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繁華汴京第158章文字與傳承
第二卷繁華汴京第158章文字與傳承←→:
識字班將要進行的第三項大改動,是針對不想學方塊字的暗流。
有一些莊民只想用拼音,為此不惜私下串聯,推動公中廢除漢文。
李響每次想到這里,都要氣樂了:真是頭腦簡單啊……
識字班里出來的莊民和匠人,可以看懂公中的告示,可以和公中的賬房、管事,以及蒙學的小先生進行一定的書面交流。標注拼音的書籍也有了幾百本,有二十多個曾經的睜眼瞎已經開始讀書,驚掉了一地下巴。
但,會寫漢文還是很占優勢的。
不論是公中、蒙學還是醫衛處,想要往上走,都會碰上天花板。不管是誰,只有通過漢字考核,才算莊民心中真正的“讀書人”,在越來越多的條例約束下,才能坐上高層的位置。
只會讀些拼音的莊民和公中人員很不滿。
拼音這么好用,學起來省時省力,為什么還要使用漢文?好些新來的莊民只是會些漢文,就很快受到重用,憑什么?
李響清楚某些莊民“要公平”的想法。
想讓公中廢除方塊字、只用拼音的莊民,想法多種多樣:
其中一些人沒有精力學,或者懶得學方塊字,卻眼紅會寫漢文之人的待遇;
一些人是想得到更便利的條件。如果莊內只使用拼音,那大家就都一樣了。相對而言,這些人便消除了一些劣勢;
還有一些人,想和明月堡外的大周人徹底區分開,好關上門過世外桃源的日子。
李響理解出于利益的主張,卻不能任由某些莊民的分離主義瘋漲。
汴京那里的頂級聰明人太多,李響都被嚇得跑出了汴京。若是明月莊廢除方塊字,獨尊拼音文字,明月莊分分鐘會被大周朝堂定義成異端。到那時,幾位宰執對明月莊的觀感,沒準比摩尼教還差。
更重要的是,李響不想也不敢做千古罪人。
幾千年的文華,才造就方塊字這種博大精深的優美文字,李響怎敢褻瀆?
李響至今都記得,原時空的母親便寫得一手好字。
李響小時候經常拿著玩具,看著母親在書桌上寫字,陽光照在母親翹起的嘴角,那樣的場景定格在童時腦海。
輕吐口氣,李響接過識字班夫子手中的三字經。李響回憶的三字經不全,李夢空和張萬里的文才又不夠,只好等青石先生補全。
李響霍地把書打開,“都看看,這是什么?!”
李響慢慢翻頁,口中不停,“這里面的每一個字,都有幾百年、上千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大周子民,炎黃貴胄,祖先篳路藍縷,一代代傳下的好東西,全在里面!”
“為了利益,為了念頭通達,為了閉門自守,便廢除方塊字,本莊主不干這樣的事。”李響把書合上,閉目幾息,“只學拼音是省時省力省錢糧,但真要那么做了,我明月莊便會成為千古罪人。”
“咱們忘掉了祖宗,那咱們的子孫也會忘掉我們。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們的子孫只能花大功夫重新學習方塊字,從大周的書中找到明月莊,他們會怎么看待我們?”
“幾千年的傳承,三皇五帝的偉業,秦漢先民的拼殺,早已浸潤在一個個橫平豎直的方塊字中。只學拼音的念頭還是省省吧,識字班也要加入方塊字的學習。”
促使通過識字班考核的莊民,借著字典和百十個常用漢字,讀著拼音的同時自學方塊字,這就是識字班第三項大改動的最終目的。這必然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大周的頂級人才都參加科舉去了,明月莊的進度注定很慢。
大周可能有在鄉野隱居的大才,但很難被李響“撿漏”。岳父順利招安,自己又被青石先生收為弟子,李響已經很幸運。
說到字典,李響又開始郁悶。
李響早早便提出按照拼音把漢字排序的字典方案,但他想要一本類似于原時空那種,能夠幫助小孩子學習漢文的字典,談何容易?按照明月莊如今的財力和人力,這又是數以十年計的大工程。
莊民聽完莊主的肺腑之言,神色各異地散去。
李響徹底認可了張萬里。
張萬里以小見大,很不容易,畢竟他沒有李響那開掛般的知識廣度和歷史積淀。
查看了識字班的兩間大屋,又擺弄了一陣練字沙盤。李響對識字班幾位夫子的工作基本滿意,邀請幾人到自己的小院用餐。
第一次得到莊主“賜宴”的幾位識字班夫子激動不已,有個十五出頭的年輕人眼淚汪汪。
李夢空、趙伯、劉盛一致鄙視:沒見過世面。在莊主家吃飯算啥,逢年過節的時候,莊主還會親自動手呢!聽說莊主又搞出一道新菜肴,得想個法子從烈屬手里討來……
“李響居然直接說,要大改識字班,懲罰不規矩的作坊主、管事和領隊?”劉夏都的爺爺聽完孫兒的講述,撫須,久久不語。
在這位老人看來,武裝商隊應該由公中全部掌控,不讓那些粗漢亂來。
在秦嶺里靠著自己過慣了,哪里還想服從公中的管束,如今有得忙了吧?不能對那些人貿然動手不說,還得想方設法,化解掉那些人心中的郁結、焦躁和迷惘,真是活該。
還有,識字班不是應該大改,而是直接取消。
沒看那些原本“憨厚”的老實莊民,在識字班學了東西后,一個個心都野了嗎?小民就該老老實實做睜眼瞎,懂事理的人多了會很麻煩,大周百姓若是人人認得字,那還不亂套了?
