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皇后

一百九十三 壽禮下

進宮有一大堆規矩,大人還好說,多學多練幾回,孩子還小,林夫人不愿意他們現在就得學這一套。

‘玉’瑤公主就不吭聲了。

林夫人告辭出宮的時候,謝寧挑了一對赤金累絲嵌寶釵子給她帶回去。如果下定,那再沒有什么賞賜比這個正合適了。正用得上,而且是宮里賞的,想必方家也會覺得臉上有光。

林夫人果然十分歡喜:“這下親家要高興了。我猜著要到放定那天他們家一準兒會請滿堂賓客,好好炫耀一下子。”方家估計以前因為姑娘遲遲嫁不出去沒少受人非議,這下可以洗雪前恥了。嫁了林家這樣的人家,姑爺已經是六品官了,還有一位宮里的貴妃娘娘這么給做面子。人活一口氣,方家這回是著實的揚眉吐氣了。

對林家來說,結方家這‘門’親也難免會招人議論,謝寧的賞賜也是一種表態,既然她對這‘門’親事是贊同的,想必大舅舅他們的事情總會更順利些。

謝寧笑著說:“是啊。這對東西還是二皇子滿月的時候皇上賞的,太沉了,我可不愛戴,用在這樣的喜事上倒是正好。”

送了林夫人出宮,胡榮轉了一圈兒回來,去找方尚宮說話。

方尚宮正在打開剛才林夫人送的東西。

外面包著一層暗紫‘色’的包袱皮,里頭的盒子里裝著一些補‘藥’和兩枝參。

胡榮躡手躡腳走到近前,輕聲問:“這是人參品相不錯啊。”

方尚宮抬頭看他一眼:“你現在都懂得品評這個了?”

“瞧您說的,就不興我有些長進了?”胡榮自己拉過板凳坐了下來:“打聽清楚了。謹妃家人上京時在營州換船,船行至兩河口時,和一艘官船爭道,船撞在一塊兒了,謹妃的弟弟落了水。”

方尚宮淡然的問:“出人命了?”

“沒有。”胡榮頗有些遺憾:“不過聽說‘腿’折了,現在不方便挪動,只能在當地先休養著。這傷筋動骨的傷,少說也得養個把月吧?謹妃父親急的要命,一方面那附近的郎中說了這傷要是挪動只怕以后‘腿’骨長不好,一方面他們又不放心這路上郎中的醫術,想著京城有太醫嘛,這一準兒比外頭的野路子郎中治得好,拿不定主意,所以寫信來問謹妃的意思。[棉花糖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還在信里告了一狀,說他們當時亮出了謹妃的名號那官船居然不給他們讓路……這意思多半是希望謹妃能在皇上耳邊吹吹枕邊風,好好給他們出出氣報這個仇。”

方尚宮忍不住笑了:“真是熱鬧。”

胡榮也笑了:“誰說不是哪。”

胡榮對韓家人滿心的看不起,果然是商賈之家,行事毫無章法,簡直不成體統。以為‘女’兒封了妃,全家人就跟著‘雞’犬升天了?不定一路上怎么耀武揚威呢。還有那個傷‘腿’的,難道以前他們家人有個頭疼腦熱就都不看郎中了不成?現在家里出了妃子,那一般郎中立馬配不上他們的身份了?

還指望謹妃給皇上吹耳邊風?稍打聽打聽就知道,謹妃何曾得過皇上的歡心?從她生過‘玉’玢公主皇上寵幸過她一回嗎?不過是沾著公主、沾著永安宮晉封的光連帶著封了個妃子,就自為了不得了。

遇著這樣的事也是他們活該。

瞧今天來的林夫人那份兒小心,那身兒氣派,這才是正經的大家出身呢。謹妃出身自這樣的人家,也難怪她身上也一股畏縮的小家子氣,根本不招皇上喜歡。

“延福宮呢?”

胡榮坐直了些:“延福宮昨天飲宴之后倒沒有別的動作,慎妃讓御園管事去了一趟,將昨天擺來觀賞的菊‘花’撤了,昨晚上打發人給高婕妤送了一回醒酒‘藥’,不過高婕妤多半正在氣頭上,根本沒接那‘藥’。”頓了一下,他接著說:“就是有聽人說,慎妃能夠在明壽公主一事之后還封了妃,就是因為她把明壽公主的事情賣了個好價錢……仗著有功勞,現在行事才這樣囂張起來。”

“這種話不要再說。”方尚宮耐心教他:“你現在什么身份?說話一定要仔細,如果不確定這話是不是好話,那就干脆別說。即使慎妃告發明壽公主,這件事從情理禮法上來說有錯嗎?”

胡榮低下頭,老實說:“沒有。”

從情理說,她是皇上的嬪妃,自當以皇上為重。從國法來說,明壽公主想要謀逆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的事,慎妃告發她也是天經地義。

雖然人人心中都會覺得她背叛出賣舊主,心‘性’涼薄,品行也絕非自己一貫表現出來的那樣淳厚,可是在明面上,的確不能她說有任何不對。

“這話不是傳過一陣子已經沒人說了嗎?怎么又有人開始說這些了?”

