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當大嫂

12 引周郎顧

孫策就是想不明白。

一個大活人,還有張昭帶著人看守,又一次從他重兵把守的地界消失,雖然是遭了悍匪,仍讓人氣憤。

“伯符,你別生氣。這世上能人眾多,萬軍之中取人首級的事,并不只有呂布關羽,以及你能做到。”

張昭安慰孫策,又給他分析敵情。

“昨夜那些賊人身手強悍,卻只擄走大喬,這卻讓人捉摸不透?難道是陸康的人?如果這陸康被我們圍成這樣了,還能分身有術派人來把大喬抓回去,他的勢力不容小覷哦。

“我還是那句話!這大喬,她就不簡單。她就不是那種相夫教子老老實實的平常女子。嘿,讓她給你生孩子,我本來就不同意的,沒想到她還不樂意。這回好了,人不見了,樂不樂意都算了。”

孫策這城還沒破,遇到張昭給他做分析,卻盡給他聊這些煩心事。

“子布,不說她了,以后都不要說了。”

孫策背對張昭,讓人一看就知道他生氣了。

張昭才反應過來自己似乎的確說錯了話,傷了孫策的自尊心。

趕緊說點別的。

“你前日說,周公瑾給你回信,他借回丹陽探望其從父周尚為由,帶兵與你匯合。這樣甚好,免得袁術又猜忌于你。算日子,周公瑾快到了,可讓我帶小隊人馬先去接應他。”

孫策允了。

張昭即刻便帶了兩百人出發,前去去迎接周瑜。

從壽春南下,前往廬江的官道上。

“周”字旗獵獵迎風飄揚,其中一位男子騎紫燕馬,儒將裝扮,很是打眼。

周瑜帶著三千人馬,跟袁術那邊說的是回丹陽探望從父周尚。

實際上,是去廬江支援孫策。

周瑜和孫策同歲,兩人年少時就曾交好,志趣相投。孫策的父親孫堅當年討伐董卓時,把一家老小遷到舒縣。孫策跟母親吳夫人在舒縣人生地不熟,卻遇到周瑜心胸寬大。周瑜不僅把自家的宅子挪給孫策和家人居住,還常常給以財力支持。

后來孫堅戰死,孫策長到十七歲,便出門闖蕩。

而周瑜,也隨其父周異輾轉洛陽、壽春等地。

這一對年少至交,已經有許久未見。

和孫策的“攻擊侵略霸道”型不一樣,周瑜屬于“我若盛開,美女自來”型。

周瑜因為生的身材高大,相貌俊美,但凡出入一地,已經引得當地女子趨之若鶩。女子們打探到周瑜喜歡音樂,便故意在他可能經過的地方彈琴吹竹,更有甚者想出了偶遇搭訕地奇招,當著周瑜的面把曲子吹錯。

周瑜這人愛音律、通音律,別人在他面前把曲子吹錯了,他便屈尊降貴為別人指出錯誤來。

當時就傳出了“曲有誤周郎顧”的佳話。

喬蔓蔓拉著喬菁菁的手,姐妹倆背上還背著大包袱,終于走到了官道上。

“阿姊,你看,周字旗!”

喬蔓蔓一見到那飄揚的旗幟,高興得不得了。

她們家以前在洛陽的時候,父親曾結識洛陽令周異,周大人可是個好人,周家的門風家風有極好的口碑。

“阿姊,我們上前求救吧。如果真是周家軍,不會對我們見死不救的。”

喬蔓蔓和喬菁菁光腿光腳,在山里躲了一天一夜,又走了一天一夜。

時不時遇到豺狼虎豹。

還有獵人。

弄得心力交瘁,像個叫花兒似的。

喬菁菁把那官道上的大部隊審視許久,又看了看叫花兒似的自己以及叫花兒似的妹妹。

她作為大喬,雖極力避免,卻還是和孫策遇上了,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般。

妹妹小喬,這又眼看要遇著周瑜了!

