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傳

第四十章 廣寒宮

郭小四心情大暢,沒有比恢復本來面貌讓他更高興的事了,這一行雖然有點兇險,但卻一下子得知硯臺的兩個大的功效,而且還學會了修道修仙高人才會的《洗髓經,得到了一柄鋒利無比的青玉劍,得到了一個似乎能裝不少東西的乾坤袋!

唯一遺憾的就是酒劍仙死了,而且他的死與郭小四還有著關系。不過這一切也不是郭小四能夠控制得了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將來有機會有條件有可能的話,殺掉那個紅袍男子,替酒劍仙報仇。

沖著酒劍仙的墳拜了兩拜,郭小四收拾行裝,走出金霞峰——他沒有忘記他的任務,送信給中則郡的太陰派廣寒宮的堂主白沁蓮。他雖然摸到了一點修仙修道的皮毛,但能否持續下去,或者能否有所大進還不可預料,因而先得在純陽門混下去,也好利于不敗之地。再者,劉香主的血海深仇還沒有報,劉敏、張無視也逍遙法外,早晚得除掉這兩個人。

出了千霞山,郭小四運起純陽天罡步,體內純陽真氣的源源不斷,似乎要沖開某個關卡,郭小四趕緊用洗髓經將這股純陽真氣控制住,不讓它們到處亂竄,強行引導著真氣按照純陽功中的心法調息。

到了淮水的時候,郭小四的純陽功已經達到了第五層!這倒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純陽天罡步能夠加快純陽功的修煉,但怎么說也不會快到這個地步,似乎又快了一倍。

修煉起洗髓經的時候,涌動的也是一股純陽氣流,但與純陽功所引發的純陽真氣卻是兩回事,盡管其中或許有相同的地方,但郭小四明顯感覺到,因修煉洗髓經而涌動的能量氣流積淀到丹田,時間長久之后,會形成一個橢圓形的東西。

但究竟是什么樣的東西,他也說不清道不明,他疑心這類似于妖怪體內的內丹,但苦于無人指點,也只能妄自猜測。上次聽酒劍仙說過,人、妖修仙修道,是以身體為爐鼎,修煉自身,那么自己現在所要修的,一定就是那個橢圓形的東西了。

渡過淮水之后,郭小四到了中則郡。這里畢竟是郡守所在,繁華程度比平風城要高出不少,街面上人頭攢動,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酒館客棧隨處可見,當然,也有一條悠長的街道,一旁則是雕樓玉宇,一行行濃妝艷抹的妙齡女子臨欄桿而立,浪蕩地指指點點、說說笑笑。

這大概就是類似于百花閣的地方了。郭小四并不笨,一下子就能猜到這地方是干什么的。樓閣上的女人還沖他說著挑逗的話,但郭小四根本無視她們,徑直走開。

不是他對女人不感興趣——正到了性情勃發的年紀,但一看到那濃妝的臉龐,就倒胃口,哪里還有什么性趣可言。

辦正事要緊,郭小四隨意問了一個行人,就探明了道路,看來這廣寒宮在中則郡中也算個名氣不小的地方。

名字叫做廣寒宮,形狀上還真有點類似。廣寒宮在中則郡的西北角落,這一帶比起煙花巷那一片要冷清得多。廣寒宮遠遠望去還真有點宮殿的樣子,只不過樓層并不高——蓋得太高,有違朝廷制度,尋常人家,只能蓋三層高,正廳屋頂還有一彎銀鉤似的月亮。

郭小四臆想起來,這要是到了十五月圓的時候,不知道廣寒宮還要將上面的銀鉤換成銀盤。倘若是個小偷,也得趁月圓的時候下手才行。

既然是同盟純陽門南方分舵堂主派遣人來,廣寒宮自然不會怠慢,先將郭小四引到一間偏廳,香茶奉上,然后有人去稟報堂主。

郭小四打量了一下四周,廳堂里掛著一些水墨畫,都是些筆工細膩的畫,比起劉香主以前喜歡的那些厚實的畫又不一樣。不過一旁奉茶的穿著道袍的小姑娘,模樣倒是俊俏。

那小姑娘見郭小四瞪著她看,臉皮微微一紅,卻沒有羞著走掉,而是依舊站立著不動。

喝了兩三口茶,廳堂外傳來腳步聲,郭小四凝神聽起來,卻能清楚地聽到這一行來了四人,其中一個的腳步聲比較輕,應當算是個高手。只是如果在以往,那最輕的腳步聲他一定聽不到,但是借助洗髓經,卻能清晰地聽到聲響,并且能夠將它們分辨開來。

進來的果然是四人,其中先一步的是一個四十歲模樣的中年女子,也是道袍裝束,眉眼間卻多出不少颯爽之氣,腰間斜挎一柄長劍,劍柄卻是雪白,上面系這一條青色的穗帶。

這一定就是太陰派廣寒宮堂主白沁蓮了!看另外三人恭恭敬敬的樣子,這人一定就是。

郭小四趕緊站起來,一躬身道:“弟子郭小四,拜見白堂主。”

白沁蓮手一抬,說道:“郭尊使迢迢而來,一路辛苦了。”

客套話一講,接下來就是正事,郭小四從包裹中取出那封信函,遞了過去。那個奉茶的小道姑,將信接了過去,轉呈給白沁蓮。

白沁蓮拆開信函,快速地瀏覽了一遍,呵呵笑道:“李堂主好大志氣,純陽門這樣豪氣,我太陰派自然也不甘落后,郭尊使,你回去回復李堂主,就說我太陰派如約前往,參與剿滅天魔教。”

郭小四眼珠一轉,立即知道李元業信函中所說的是什么事情,一定是約會太陰派,合理圍攻天魔教,天魔教的南方勢力上次被三光同盟殺得元氣大傷,但純陽門南方分舵精英不斷被抽調,一旦天魔教在南方恢復勢力,三光同盟可就危險了。因而這一次探明天魔教余黨所在,李元業便下定決心,畢其功于一役,聯合太陰派(星耀宗有沒有另外派人去聯絡,郭小四就不清楚了,不過按三光同盟的行事舊例,這一戰自然也少不了他們),將天魔教南方勢力徹底鏟除,以絕后患。

郭小四想明這一切,拱手道:“弟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