如既往地硬,科比也早已在悄然間發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

次節比賽,在休息了半節后,科比又上場甩了四次狙。

今晚整個上半場,在湖人全隊總計投出的24次三分球里,蘇楓和科比便包辦了其中19次。

事實上。

隨著NBA版本的不斷更迭,“哈登式出手結構”指的從來都不是通過罰球去獲益。

只不過某些對哈登無感的人,一聽見哈登這兩個字就恨不得跳出來開場會罷了。

蘇楓前世,包括未來的歐洲之王盧卡東契奇。

其實他的出手結構也可以被稱之為“哈登式結構”。

即在球員個人的全部出手總數里,三分球占到一半左右的比例。

而“哈登式出手結構”的流行......

你甚至可以追溯到蘇楓記憶里斯蒂芬庫里連續射落NBA常規賽MVP的那兩年。

14/15賽季,斯蒂芬庫里的場均出手次數為16.8次,而他的場均三分出手次數則是為8.1次。

15/16賽季,斯蒂芬庫里的場均出手次數提升至了20.2次,而他的場均出手三分次數更是提升至了驚人的11.2次。

雖然在NBA,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蘇楓、庫里那樣,常年保持40以上的瞎幾把扔三分命中率。

但是對于科比、東契奇這群得分手而言,這種出手結構卻并非沒法借鑒。

因為撇開庫里的場均出手不談......

蘇楓前世,庫里打球之所以很少會給人“獨”的感覺,正是因為這種出手結構,除了在觀感上令你感受不到原來他已經出手了那么多次之外,只要你能保證一定的命中率,那對于球隊的整體進攻來說,它甚至會起到很積極的幫助。

眾所周知。

現代籃球在進攻時講究的無外乎就是一個空間。

可是如果你不扔,我不投......

那這空間,又如何而來呢?

蘇楓前世,關于庫里有句玩笑話叫做,只要我投得夠快,那你就感覺不到我是在打鐵。

誠然,這句笑話并不好笑。

但是它卻道出了這種‘庫里/哈登式出手結構’的真相。

而作為這種出手結構理論上的鼻祖,今晚場邊,比盧普斯也現身說法,向明明蘇楓、科比投了這么多次,但是自己卻感受不到這倆鐵貨在場上瘋狂打鐵的隊友說道:“一場NBA比賽有48分鐘。

而一般,一支球隊的場均出手次數會在八、九十次左右。

所以以前,在NBA教練們看來,想要提升球隊得分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最先進的戰術去提升球員的命中率。

但是蘇的出現卻改變了這一切。

早在當年活塞時期,我便向道格(里弗斯)建議過,我們不應該執著于球隊能不能打成這一次進攻。

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在一場48分鐘的比賽里,我們能把球隊的出手數提升到多少次。”

蘇楓前世,生涯命中率僅為41.5的比盧普斯在大多數人眼里,絕對是一只不折不扣的鐵匠。

但是你如果你知道比盧普斯的生涯真實命中率......

那你就絕不可能說出比盧普斯是鐵匠這種話。

由于在比盧普斯的出手結構里,三分球占了他出手的一半,所以無論是在NBA專家還是資深球迷眼里,比盧普斯從來都不是一名球風很獨,且喜歡霸占球權、出手權的后衛。

“在倆隊陣型都未落穩的情況下,趁著對手防守注意力沒有在第一時間集中的投籃,以前在NBA是不被大多數教練允許的。

因為在以前的NBA教練認知里,籃球就是一項雙方擺好了陣型之后,你打一回合,我打一回合的回合制運動。

但是在蘇當年顛覆了人們的認知之后......

NBA的比賽節奏仿佛就像是在一夜之間加快了一個世紀似的。

因為從理論而言,既然籃球打戰術的目的是為了給得分手尋找到出手機會。

那為什么,我不能通過提速,去抓這種對方無法于第一時間顧忌的防守縫隙進攻呢?”

看著隊友們,比盧普斯接著說道。

而這下......

我湖的替補席上,除了朗指導若有所思之外,其他人均在這一刻開啟了一臉懵逼狀態。

“今晚,科比和蘇的三分出手大多都是在抓轉換進攻時投出。

在我看來,這種球就算投不進也無所謂。

因為這本來就是搶出來的機會。

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注意......

今晚在上半場比賽里,我們的出手次數比開拓者多了整整二十次。”指著技術統計上倆隊的出手次數,比盧普斯說道。

而看著58對38的半場球隊出手次數對比,只見朗多在沉思了一會兒后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昌西。

因為通過搶出手,我們已經在無意間加快了這場比賽的節奏。

加上蘇和科比在外線投了大量的三分,使得開拓者的防守不斷外擴......