李響既然不顧眼下的危局,要懲罰一些人,劉夏都的爺爺當然不能放過這個好機會:既然你李響要針對那些人,那老夫過去拉攏一二,還怕那些人不倒向七戶劉氏?
深夜,趙伯敲開李響的院門。
李響披衣起身,廂房的幾位壯婦本就穿得整齊,聽到有人求見莊主,趕忙泡茶燒水。
能隨時敲開莊主房門的,也就趙伯幾個,趙伯在事實上相當于李響的家仆隨從。
趙伯遞上情報,謝過莊主賜茶,半邊屁股著凳,在那里一言不發。
李響稍稍捏緊了情報,“劉家的動作還真快,拉攏的人也夠多,人心不足……”
接下來的幾天,李響查看了明月堡內小河南岸的莊民作坊,還有新莊民建造的二層三層磚石小樓。
莊主大人說了一些套話,內容無非是莊內條件有限,委屈大家了云云。還承諾說等明月堡的修建進入正軌,便大力開發東門西門外的山頭和山道,引水修渠,滿足新老莊民的建房需求。
莊主親切接見了莊民,還不顧危險,查看了新莊民和老莊民合建的石灰窯、磚窯、石頭場,諄諄教誨要注意生產安全。
莊主一再強調,只有人活著,才能過好日子,并當場拿出一種極為節省材料的“口罩”圖樣,替代之前的裹頭布。苦于石頭窯內煙塵傷肺的莊民當場痛哭流涕,連連感謝莊主大人體恤莊民。
悲天憫人的莊主當場要求幾位作坊主:每個在石灰窯等危險場所工作的黃色戶籍莊民,都要戴上斗笠和口罩,保護安全。
為進一步保護底層莊民和新來莊民的基本利益,公中的李夢空夫子當場保證,莊主作出的許諾都會拿到公中會議上商議,只要通過便立即施行。事實上,李響提出的要求,還從沒有被駁回過的先例。
井新義等新莊民代表感動得涕泗橫流,當場表示要擴大產能,絕不耽誤明月堡的修建工作。
新崛起的老莊民代表三伢子,正身處剿滅方臘前線。和三伢子家有合作的大嗓門兒駐守三王寨,和三伢子是親家的大牛代表三戶人家,受到莊主的親切接見。
如此過得幾天,李響頂不住了,暫停了巡視漢江工坊的計劃。
李響被自己的勤勞拼命感動得一塌糊涂,決定休息幾天。他內披鎖子甲,中間穿皮甲,外面還套著細麟甲,抓起一把踏張弩,跑進封禁嚴密的后山。
“打獵兩日,勿擾。若素素返回,告知山口親衛,本莊主自然出現。”李夢空和張萬里看著李響留下的字條,哭笑不得。
莊主累得跑路,在大周也是沒誰了。
昨日剛被李響提拔的成吏員咳咳兩聲,“莊主太累了,到山里休息兩日,實屬正常。”
趙伯和劉盛還沒有接納成吏員,聞言理也不理。老莊民,尤其是被逼山上的老莊民,對胥吏階層向來深惡痛絕。
好在李夢空知道莊主的一些盤算,經歷豐富的張萬里又素知某些胥吏的不容易,和成吏員打了招呼,成吏員才沒有太尷尬。
視線轉到江南,杭州。
江南冬日沒有北方的酷寒,卻濕冷鉆骨。
方天定進入東城門,身后是長長的車隊,車上全是戰利品。城墻上響起震天的歡呼聲。
方天定銀袍白馬,手握方天畫戟,直奔圣公府,也就是原來的知州衙門。
下馬,見過守門的老兄弟,方天定繼續朝里走,在臺階下驗過印信后,才踏入知州大堂。不,現在已經不是知州大堂,已經被改造成圣公召集文武議事的地方。
方天定低頭走入大堂,身上的鱗甲、腳底的鐵靴、頭上的鋼盔嘩啦作響。剛從戰場回來的方天定,渾身帶著一股兇煞之氣,直讓幾位沒見過世面的文官流出冷汗。跟隨方臘起事的老兄弟,也是嘖嘖稱奇,暗道一聲:好漢,佩服!
方天定鎮住全場。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