“蔓蔓,不管他們是什么營,我們走我們自己的。慢也就慢些罷了。”

喬菁菁不想和這“周”字旗扯上關系。

三國里,周瑜雖是個能人,卻還是死得早。小喬嫁給他,后面那些年孤兒寡母的日子也是夠得過了。

喬菁菁的先見之明,喬蔓蔓當然不懂。

她一雙腿腳早磨破了。

這些天缺吃少穿、辛苦勞累,她都可以克服!自從那年經歷北方逃難,她早不是嬌滴滴的小姐做派。

唯獨這山林里的猛獸出沒,路上的悍匪賊人,是她們面臨的最大威脅。

如果要想活命,活著回到廬江城,必須想個辦法。

必須有人庇佑。

且是信得過的人。

眼看著周字旗從眼前走過,走得越來越遠,喬蔓蔓想著未來的長路漫漫,決定不聽她姐姐的。

“洛水如帶郊南繞

邙嶺起伏橫北城

伊闕茫茫生紫霧

四望山色如畫中。”

喬蔓蔓唱起了當年洛陽當地的一首曲子。

這嗓音婉轉悠揚,清麗中帶著憂傷,憂傷中更有曠遠,音高不高,卻傳了老遠。

周瑜身旁的兒郎們聽了這歌聲,不由得尋找歌聲的來源。

這一尋覓,發現音聲正是來自這兩個路邊兒的女叫花子。

他們便笑了。

曲有誤,周郎顧!

周郎的風采就是好,名聲從江南傳到江北,又從江北跟著來到江東。

如今,是個女叫花子也敢來惦記。

可這兩花子似的女子不知道嗎,能惹得周郎顧的,都是大家閨秀。

“哼哼!小丑跳梁!”

“東施效顰。”

但也有人頗有眼光:

“那不是叫花兒女!叫花兒哪有那般年輕?你們細細地看,那身段兒好著呢。”

“嘿!還真是呢!”

“是哦。你小子從哪里來的這些經驗?說,是不是花樓酒樓去多了得來的?”

“哈哈!”

那邊小喬由衷地唱著洛陽曲子,這邊幾個年輕軍士碎碎地議論著。

周瑜騎在紫燕馬上,也聽到了那陣愁腸婉轉的歌聲,他也回頭向路邊尋覓那歌聲的源頭,只看到了兩個落魄的女子。

周瑜喚來身邊人,說:“過去問一下,若是需要幫助,給她們一些銀錢。”

周瑜向來是這般,輕財物重情義。

素不相干的人,若能幫上一幫,他也是很愿意的。

當一個軍士走來,問那姊妹倆需要什么幫助?

小喬直接說,希望軍士送她們一程。

“煩請軍爺行個方便,送我和阿姊去廬江。”

喬菁菁則說:“不用,我們什么也不需要!”

姊妹倆不統一的意見,讓著軍士皺了眉頭,回去稟報周瑜去。

周瑜覺得奇怪。眼下,廬江城已經起了戰火,孫策圍困廬江城三四個月了,和陸康正打的如火如荼,但凡知道情形的人都不會選擇這個時候去廬江。

周瑜遠遠望去,看這兩個女子的形象甚是可憐,在這浩浩蕩蕩的官道上顯得十分凄苦。

這個中必有隱情。

周瑜再次遣派了軍士,說:“給她們一些銀錢吧。”

當機會再次來到面前。

小喬表現得十分勇敢,她不顧喬菁菁的反對,刷一下跪下去。

“我們不要銀錢!軍爺,這是我在山中采的一些棗子,您拿去!跟軍爺們路上添個零嘴兒,只求軍爺發個善心,帶我們一路。我們真的要去廬江城!我們姊妹倆孤苦無依,實在是沒有辦法,這一路上不是猛獸就是悍匪。我們姊妹倆再這么下去,只有死路一條。求求軍爺,您去跟將軍說一聲,行個好,我們絕不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