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店街

第四十五章 小別(1)

此章有船,慎入

在鹽場闖蕩幾十年的老字輩鹽商,這一次,全栽在一個年輕后生手里,段孚之郁悶難當,臉色陰沉。杜老板一張圓圓的胖臉上露出一絲復雜的微笑,溫言道:“我們這些老人,一輩子見過多少勾心斗角的事情。平日你嗓子里咽著,嘴里嚼著,筷子夾著,眼睛盯著,腦子想著,累還是不累!兄弟,趁這個時候,休息休息,年輕人總有他們的時運,不過這個人的時運,總敵不過這天下的時運。我們走過的這些路,他們現在正高高興興走著,就讓他們先高興一會兒。”

秉忠聽了,心中亦有感觸,輕輕嘆了口氣。

杜老板道:“可惜秉忠兄的錢莊,這一下,呂家的爛賬可是堆你手里了,呂家的錢,也要全部抽走了。”

秉忠微微苦笑,沉吟片刻,道:“井灶不景氣,北方又急需我們清河的鹽,如今銷鹽所到的各地農村年景還好,鹽運倒是可能轉旺,他們拿到這么多鹽灶,當會大賺一筆。而他們一接到手,鹽價就要漲風,我們或許也能跟著這陣風賺點錢,我呢,損失也不會過大。”

段孚之哼了一聲,憤憤地道:“我們給自己鋪好了床,他連鞋都沒脫就爬上去睡了,撿了這么大便宜,你倒想得開!你們孟家這個姑爺,有沒有一絲半點把孟老板和你放在眼里?”

秉忠淡然一笑,起身向段孚之和杜老板拱手一禮,默然而去。

靜淵回來的時候,楠竹正給林夫人捶著背,林夫人捧著個手爐子,用墊子墊著,墊子上織著藍色細紋,絲絲纏繞。林夫人見靜淵眉梢眼角微露喜色,笑道:“可是心里一塊大石頭放下了?”

靜淵笑道:“忙了這么些時日,終可以休息一陣子了。”

靜淵說了和歐陽松收購呂家鹽灶的事。林夫人聽了,不由得點頭:“連孟善存要當商會會長,也是從省里拉了人來幫忙,看來這道理倒是不錯:錢要和權斗,兩方都會遍體鱗傷,誰也沒有好下場。自古以來商場上要得意,無不是權錢聯合。”

靜淵道:“歐陽松也投了不少錢。”

林夫人道:“你能和他聯手,可見你聰明識時務,眼睛準,不枉你爹培養一場。”

靜淵一笑,卻忍不住尋著七七,林夫人知他此時恨不得兩肋生翼,原本再想說一句話,見他今日高興,也不愿掃他的興,便忍住不說。笑道:“至衡剛收了冬菜回來,現在屋里歇著呢。”

靜淵幾乎沿著走廊是一路小跑,近半個多月周詳計劃,費盡心思,看穩了時機、找準了磧口,僅用半日時間,便搶走了羅秉忠和鐵公雞段孚之計劃周詳的生意,想起那火燭通明、簽字立約的場景,感到那快刀斬亂麻、將欲取之物裝入囊中的歡欣,心中暢快,只想趕緊回到妻子身邊。

七七坐在窗邊的桌旁,背靠著窗子,走廊上的光線昏暗,屋里點上了燈,她的影子纖秀柔美,像一簇溫暖的燈花。經過的時候他忙放慢了腳步、調勻了呼吸,讓步履變得從容。

她正繡著花,見他進來,放下手中的針線,抬起頭一笑:“你回來了?”她的耳墜子在細膩的脖頸上投下搖搖晃晃的小小陰影,站起身來,替他接過脫下的大衣,她的笑容雖然溫柔,那順從的意味卻頗為勉強。自從立冬那天呂家酒宴之后,她就慢慢有了些變化,從前一直洋溢在她臉上的那種單純快樂的神色,正在一點一點的消退。

