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系統

第298章 鋰硫電池的大項目

鋰硫電池國外也在做,而且已經起步很久。

做個不恰當但很形象的比喻,如果說人類文明點亮這個科技樹還需要解鎖10個技術難題,而這10個技術難題可以誕生100個專利,那么國外的研究機構可能已經建立了30到40個專利,甚至更多。

在TO的框架下,一旦某家企業在某個領域形成了無法繞過的專利壁壘,對于其它企業來說都將處在絕對的優勢地位。

比如在芯片領域,高通已經成功當上了其它3C廠商的爸爸,就算流.氓到要求你對自己的專利公開授權,你也無可奈何。

因為博弈是建立在雙方實力對等的情況下,而實力不對等的時候,就不存在博弈這個問題。

將企業換成國家,這一規律同樣適用,只不過作用主體從市場占有率變成了貿易順差、依存度之類的東西。

聽了呂老的請求,陸舟微微愣了下,在認真地思考了片刻之后,謹慎地回答道:“雖然我很想幫上你的忙,但我只是對負極材料有所研究,對整個鋰電池的研究卻并不多,恐怕很難派上用場。”

倒不是他藏拙了,他說的全都是實話。

改性PDMS薄膜雖然解決了最讓人頭疼的鋰枝晶問題,但鋰硫電池的技術難點并不完全在鋰負極材料上。

比如首當其中的,就是電極循環性能極差。

硫正極在放電時不是直接生成硫化鋰,而是逐步被還原,伴隨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生成。而多硫化鋰會溶解在絕大多數電解液中,發生溶解流失。這些溶解的多硫化鋰會擴散到負極還原、再在正極氧化。

這種現象,最終會導致正極材料和負極黏在一起,雖然不一定會造成安全問題,但卻會讓整個電池變得不可循環。

而這,也就是薩羅特教授在MRS會議上反嗆克雷爾教授的“穿梭效應”。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從正極材料上入手,也可以從電解液上入手,選擇雖然很多,但想要解決卻并不容易。

陸舟通過掃描槍從殘骸上解析下來的半張圖紙,大概率是遠超于當前科技水平的鋰空氣電池,并且至少跳了兩個段位。

鋰空氣電池雖然同樣適用鋰做負極,但并不以硫做正極,甚至連電解液都不知道有沒有,自然不需要考慮“穿梭效應”這個問題。

“這個重擔當然不會放在您一個人的身上,”呂老笑著說道,“這次研究會有華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納米科學研究中心等超過二十多個國家級科研單位投入項目組中,針對新能源領域的各項技術難點進行集中攻堅。鋰硫電池是我們新能源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除了您之外,各大研究單位都有專門的課題組,針對這一課題進行技術攻堅!”

“說起鋰電池這一領域的專家,我們專家組中的教授們一致推薦您是最合適的人選。我們不是讓您改變自己的研究計劃,只是希望如果您有新的研究計劃,可以優先考慮下鋰硫電池這個方向。無論您是要人還是要錢,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滿足您的條件!”

聽到這話,陸舟不禁暗暗咋舌。

原本他以為呂老說的只是普通的扶持政策,沒想高層已經將它當成一項國家重點工程來做了。

如果說前者只是給奮戰在前線的科研工作者們空頭補給,那么后者便是相當于由國家意志組織一支由各級研究單位組成的“集團軍”,在新能源領域打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外人可能無法立刻感覺到這其中的影響,但對于業內人士來說,這手筆卻不是一般的大。

對于陸舟而言,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兒,呂老的說法很明確,在研究之外的地方可以向他提供最大程度的優惠。

雖然他不缺錢了,但來自政策面的支持可以幫他免去不少麻煩。

對于呂老的提議,陸舟微笑著點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當然沒問題!”

確定了合作的意向,接下來討論的就是具體的合作內容。

呂老的提議是,在金陵新劃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中,建一座材料學研究所,重點研發鋰硫電池相關技術。與此同時,國家會提供五年免稅、進口器材退稅、三年新能源課題研究補貼等等優惠政策。

至于科研經費,這個錢國家補貼一部分,剩下的那部分則由企業出。

與此同時,金大可以為他的實驗室輸送專業人才。

和物理一樣,材料學同樣是金大的優勢專業之一,在有機領域和納米材料領域,不少方向都走到了世界前沿的水平。

呂老開出的這些條件,陸舟都很滿意。

不過,這些都不是關鍵。

最讓他關心的重點,還是在研究成果上。

而這也是任何研究人員都會關心的問題。

如果是自然科學的話倒還好說,沒那么多利害關系,任何研究成果受益的對象都是全人類。但如果是工科類的研究,受益的對象除了全人類之外,還會具體到組織和個人身上。

其中最具體的體現,便是專利。

對于陸舟的問題,呂老思忖了片刻之后,慎重地做出了答復:“我不是企業家,我沒法給你一個具體的分成方案。不過我可以向你保證,你在鋰硫電池方向做出的成果,會由國家行政擔保,在和企業的合作中至少占到三成比例。”

一般情況下,縱向課題是國家出錢給你做研究,國家不考慮盈虧問題,原則上也不會讓你用國家的錢肥了自己。

而企業的橫向課題,做出來的成果大多會被企業拿走,即便少部分大牛能和資本談條件,但也絕對拿不到三成這么高的比例。

因為科研就像賭博,投資是個無底洞,企業擔負經費的同時也要擔負相當大的風險,研究人員能分到一成的,那都是自己掏錢分擔風險了的。

至于國外的情況,記得一部叫《生活大爆炸》的美劇就提到過這個話題,在美國大學用學校的研究基金做出的成果,通常情況下也只是教授占25,學校占75。

而企業掏錢的課題,對成果也會要求的更多。

相比之下,呂老開出的條件可以說是相當優厚了,甚至可以說是利用行政權力干涉市場,迫使企業做出讓步。

不過,陸舟并不缺錢,而他也確信自己一定能做出來成果。

在聽到了這個分成比例之后,雖然知道這是呂老的好意,但他還是婉言謝絕了。

“我不需要企業投資,我可以自己出資。”

聽到了陸舟的要求,呂老爽朗地笑道。

“那就好說了,如果陸教授打算自費研究的話,只要這個研究所建在國內,其他優惠政策全部照舊。至于研究成果,當然是全部屬于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