所以我們在內線也獲得了大量的進攻機會。

因此,就算我們在這個夜晚看上去很像是在亂打......

實際上,這場比賽的走勢也已經在無形中傾向了我們!”

聞言,比盧普斯高興壞了。

因為在NBA,比盧普斯一直認為沒幾個人能聽懂自己說的話。

“還是那個問題。

假如一場比賽有48分鐘。

一支球隊在手感好的情況下,其整體投籃命中率能達到50。

那在出手八十次的前提下,算上罰球,得分能破百便已經算是完成了教練交代給你的進攻任務。

但是如果我們能想辦法把我們在這48分鐘的出手次數給提升至一百次呢?”拍著朗多的肩膀,比盧普斯笑道。

朗多點頭道:“那就算我們的整體投籃命中率不如對方,因為我們為了搶這一百次出手勢必得增加外線投籃.......”

比盧普斯微微一笑,道:“那哪怕對手的戰術打得再好,我們也能在進攻上完全壓倒對方。”

朗多接著道:“而且......就以我們目前的防守而言......”

比盧普斯替其補充道:“能在我們面前出手八十次,還能保證命中率的球隊屈指可數。”

朗多驚了,道:“我感覺我已經窺探到了籃球的本質!”

比盧普斯總結道:“也許,在季后賽里,這樣的思路并不一定能行得通。

但是在相對較為漫長的常規賽里,這種比賽方式不僅省力,而且也能增加我們的下限。”

“另外,在季后賽里,我可不認為,有人在經驗上能比得過蘇和科比。”在頓了頓后,比盧普斯接著說完了他的總結。

而至此......

蘇楓為什么要讓科比完成超進化的真實目的......

也原原本本地被比盧普斯和朗多聯手還原了。

只是......

因為科比終究是科比。

所以哪怕在NBA,通過罰球獲利,基本上只要你是個球星你都曾享受過。

蘇楓亦很清楚,科比在一分球這項絕活上注定沒法恰到哈登大師的尾氣。

你說在NBA,只有哈登的罰球獲利是不正當的,其他球星都是靠自己肉搏打出來的?

有一黑一。

這么說,只能證明你根本就沒看過NBA,且不知道“巨星哨”為什么會被稱之為“巨星哨”。

蘇楓前世,克勞福德為什么會被人稱之為湖人御用名哨,科比專屬保鏢?

在NBA這個爾虞我詐的江湖里,除了這些個球星在人設、品行上都有缺陷之外,當你一廂情愿地主觀認為他們都是完美無缺的偶像時,你便注定沒法看到這個聯盟的殘酷本質。

在著名的2K游戲里。

為什么造犯規會被單獨列為一個專門的屬性?

因為造犯規本身就是NBA球星用來保護自己,必須得學會的一項技巧。

所以在21世紀,只有哈登會造犯規,其他球星都不會造這句話......

已經沒法用NT來形容了。

因為這分明就是哈吹甩出來污蔑其他球星,結果反被腦殘哈黑們給當真的一句話。

何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真以為這些耐艸的NBA球星沒點兒“黑科技”就敢走上球場?

那90年代,喬丹、馬龍的鐵肘,和科比、阿泰的“肘著瞧”又是怎么來的?

這一世,蘇楓最反感的就是那些腦殘蜜們把自己喜歡的球星給吹成完美無缺的偶像。

因為與這些個球星都打過交道的他非常清楚......

在這個聯盟里,就從來沒有誰是完美無缺,驕傲不死的。

“發燒40度也要堅持比賽”、“頂著傷病也要和敵人戰斗到最后一刻”.......

醒醒!

競技體育不是飯圈。

也別把你飯圈的那一套帶到競技體育里來。

在競技體育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僅此而已!

說白了。

蘇楓之所以知道科比無法在一分球這項絕技上追上哈登。

從來都不是因為科比不會造犯規,更不是因為科比個性要強,不屑于造犯規。

因為如果科比不會造犯規,那生涯巔峰那幾年的場均10次罰球,難道都是你給判的?

而如果科比真的有那么好的體質,能靠肉體每場搏到場均10次罰球......

那只怕還不等他復辟湖人第二王朝。

他便已經躺在病床上了。

蘇楓很清楚。

從來都很清楚。

因為與科比相處了十幾年的他,了解這個憨貨的比賽傾向,也了解這個憨貨的風格打法......

所以與那些個為吹而吹,為黑而黑的人們不同。

他知道科比沒法在一分球這項絕活上趕上哈登的原因,從來都不是什么腦殘般的“這分是臭的,我不要”......