七七腳步輕盈走到衣架旁,幫他把大衣掛上,手輕輕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塵,靜淵看著她,不知道為什么,滿腔想對她的說的話在突然間消于無形。

七七的針線盒放在那窗邊的桌上,在那張小小的方桌上,還放著她從娘家帶來的紫色琉璃花瓶。空空的花瓶,是因為冬天來了,百花都已凋零,即便是那有著頑強生命力的鴨拓草。

她似乎對他說了幾句話,他竟然一句也沒有聽進去,耳中像有什么在蜂鳴,不對不對,他在心里說,這樣不對。他此刻才意識到這個婚姻詭異的地方,他原以為自己可以拿捏適度,結果每到關鍵時刻,總會出現僵局。這么多天來,他第一次這么早回家,他知道她在期望他說些什么,自從立冬那天她不舒服,她就一直希望他能說點什么。可他卻欠了她一筆債,一筆或許只能用沉默來償還的債。

他愣了會兒神,仿佛從夢中回過神來,慢慢坐在一張暖椅上,“又繡什么呢?”隨口問了句。

她便笑著把繡的花樣遞給他,他看了,是捧著金元寶的胖娃娃,他心中便是一刺,她卻渾然不覺:“我四嫂快生了,今兒托三妹過來讓我給她做枕套,這幾天要腌冬菜,我白天都沒有功夫,緊趕慢趕,也只有這個時候做一做。”

他哦了一聲,把眼神飛快挪開。茶壺坐在屋角一個小爐子上,七七走去給靜淵倒了杯茶,邊說道:“芷蘭的婚禮要在成都辦,要我去成都幫幫她,我問了母親,她也同意了。”

她用手絹托著茶杯輕輕走了過來,遞給他,眼神有些猶豫,想了想,說道:“過了年,我想去成都上學,我沒敢跟母親說,想請你到時候幫我求求情。”

“上學?”他的心一擰,握著茶杯,茶水的熱度迅速上來,燙得他皺了皺眉,她見了,忙伸手想幫他端著,他空余的一只手把她一擋,“上什么學?”

她輕輕退后兩步,兩只手有些緊張地合在一起:“前幾年那個教會學校現在開設了女生部,設了文理兩科,我想我還年輕,也不能老這樣在家里。”

“什么這樣在家里,你在家里怎么樣了?誰虧待你了嗎?”他的語氣冷淡了起來。

她聽著苗頭不好,先定了定神:“我在家里很好……”

“既然很好,那就在家里呆著,哪里也別去。”他打斷了她,把茶杯往桌上輕輕一放,目光深沉、臉色平靜。

七七一雙眼睛如兩泓清泉,沒有波瀾、似映著點點星光,她鼓起了勇氣,吸了口氣,道:“我想趁現在家里沒有太多事料理,再去學點文化,我還年輕,你是受過西式教育的,你應該會理解我。”

他看著她的眼睛:“我理解你,但是不行。”

“為什么不行?”她脫口而出。

“你已經結了婚了。”

“可芷蘭也會去,她結了婚渡完蜜月就會去,這還是她丈夫家里提議的。”

“你和她不一樣。”他的聲音保持著一貫的從容,冷靜果斷,不糾結于一絲半點的細節,“你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她一噎,眼睛驟然睜大,浮起的千絲萬縷的情緒,又在一瞬間被她強自壓抑了下去。她當然知道自己跟芷蘭她們不一樣,只因為她姓孟,而孟家欠了林家的,她欠了他的。她何嘗不明白,他一直對她克制著情感,即便是最親密的時候,他也是心事重重,原因就是,他們的婚姻和別人的不一樣。

她不再說話了。羅伯伯不是說先學會冷靜嗎?那她就冷靜,立刻。她回到之前的位置坐好,手拈著細細的銀針,穿絲走線,靜淵看得清楚,那只細嫩潔白的手因為操持家務,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指節上已經多出了紋路。

他忍不住走過去,緊緊握住那只手,聲音柔和了下來:“七七,你如果不喜歡做家務,那就不要做。每天就只照顧母親,有什么事情,吩咐下人做就行了。”

她嗯了一聲,慢慢從他手里抽出手去,低聲說:“小心針。”她抬起頭,問他:“芷蘭結婚,我可能會在她家住幾天,沒有關系吧?”