胡榮輕聲說:“八成看延福宮不順眼的人太多了吧?這次她得晉封別人沒得。”這就夠招人恨了。再說,還有謹妃哪。

宮里現在有三位妃子,永安宮貴妃她們倆是爭不過,但剩下的兩位,誰先誰后呢?有人說,謹慎謹慎,謹在慎前。就象當初賢、淑二位,賢在淑前頭,淑妃不也對賢妃有好一陣子不忿?謹妃自然是想穩壓慎妃一頭的。何況她出身總比慎妃要強多了,還養著公主,慎妃憑什么和她相爭?

所以誰又開始傳這種話,實在很難抓得準。因為人人都在傳,都樂于落井下石一把,在這種情形下,想找出一個準確的目標可不容易。

“多當心些,小心無大錯。”方尚宮總覺得這宮里不會太平很久的。雖然現在只是其他人互相攻訐,也不代表永安宮會安然無事。

現在越平靜,方尚宮心里越不踏實。

“還有件小事兒……”胡榮輕聲說:“唐才人之前常往高婕妤處走動,但是從過了中秋之后,高婕妤那里她只去過一回,倒是延福宮去了兩三回。”

“是一個人去的還是有別人做伴?”

“自己去過一回,其余時候和劉才人等人一起過去的。唐才人昨兒還到永安宮來過,不過因為主子不在,她只在‘門’口站了站就走了。”

這件事方尚宮昨天也聽小太監提起了。

窗外頭傳來也孩子的聲音,方尚宮站起身來,透過窗紗往外看。

永安宮庭院中灑滿了陽光,大皇子穿著一件象牙‘色’圓領袍子,外面罩著一件魚肚白繡云紋長罩衫,正拉著‘玉’瑤公主的手穿過庭院向水池邊去。

不知道為什么兩個人的尚宮、‘乳’母都沒有跟著。

方尚宮示意胡榮跟上去照應。胡榮也不敢怠慢,趕緊一溜小跑的出了‘門’朝兩位小主子趕上去。

看著他們在陽光下的背影,方尚宮有半天都舍不得眨眼,直到兩眼都被陽光刺痛,才不得不收回視線,一面‘揉’眼一面坐下來。

唐才人來永安宮做什么呢?

方尚宮覺得這姑娘的心‘性’也不容小覷,才進宮沒多久,她身邊的楊姑娘就死得不明不白。

進了宮的人,為了在宮里好好活下去,學會耍心眼使手段這都沒什么,方尚宮自己在宮里‘摸’爬滾打幾十年,絕不會對此有什么苛責和偏見。

但是唐才人不大一樣。

她似乎是那種,天生就缺乏同情心的人,目的‘性’攻擊‘性’都特別強。完全不用環境來改變她,她自己就會用盡一切手段往上攀爬,所以可能阻擋她的人,都會被她毫不留情的踩在腳下。

這是個需要格外提防的人物。

方尚宮又聽見了孩子們的聲音,她又站起身來往窗外看,大皇子和‘玉’瑤公主又原路回來,胡榮跟在后頭,手里吃力的搬著一塊假山石。石塊并不算大,但是看他搬的著實不輕松。

這應該是池塘亭子邊的石頭吧?搬這個東西做什么?

到晚膳前方尚宮就知道這塊石頭派了什么用場了。

兩個孩子把這塊石頭放進了一個艾葉青石的‘花’盆里頭,石頭后頭是一株石竹,‘花’開的擠擠簇簇的,從石頭后面探出頭來。

大皇子高高興興的問:“方尚宮,您瞧這盆景兒怎么樣?”

合著這找塊石頭往‘花’盆兒里一扎,就變成盆景兒了呀?這盆景兒也太易得了些。

方尚宮笑著點頭夸贊:“這主意誰想出來的?真是夠巧的。這‘花’兒本來普普通通跟路邊長的一樣,被石頭這樣一襯,倒有了幾分山野逸趣。兩位殿下怎么想起做盆景兒來了?”

大皇子左右看看,方尚宮知趣的跟他走到一旁。

“今年萬壽節悄沒聲息就過去了,我跟妹妹想給父皇補一份兒壽禮。”大皇子又看看那個費了他們半天力氣才折騰好的盆景兒:“您覺得父皇能喜歡嗎?”

方尚宮十分誠懇的說:“皇上一準兒喜歡。殿下是怎么想起做盆景兒的呢?其實殿下現在進學了,要是給皇上寫個壽字兒,也不錯啊。”

要方尚宮看,寫幅字,背篇書,皇上也一準兒喜歡。

大皇子抿著嘴笑。

方尚宮說的這些,其實喬書英也都說了。不過大皇子總覺得那些不夠誠懇。他覺得總得要‘花’了心思‘花’了力氣,用誠意去預備才好。

本書來自l/33/33372/

上一章:

下一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