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皇后

三百五十一 團圓

三百五十一團圓

三百五十一團圓

說話功夫膳桌已經擺上了。中文網★★★√★

這頓晚膳比平時遲了許久,說是宵夜只怕還更合適一些。

膳房很機靈,原先做好的那一桌早已經棄了,不管花了多少材料和力氣準備的,既然主子現在不吃,那這些就都沒用了,總不能讓主子吃回過鍋的不新鮮的吧?

所以現在擺的這一桌全是新做的。

平時皇上在永安宮用膳,常常是一桌滿座的人,除了皇上與貴妃,還有大皇子二皇子和玉瑤公主。皇上的口味和貴妃娘娘的差不離,大皇子吃的清淡,但清淡不是素湯寡水,膳房的人挖空心思,既要做得補養,又要吃著不覺得油膩腥膻。玉瑤公主愛個酸甜味兒,二皇子是乳牙沒長齊的小娃娃,也需要另外準備。

不過這會兒只供奉皇上和貴妃,就簡單得多了。貴妃生過三皇子還未滿月,湯水是少不得的。說起來,膳房的人提起貴妃娘娘總得夸一句好伺候,體貼下情。宮里頭嬪妃多,貴妃的恩寵是獨一份兒的。換了旁人在她這個位置,早就抖起威風來了。可貴妃娘娘要個點心、點個菜,從來也不折騰人不作踐東西,可不象以前壽康宮似的,專要吃什么雀舌羹,百果燴之類的,好象不折騰人顯不出身份似的。

其實誰不知道啊?貴妃是有底蘊的官宦之家出來的,謹妃卻是商戶女,封了妃張揚的不知如何是好,一股窮人乍富的狂勁兒。

眼下只有皇上同貴妃用晚膳,但是膳桌擺好之后,謝寧吩咐放了三副碗筷。

青荷起先以為是給玉瑤公主備的,雖說公主用過了,但是小姑娘家難免嘴饞,想再吃兩口點心也未可知。

可是等皇上和方尚宮打壽康宮回來之后,玉瑤公主說了幾句話就走了,反而方尚宮留在了屋里。

青荷站在門邊伺候,屋里沒有侍膳太監,也沒有其他伺候的人。

她看見謝寧扶著方尚宮,讓她坐了下來。

青荷的心跳和呼吸都停了一刻。

她不是沒和主子同桌用過飯。在縈香閣的時候就有過,不是一次。方尚宮來了之后,她們也曾經坐在一張桌子上,那時候主子還不是貴妃……

可是現在不一樣。

主子已經不是那時候可以和她們言笑無忌的小才人了。

更重要的是,皇上也在啊!

方尚宮的身份,哪怕主子再敬重她,她也不可能和皇上同桌用膳。

那這是為什么?

主子竟然扶著方尚宮坐下?

而方尚宮竟然真的坐下了?

她是眼花了?還是了白日夢?

青荷緊緊攥著拳頭,不知什么時候咬住了自己的嘴唇。不這樣的話她怕自己會不受控制的出什么異響來,會驚動了屋里的三個人。

這是怎么一回事?

青荷這會兒心驚肉跳,說起來,倒是與不久前白洪齊白公公的心情頗為相似。

青荷自然沒有眼花,也不是做了白日夢。

謝寧扶著方尚宮,輕聲說:“都這個時辰了,也不指望坐下來好好用膳,權且墊一墊肚子,到明天事情就多起來了。”

謝寧說得一點兒都沒錯。

謹妃這一去,料理后事就得忙多半個月。逝者已矣,更要緊的是安排照料玉玢公主。

方尚宮看了看桌上的三副碗筷,又看了看膳桌旁擺的三張椅子。

看樣子不但皇上猜出來了,連貴妃也將個中內情猜了個**不離十。

皇上在一旁看著,方尚宮扶著桌角腿有些軟,顫巍巍的坐了下來。

而皇上就坐在了她的左手邊,謝寧則坐在了她的右手邊,方尚宮左右看看,這才覺自己居然坐了居中的主位。

與皇上同席,坐主位的只可能是兩種人。

一種就是先帝、太后。

一種是曾經教導過皇上的兩位老太傅,曾在宮宴上被皇上請到上座,但兩位老太傅堅辭不就,最后主位一席是空著的。這件事情已經傳為美談了,但凡提起來,人人都要贊皇上尊師重道。

換做平時,這位位置打死她也不能做。

可是今天方尚宮已經沒有那個心力去想太多了。

皇上突如其來的逼問,母子多年來不能相認的隔膜……還有,謹妃的死。

方尚宮看著謹妃咽下最后一口氣。

那時候她忽然想起,自己也有許多次纏綿病榻,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

如果那時候她稍稍松懈一下,不再努力掙扎著想活下去,這世上也許早就沒有她這個人了。

這么一出神,謝寧的話她就只聽見半句:“……吩咐膳房做了送來的。”

方尚宮回過神來,才知道謝寧說的是擺在膳桌中間的那一缽湯。

“這是?”

“這是團圓湯。”謝寧輕聲說:“以前在宮外的時候吃過。以前隨舅舅在任上,那里的人過年、過中秋這樣的大日子,愛吃這道湯,不論貧富,家家都要熬上一鍋。”

方尚宮起先以為是魚、羊肉一起熬燉的那道團圓湯,仔細看卻現不是。

這湯和那道充滿富貴氣象的團圓湯不是一回事,要形容的話,說是一道粥才更合適。

蓮子、紅棗、紅豆這些材料容易辨認,湯里除了這幾樣還有別的配料,煮出來的這湯看起來倒是很象臘八時吃的臘八粥。

皇上親手盛了一碗湯,先端給了方尚宮。

接過來聞一聞,那種甜糯濃郁的香,也象臘八粥。

不過各地風俗不同,大概在人們不常聽說的地方,這道粥羹另有一個名字叫團圓湯。

三人面前都擺了一碗,方尚宮舀了一匙嘗了嘗味。

豆沙的味道很濃,甜甜的稠稠的,吃在嘴里熱燙燙的,一咽下去,好象一下子整個人都暖和起來了。

方尚宮把這一碗團圓湯吃完,也想明白了為什么謝寧會吩咐膳房單做這么奇怪的一道湯。

團圓湯,全家團圓時家家都要吃的,應節,應景。

她看了一眼皇上。

皇上面前的湯碗也快見底了。他吃的很慢,很仔細,仿佛每一口都要細細品味。

團圓湯就應該是這個味道的。

甜絲絲的,暖乎乎的,吃下去全身熨帖舒坦,心里也安定,之前身上所積聚的沉郁和冰冷似乎都被這一碗湯給驅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