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狩江山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五節 遠慮與近憂

正文第三百六十五節遠慮與近憂_巡狩江山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正文第三百六十五節遠慮與近憂

正文第三百六十五節遠慮與近憂←→:

大歷國,中都城。相國李建山在朝堂翰林閣內,批閱著各地送來的奏折。北明于都城之戰,同樣震動了大歷國朝堂上下,不少大臣甚至嗅出了其中的奧妙。大歷國繼山帝君與帝后澹臺明月消失了這么久,有些大臣隱隱猜測到這場戰事,或許有著他們的身影。畢竟澹臺明月與北明有著特殊的關系,一年前又結下親盟之約。如此重要的戰事,朝臣們相信段瑯與澹臺明月不會無動于衷。

面對朝臣的追問,李建山直接來個裝糊涂,既不承認也不否定。李建山知道此事也瞞不了多久,但是段瑯那邊不公開,李建山只能拖延下去。

當李建山看完一道從南平傳來的密折,眉頭不禁微微一皺。密奏上說,商探已經查明南平一座孤島上,確實存在過密訓,人數大約一萬左右。畢竟這些人經常去沿海附近漁村采購生活必須品,從采購數量上很容易分析出大概的人數。但令李建山奇怪的是,密奏上說,一個月前,這支密訓人員居然突然消失了。沿海附近的漁村,已經沒有他們再購買物資的信息。

李建山不禁覺得有些奇怪,一萬人左右的規模,對于大歷國來說根本就不足為慮。但是南平這么神秘的訓練這點人馬,李建山知道絕不會無的放矢。

“來人,把這道密折,轉呈兵部軍機處,親自交給周廣記大人。”

李建山吩咐了一聲,讓人把密奏送到周廣記手中。李建山日理萬機,他覺得這些事情,最好還是由周廣記的影者機構去分析為好。不過南平只有一萬人左右的密訓,反倒讓李建山覺得安心了。如果規模擴大到五六萬人馬,他就不得不防備一下。至少,也要讓駐守西寧城的崔志亮,加強關口上的防御。但只有這點人馬,李建山覺得沒必要太過操心。

李建山卻沒想到這小小的疏忽,差點釀成了大禍。南平大軍師應守山密訓這一萬人馬,其用意可不是用在進攻之上。應守山知道南平的實力,幾年之內很難再與大歷國抗衡,經過一番審時度勢,應守山決定劍走偏鋒。這一萬人馬經過密訓之后,他要全部分批秘密派往大歷國。應守山要這些人扎根大歷國各個都城,潛伏一年之后身份上基本與本地同化。到那時,以招募的名義進入大歷國軍中。

不得不說,應守山這么做確實有點大手筆。一萬經過密訓的精銳進入段瑯的軍中,只要有戰事,這些人很快就會凸顯戰功。到時候,哪怕有一千人提升至千總級別,就是一股不可小覷的龐大勢力。應守山這一招,其用意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南平的劣勢。萬一有朝一日再與大歷國開戰,這些人的倒戈,足以讓段瑯鐵軍自毀堤壩。更何況,應守山知道陸慕不會這么安穩,段瑯與陸慕之間早晚會有一戰。南平密訓人員,正可以在這場戰事之中,創建自己的軍功。

與南平應守山的沉穩相比,此時的陸慕,卻顯得有些焦慮。他們二人同為南平與西越的兩大智囊,兩人的對手都是段瑯與澹臺明月。但是應守山與陸慕的做法卻大相庭徑,應守山謀劃的是遠慮,而陸慕想到的卻是近憂。不過陸慕也實屬無奈,因為段瑯與澹臺明月提前對西越開始布局,他必須要打破段瑯的計劃。否則,西越必將陷入滅國之危。

此刻,北明國都翔鹿城內,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猶如過大節一樣。國主澹臺摩立剛剛回到翔鹿城,于都的大捷,讓澹臺摩立更加有了底氣。原本反對的一部分宗親部族,在澹臺摩立威壓之下,直接削減了很大一部分權利。澹臺摩立正在利用此次的戰事,一點一點把部族手中的權利收回到朝堂之上。他也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像大歷國那樣,整個部族無條件的執行朝堂政令。

北明舉國上下都在為于都大捷歡慶,而整個摩羅國卻是陷入了怒海之中。摩羅國民風彪悍好戰斗勇,這些年不管是與北明開戰還是與西越對敵,還從未有過被敵方殺入復地的情況。這一次不但損失了近十萬兵力,居然讓北明弱敵殺到了泰米爾城。北明大軍的行為不但觸怒了國主武波爾汗,甚至整個摩羅國民眾都燃起了怒火。

摩羅國國都雅克司城,大土司龍牧已經率領大軍離開了八日。按照武波爾汗的估計,行軍快的話,也就是兩三日之內,摩羅大軍就能殺到泰米拉城。武波爾汗茶不思飯不想,每日里都在等待著大軍的捷報。不過戰事消息還沒等來,他卻收到了陸慕飛羽傳送來的密函。

皇宮之內,武波爾汗看完陸慕的密函,臉色不禁起了變化。武波爾汗當即吩咐道,“來人,請大祭司胡圖長老過來。”

不大一會兒,一名耄耋老者,在宮官的攙扶下走了進來。此人就是摩羅國的大祭司胡圖,別看平時胡圖長老不過問政事,但在摩羅國內地位非常尊貴。這些年來,有什么大事,國主武波爾汗都要與這位祭祀長老相商。

“老臣參見陛下。”胡圖長老微微躬身。

“胡圖長老不必客氣,來人,看座。”

待胡圖長老坐下之后,國主武波爾汗這才把陸慕的密函遞了過去。

“胡圖長老,這是西越陸慕的密函,長老看完之后咱們再說說具體的事。”

