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抗日

第九百三十七章救命稻草

歐陽鋒)

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原本,希特勒未嘗沒有興兵報復的意思。國家和人一樣,當一個人處于人生最得意階段的時候,自然也就格外的受不得委屈。現在德意志的境況可以說前所未有的好,這個時候,中國主動打上門來,德國人也就格外的沒有忍耐力。如果不是楚克島一戰中國顯露出了強大的海軍實力,希特勒號令一下,也許a集團軍下一階段作戰中心就會像中國偏移。之后會發生什么,則就難說了。最終,希特勒經過一番考量,決定接受戈林的提議,還是先解決了蘇俄再說。“蘇俄之后,a集團軍就不會再受到其它方向的威脅,如果北非和中東局面穩定下來的話,那帝國就可以舉傾國之兵攻擊中國……”希特勒愿意與日本結盟,本就是從大局出發,在亞洲需要一個盟友,而如果蘇俄還有北非以及中東局勢都穩定下來,德國就具備了左右亞洲局勢的能力,屆時,這個盟友就不重要了。

歸根結底,希特勒已經不再信任日本人了。

希特勒已經視日本為扶不上墻的爛泥巴,但是該援助的還是要援助,他的出發點是,哪怕日本打不過中國,可是能夠給中國制造一些麻煩,讓中國人不能全力以赴的支援蘇俄,那也是劃算的。源于蝴蝶效應,這個時空的德國,軍工產業發展格外迅速,先進武器裝備層出不窮,這就造成了,德國正規軍幾乎每年都能集體更換一次裝備,而那些換下來的裝備就便宜了扈從軍。從原本調撥給扈從軍的裝備中抽出一部分給日本國對于德國主導的戰局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盡管德意志現在擁有不下一千萬的扈從軍,但是在北非中東還有蘇俄,真正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卻只有德隊。與其裝備更多的打醬油的扈從軍,不如扶植日軍,讓其更具戰斗力,這樣還能給中國制造一些麻煩。

希特勒別有用心的加大了援日力度,這對日本人來說乃是意外之喜。楚克島之后,如山本和小泉算計的那樣,黃帝號航母艦隊果然駛向了關島。到了這個時候,小泉因為穿越前的經驗,已經確定學兵軍這一手就是照搬的那個時空美國人的“蛙跳戰術”。歐陽云的意圖他算是識破了,可是因為大和號和武威號航母艦隊幾乎全軍覆滅,而武久號航母艦隊要用于協防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他根本沒有反制的手段。

思前想后,期間不止一次的痛罵歐陽云卑鄙無恥就知道山寨,最終,小泉不得不低頭向山本誠懇道歉,稱之前不經過他就和石原莞爾達成協議是對他和海軍的背叛,并保證以后此類事件絕不會發生。在獲得了山本的原諒以后,他提議放棄關島等太平洋上的小型軍事基地,轉而全力拱衛本土太平洋防線。“支那人這么做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進攻我國本土,在我聯合艦隊已經不具備與學太平洋艦隊進行決戰能力的情況下,進行近海防御已經成了唯一選擇。支那人以為控制南亞至本土的航道就能讓帝國陷入困境,為什么我們不可以兩地做文章呢?”

受楚克島遭襲的影響,山本五十六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這個時候,小泉誠懇道歉的電報就太重要了。小泉賴山本的賞識才能達到現在的高度,有山本撐腰,他的戰術思想和軍事技術上的創新才能得以實現,也才能收獲一大批的支持者。有這些人背后出力,山本也才能有驚無險的渡過這次危機,依舊牢牢掌控軍部。

山本這段時間的情緒非常的糟糕,小泉的背叛,聯合艦隊的不堪一擊……這讓他開始強烈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產生這樣的想法:自己根本就不具備從國家高度處理前線事務的能力,帝國之所以淪落到如今地步,就是因為自己的無能。難怪山本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無論是中國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皇軍始終掌控主動權,怎么貌似一夕之間,這種境況就完全變了。皇軍開始節節敗退不說,現在居然連本土安全都保護不了了?

山本心中一直存在著這樣一個疑問:積弱的中國怎么一下子就變得如此強勢了?歐陽云為首的中國人他們究竟做了什么?這才營造出如今的局面?

于山本來說,當前帝國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在他看來,如果自己被趕出軍部,軍部重新回到陸軍人手中的話,那么帝國將會失去未來。這個時候,小泉忽然主動認錯,對于他來說這不僅意味著他可以繼續主掌軍部,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小泉帝國未來的代表者對他表示認可,那意味著他所做的一切決策依舊符合于帝國的未來利益他山本五十六并沒有被時代拋棄。

對于穿越者這一概念,山本因為小泉的原因早就有了透徹的理解,這也是他堅定地從各方面維系小泉的原因。雖然,小泉在先進武器裝備的掌握上不如歐陽云,雖然,在戰術思想上的較量中,小泉就沒有領先過。但是至少,小泉清楚歐陽云的路數,也知道該如何做才能讓帝國具備抗衡的能力。單沖著這一點,山本覺得自己就應該毫無原則的支持小泉。

一直以來,山本也是這么做的,只是,小泉卻沒能對得起他寄予的厚望。

因此,山本也曾經對小泉失望過,只是現在,山本始料未及的是,小泉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力量,而他,居然還必須仰仗這股力量。

領悟了這一點,山本便不敢輕視小泉的建議,于是,不知不覺的,日本國的戰略部署開始帶有濃重的小泉因素。

大批德國裝備涌入日本,放在以前,日本人因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肯定會有選擇的利用。但是現在,經歷了楚克島戰役后,日本人開始發現本土并不是那么安全,于是德械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