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萬民傘
一圣上這一招,殺人于無形,先是加恩,后來又全部奪去,比開始時不釋放順王還要來的殘忍。
當年晉王外祖一家便是死在流放嶺南的路上,這下子順王也是如此,這真的是把刀往人心上扎啊!
許多人都紛紛揣度圣上心里記著仇呢,幾位皇子怕是都逃不了,只是奇怪為什么第一個遭殃的反而是順王,而不是廢太子。
不過在他們心中,廢太子會有同樣的遭遇,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他們只等著就是了。
陸爍遠在昌平縣,接了這個消息之后,當即笑著搖搖頭,哪還不清楚顯德帝的用意。
晉王當年欺瞞他十來年,后來又親自殺了他養父母,這樣的大仇,顯德帝怕是早就忍了多時,更何況當年晉王害差點活埋了他,這樣的新仇舊恨加在一起,顯德帝忍著沒活剝了他都算是好的了,哪還會顧念那點子兄弟之情。
朝中的繼位之事轟轟烈烈惱了幾個月,到此終于告一段落,而昌平縣這邊,倒是沒人為難于陸爍,等到陛下登基為帝,眾人都知道陸爍是顯德帝的心腹,巴結還來不及,就更不會有人不長眼往上撞了。
雙胞胎兄妹倆養了這些日子,漸漸大了起來,身子也越來越壯,能聽得到人聲兒,稍微說說話逗逗,便立刻笑的樂不可支,可把家里人高興壞了,袁文懿休養了兩個月之后,也終于出了月子,渾身上下清清爽爽一洗,便又成了威嚴的縣令夫人。
昌平縣經過這一年的治理,已經太平了許多,加上陸爍鼓勵家中富余勞動力多的家庭轉業,并專門設置類似古代“貸款”的機構,利息壓的極低、幾乎等同于沒有,只要百姓能找到保人作保,便可根據風評、信譽等一系列綜合評價領取相應的貸款金額,以此做本金,成為商人。
大齊商人也可參加科舉,地位比前朝高了許多,這個政令一下,當即有很多人愿意嘗試,在這樣的氛圍當中,昌平縣便一日日繁榮起來。
而與此同時,縣內的收容所也逐漸擴大,這世上多得是夫家不容、娘家也不容的苦命人,陸爍設了專門的管事嬤嬤查訪,只要確認女子的遭遇為真,便會為該女子設置單獨的戶口,準起進入收容所。
收容所發展了有小半年,有幾位先生教導著,這些女子們不僅可以學習手藝,更可以跟著女先生讀書識字,有了一片更加廣闊的天地。
在此基礎上,陸爍又設置女學,從北部請來頗有名氣的女先生過來,漸漸形成風氣,許多臨近的大戶女兒家也紛紛過來投奔,將女孩子送到女學當中。
如此,轉眼便是一個春秋過去,等到顯德二年年底,收容所和女學已經辦的頗有樣子,不說在山南道,便是整個大齊也要有了些名氣,對此有支持的有反對的,但不管是那種聲音,總之這收容所和女學已經出名了,甚至出現在顯德帝的案上。
彼時顯德帝為政一年有余,又去了薛家女為后,朝廷漸漸安定下來,呈現出一種海晏河清的太平景觀,看到有人上書彈劾忠勇侯大逆不道、歪曲陰陽平衡之道,顯德帝只是笑了笑,隨后便將這言官擼官了事。
也是在這個時候,陸爍頂著壓力,向京師上了一道折子。
按說他的縣令身份,是沒資格直接上折子的,但誰叫人家是侯爺呢,誰叫人家得圣上愛重呢,這折子七拐八拐的,中途雖然有人阻攔,到底還是承在了顯德帝的案上。
說的還是收容所和女學的事,順帶提了一下官方低息貸款這個名詞。
收容所和女學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已經小有規模,并且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規則,雖然有時仍舊會有不足之處,但相較于現在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完美了。
折子上提起這件事,所要求的便是在大齊境內推行這種制度,顯德帝看后笑而不語,只是下達命令道:這種制度很好,只是還有待完善,忠勇侯再仔細研究上幾個月,等到明年縣令期滿,再論此事也不晚。
陸爍便明了顯德帝的態度了,顯德帝已經表明了支持的態度,只是現下朝中反對的人有不少,恐怕還要讓人適應一階段才行。
知道此事大有可為,陸爍當即便不再耽擱,立馬著手開始布置,想著如何將事情做得更完滿一些,不至于行事時出現紕漏、遭人詬病。
如此,又過了大半年,到了顯得三年盛夏季節。
陸縣令府上收拾車馬行李,準備回京述職了。
這兩年內,清泉成功娶到了染霜,而一向獨來獨往的、眼光極高的陸巡陸先生,居然戀慕起劉先生來,好一番死纏爛打,今年年初終于如愿。
只是劉先生在昌平縣待得久了,一聽說要上京去,自然是不愿的,陸巡孤單了一輩子,早沒了長輩,陸爍特意遞信請教了陸昀的意思,便準許陸巡留下了。
七月十一,好日子,陸家上下打點妥當,便準備回京了。
現在兩個小家伙都已經兩歲有余,早就會說話了,陸琛小小年紀便已十分穩重、坐臥間很有個嫡長孫的樣子,珠珠卻是個小話嘮,見到鳥兒要問、見到花兒也要問,現下被她爹陸爍抱到車里,明明昨日才問過要去哪兒,現下卻又嬌嬌起來,非纏著問個不停。
袁文懿身子豐腴了許多,見小女兒話癆又犯了,便輕拍拍她的背部,笑道:“你爹且忙著呢,快別打擾他了,來跟娘上車,看嬤嬤給你打結子。”
說著便將她抱上來,珠珠便也不哭鬧,很快就被吸引了注意力,過去認真的看慶媽媽雙手翻騰——給她打結子。
陸爍見了無奈的笑笑,這個女兒啊,真正是想一出是一出,卻也更顯得嬌憨可愛,讓他心里愛個不停。
陸爍囑咐了他們娘仨幾句,就帶著人上了馬,引著馬車慢慢往外走。
縣衙大門徐徐打開,陸爍看著這個住了三年的地方,心里還有些不舍,正待要感嘆些什么,卻一抬頭看到衙門外擠擠挨挨站滿了老百姓,打頭的一個竟是高舉著萬民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