而是這貨的比賽傾向,以及他的風格特點決定了,能用美如畫投籃解決的事情,他又何必去為此勞心費神呢?

斯臺普斯中心,第三節比賽,在刷夠助攻之后,科比旋即便開始了他在外線的甩狙表演。

老話重提。

為什么科比適合“哈登式出手結構”?

因為除了會造犯規之外。

當科比想在外線強攻的時候......

哪怕是34歲的他,你亦只能做到限制和干擾,而不是讓他連出手都沒法做到。

與蘇楓一樣。

科比同樣點滿了“強行出手”天賦點。

這個夜晚,開拓者三老注定悲劇。

因為在這樣一場需要高速輪轉的比賽里......

一直在被動折返跑的他們,在跑動距離上,遠遠超越了在主動進行折返跑的湖人。

第三節比賽,科比在三分線外總計甩了7次狙。

另外,在與卡特的肉搏中,科比也成功令卡特感受到了克勞福德這位鐵桿湖蜜究竟有多鐵。

而盡管......

與哈登那種我想要罰球你就必須讓我上罰球線的造犯規不同......

但是在所有五五開的球都有利于湖人的前提下.......

這個夜晚的科比可謂是令開拓者球員又氣又惱。

因為你說你沒犯規......

在科比架起肘突進來的時候,你與科比就是有身體接觸。

可是如果你說所有的球都是犯規......

那好像有那么幾個球,開拓者的球員又沒完全碰到科比。

而在漸漸適應了比賽的判罰尺度后.......

一旁......

蘇楓也不由地佩服起了科比在造犯規時的“敬業程度”。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三節比賽,縱使開拓者的球員們已經被克勞福德搞得氣急敗壞......

但是電視機前,現場,大量湖蜜與科蜜仍在為開拓者球員場上那過于兇狠的拼搶而感到氣憤。

科比為什么是科比?

因為就算是造犯規。

他也要以最帥的方式去造。

“雖然卡特與科比的私交很好。

但是今晚,卡特在下手時可真狠吶!”央視,當第三節比賽科比又一次被卡特送上罰球線時,只見張指導如此說道。

什么叫做用最兇狠、最帥氣的方式去造犯規?

斯臺普斯中心。

看著漸入佳境的科比,蘇楓感覺在拿捏球迷這一塊,屬實是被科比給玩明白了。

而球場上,隨著這場比賽于三節過后正式進入辣雞時間。

科比本場比賽的技術統計也最終被定格在了36分、11個籃板、10次助攻。

全場比賽,總計出手20次的科比僅命中了其中8球,不過因為在他的全部出手里,有17次均是來自于外線......

所以算上罰球......

科比在這個夜晚的真實命中率達到了驚人的66.6。

而且,這還是他在這個夜晚三分球17投僅6中的前提下。

另外,得益于科比幫自己拉開的空間。

三節戰罷,蘇楓也以16投12中的超高命中率,算上罰球為湖人砍下了35分、14個籃板、4次助攻。

三節聯手合砍71分、25板、14助攻。

網上,當很多聞訊趕來的楓黑、科黑們剛想說科比和蘇楓打得這么獨,他們其他隊友該怎么辦的時候......

一時間,他們紛紛傻眼了。

因為在這個夜晚,前三節戰罷,湖人的全隊得分便達到了驚人的109分。

湖人其他隊友打得不開心?

恐怕事實正好相反。

末節比賽,當鏡頭給到場邊的小加、小喬丹、格林、朗多等人時......

你哪里能看出他們不開心?

這場比賽,雖然后場籃板都讓給了蘇楓和科比。

但是小加和小喬丹卻分別搶到了4個以及5個前場籃板。

并且在得分上,靠著撿漏,小加也拿到了15分。

而至于本就不擅長得分的朗指導......

更是因為中間商減少了賺差價的次數,于新賽季首次達成了助攻上雙成就。

毫無疑問。

在這場比賽打完后,完成超進化的科比將會成為湖人接下來的戰術核心。

而夏天,因為代表中國男籃打了奧運會.......

所以本就缺乏休息的蘇楓,也可以安心劃一段時間的水......

等到來年,再以全功率模式去迎接那些妄圖準備用“空調戰術”干掉他的對手們了。

不吹不黑。

只要給蘇楓劃上一兩個月。

那屆時.......

恐怕不等他的對手們主動關空調,他都會主動去把空調給砸爛!

“加油!這個月,你的目標就是當年熱火時期的我!

我相信你肯定可以做到!”與開拓者賽后,主動給科比加餐的蘇楓笑道。

而聞言,正在恰披薩的科比也笑道:“放心,接下來你就好好看我表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