胡圖接過密函,宮官趕緊舉燈過來。胡圖老眼昏花的看完密函,臉上也露出了驚訝之色。

“大歷國段瑯?我摩羅與大歷國,甚至以前的大夏,一直沒有什么利益交割,怎么可能一國之君遠道奔襲,殺到了我摩羅之地?”胡圖吃驚的說道。

“不錯,朕一開始也在懷疑。但是陸慕身為西越兵馬大都督,密函之上說的如此肯定,必有他的消息渠道。朕剛才也仔細想了想,以北明的實力,按說不應該因為一點小摩擦,就敢與我摩羅宣戰。更何況,以北明的實力,怎么可能一戰之下就擊潰查爾欽克的十萬大軍。所以,當朕看完這道密函,心中完全明白了。查爾欽克不是敗給了北明,而是敗給了段瑯。連陌坤陸慕韓平子都非段瑯敵手,更何況是不知內情的查爾欽克。”

說到這,武波爾汗不禁憤怒的錘了一下御案,接著說道,“另外,西越主動提出派兵支援,也間接證實了消息的可靠性。西越與大歷國結下如此成仇大恨,如果不是段瑯藏身北明軍中,以西越目前的局勢,陸慕斷然不會這么做。”

“陛下,事關重大,不可以推測而論。陸慕陌坤無一不是天下少有的奇才,連他們的聯軍都敗給了段瑯,足以說明大歷國兵馬的強悍。如果真是密函上說的那樣,必須盡快告知龍牧大土司,小心對應。”

“胡圖長老,假如真是段瑯率兵殺到,您覺得該怎么對應?是否要向大歷國正式宣戰?”武波爾汗問道。

胡圖大祭司想了想,搖頭說道,“陛下,我摩羅雖然不懼大歷國,但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主動宣戰,也不是上策。這一戰,不管是北明還是段瑯,只要咱們摩羅反敗為勝,足以壓制北明,更會讓段瑯知難而退。另外,既然陸慕提出進入我摩羅與之開戰,這對陛下來說到是個好消息。”

“胡圖長老,您說這陸慕,不會是有什么其它舉動吧?朕擔心,我大軍與北明對抗之際,他西越會不會來個落井下石。真要是那樣,朕同意他們進入的話,這可就是引狼入室了。”武波爾汗擔心的說道。

大祭司胡圖雙目低垂,沉思片刻說道,“陛下,老臣覺得,以西越目前的狀況,如果落井下石實為不智之舉。即便他們渾水摸魚得到了少許好處,事后我摩羅兒郎必會討還血債。老臣倒是覺得,此次陸慕的懇請,對西越來說也是意義深遠。”

“哦?長老為何有此一說。”

“陛下,真要是大歷國段瑯親率兵馬,這就說明北明與大歷國準備聯手對付我摩羅。單憑咱們摩羅的實力,恐怕無法對抗他們的聯手。一旦我摩羅大軍被摧毀,以西越與大歷國的恩怨,下一個被滅的絕對是他們。陸慕這樣做,實際上是替西越打下后防線的安穩。只要我摩羅不敗,今后將是牽制北明的巨大力量。到時候西越與大歷國開戰之時,根本不用考慮北明的支援。”

武波爾汗微微一愣,默默的點了點頭,“胡圖長老說的有道理,那這么說,朕應該接受他的好意了?”

“暫時不急,西越兵馬既然想踏入我摩羅國土,也不能就這么輕易的答應。臣以為,至少要與那陸慕談一談。就算是讓他們進來,也總得有個約束。不然陸慕到處燃起戰火,遭殃的可就是我摩羅民眾了。”

武波爾汗嗯聲說道,“不錯,朕也是擔心這一點。畢竟西越兵馬非我族類,打著支援的旗號禍害我摩羅百姓,到時候朕也不便翻臉。另外來說,北明兵馬只有區區十幾萬進入,朕相信龍牧兵馬一到,必會把他們趕出摩羅。就算陸慕的兵馬想進入我摩羅,至少也要等泰米拉城大戰之后再說。”

“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不才,愿意替陛下去一趟西越邊界。不管怎么說,人家的好意,咱們也要感謝一下。如今天下格局變化,北明與大歷國結為盟親,我摩羅只能暫時與西越交好。”

“胡圖長老,朕請你來,也是這個意思。陸慕可是個精明狡詐之輩,其他人去了朕不放心。只有胡圖長老的法眼,朕信得過。”

“臣謝過陛下,既然陛下相信老臣,那老臣即日就出行。到時候老臣可以留在西越邊關等待消息,一旦泰米拉城那邊出現偏差,陸慕這幾萬人馬,倒也可以充當一下馬前卒。”

“好,那就勞煩胡圖長老跑一趟。朕會命人及時給長老傳遞消息,至于西越兵馬,長老可根據情況而定。”

大祭司胡圖站起身,再次謝過。別看胡圖已經是位垂暮老者,武波爾汗對他卻是非常信任。西越與摩羅才剛剛交好,對于陸慕的派兵,武波爾汗既不便拒絕,也不敢放任自流的讓他們進來。至少,他要讓胡圖與陸慕見個面,給對方提出約束的條件。

武波爾汗原本很相信摩羅的實力,對付積弱的北明應該不成問題。但是大歷國段瑯的秘密參與,讓武波爾汗心中也沒了底氣。畢竟段瑯的聲威名震四方,于都城一戰,著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真要是大歷國與北明聯手,武波爾汗知道陸慕這支援軍,將對戰事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以武波爾汗做好了兩手準備,讓胡圖長老先安穩住陸慕,一旦泰米拉城失利,即刻放西越兵馬入關。()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