繞來繞去,原來還是想找機會離他遠些!疼痛上來了,那細細的鈍痛,從靜淵心里慢慢上浮。

“什么時候去?”他問,他已經變得冷靜了。

“過幾天,我等著她的信兒。”

“那我讓小孫送你。”

“好。”

這天晚上,靜淵竟然失眠了,他強迫自己入睡,可越是這樣,越是心慌。他年當少壯,千里鹽場,就是他林靜淵的戰場,他怎會失神?他怎能心慌?他怎能讓這么點小事就攪得六神無主?

他聽到她勻凈的呼吸聲,那怨恨與惆悵像火一樣上來,終于點燃了引信,他心中竟有了一個可怕的念頭。他伸出手,慢慢伸向她的脖子,那細嫩的頸項,像脆弱的花枝,他只要這么一用力,是的,就這么輕輕一用力……

七七睡得正熟,突然間呼吸一窒,猛然驚醒,睜開眼睛,見靜淵一只手卻正掐著自己的脖子,見她驚恐萬狀的眼神,手卻松開了。

七七喘口氣,急忙往床里一縮,怒道:“你瘋了!”

靜淵的呼吸慢慢粗濁了起來:“我真恨不得自己瘋了,我若瘋了,我們也好了斷。”他將她的身子用力扳了過來,似猶豫了一下,然后重重地向她壓了過去,手伸進她的衣服,粗暴地撫摩著她的皮膚。七七用力抵著他的肩膀,抗拒著,卻總歸是枉然。靜淵擂鼓似的心跳近在咫尺,她覺得很疼,卻無從分辨這疼來自哪里,是身體上,還是心里。床的籠幔在顫抖,掉下了幾粒灰塵,即便是在黑暗之中,她卻依然能看到那細細的塵埃正灑向自己的眼睛,她把眼睛閉上,可那灰塵已然掉入了眼里,將她的眼淚逼了出來,他看不到她的表情,但他知道她被他刺痛了,正如她刺痛了他一樣,于是他變得更加火熱,更加直接。她終于嗚咽了一聲,雙手抓緊了他的背脊。

冬夜,寒冷徹骨的巴蜀的冬夜,夜霧上來了,透過窗戶的縫隙,慢慢浸入屋子里。靜淵似乎看到自己呵出的氣變成了白霧,他側過頭看七七,她一動不動地躺著,眼睛睜著,似在等待天明。他輕輕摸了摸七七的臉,冰涼,她的頭發也冰涼,一瞬間他胸中涌起恐懼,他怕她死了,又把手伸到她的鼻子上,感覺到她急促的呼吸,方放下心來。他側過身去,將她攬進火熱的懷里。她的臉靠在他胸膛上,冰到了他的心里。

他沿著她光滑的身體,尋找著她的手,把它握住,“七七,”他輕聲叫著她,“這兩天我會好好陪你。”

她的身體輕輕動了動,沒有應聲,過了一會兒,才輕輕朝他挪近了一點。

一兩年,母親告訴他,最遲一兩年后,就要他另娶側室,生兒育女。那個時候,他又將如何面對她呢?假如現在放她去念書,她和他將要面臨的局面將有多么殘酷,他不愿意去想。

嘆了口氣,輕聲道:“你如果真要去念書,再等一段時間,再等……兩年再說。我現在……片刻也舍不下你。

說了這句話,他立刻心中失悔。他自認語氣真誠,那真誠足以打動她,甚至打動他自己。可內心里一個聲音卻響了起來。提醒他:不管怎么樣,你還是一個騙子。

靜淵感覺到七七的睫毛微微顫動,輕觸著他肩頭的皮膚,將她摟得更緊了,可此時自己卻恍若有一個分身,正站在一旁冷眼看著,一臉的嘲笑,靜淵心中一激靈,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