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夫36計

第三回 辦女學

馭夫36計第二十七計:隔岸觀火第三回辦女學

第三回辦女學

“基本上,我想的這個賺錢辦法呢,需要戚家和我們胡家共同出資,還需要母親辛勞一下”如初想了想道,“到時候賺了錢,再按出資的比例分紅就好,戚家完全不占一點便宜,光明正大”

“那要做什么營生?”戚夫人道,“我雖然老了,身子骨倒還硬朗,辛勞是不怕的可是如初,剛才說過了,要我出大把銀子是不能的,現在積攢下的錢一分也不能動”

對戚夫人如此直白的說話,如初忍不住捂嘴笑道,“母親,戚家出的那部分錢是不需要真金白銀的我是看中了咱們家后院空著的廂房咱們按市價估算一下,看租出去能折多少銀子,就以這個數目做資金”

“你到底要做什么呀?租房給外人的事可不能做戚家雖窮,這點官眷的體面卻還要保留”戚夫人被如初神神秘秘的笑容搞得糊涂起來

“咱們不招房客,那才能賺幾個錢我是想……辦個女學”如初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想法來源于她在天津衛.學的經歷;也來源于她在穿越前,本身就是師范學校畢業的“人才”;來源于一個真理:辦教育是最賺錢的,而且成本不大

“辦學?”戚夫人被如初的這個想法.驚到了,愣了好一會兒才道,“如初,咱們是女子,身上沒有功名,就算是才高八斗也當不成先生的就算你想當,有人會把家中子弟送來才怪”

“哎呀,母親,咱們不教男人,只教.女人而且不教詩文,只教廚藝與女紅、女德”如初解釋道,“平常聽您和如意說話,也知道身為女子嫁為人妻后,要持家有道、要廚藝精湛、要女紅優秀、還要為人知書達理守、孝順公婆、愛護晚輩捫心自問,這些優良品質,我只在廚藝一道上還將就,別的就差了我是如此,相信很多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也是一樣在這種情況下,為人父母的不可能不擔憂,就像您擔憂如意是一個道理所以我想,倘若咱們辦個學,教女子們一些這方面的東西,對于未嫁之女來說,可以令她們將來到婆家深受好評,對于已婚女子來說,可以令家庭加和睦,豈不是好?”

她的設想對于大明朝來說實在是前了些,所以.戚夫人雖然聽得心癢癢的,卻懷疑地道,“這樣行嗎?”

“有什么不行的”如初趁熱打鐵,“一來,國是以無數個.家庭組成的,為人妻母者把家管好,會令家庭加和睦,令男人們沒有后顧之憂地為國盡忠,從這方面講,咱們也是對朝廷做貢獻二來,母親挑頭兒做這個事,人家都會說戚大人的母親教導女子們努力持家,今后有見識的女眷們都以您為楷模,先不說對元敬的官路有好處,就算是官聲也會大大提升這三來嘛,咱們收取一些費用,還可貼補家里您看看,這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呢”

“事情倒是好事情,但收銀子的話……”

“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呀,找先生還要束修銀子呢,.您見到哪個先生不好意思收錢來著?再說,咱們假如招的人多,收費就少,怎么會付不起?還有啊,學女紅和廚藝,難道不需要材料嗎?咱賺不賺錢先放一邊,總不能賠錢不是?而且,假如來學里的女子多,學藝所需的材料可以和某些老實可信的商戶長期訂購,這批發的話,總比零售價錢低告訴您,一定會賺錢的重要的是,咱們雖是女子,可也為朝廷的穩定出了力,還能幫助很多人,多好個事”

如初巧舌如簧,.戚夫人心思活動了不過她究竟是封建社會的傳統婦女,如初的想法還是有點驚世駭俗的,她并沒有當場答應,而是思前想后的足足考慮了兩天就在如初以為戚夫人拒絕了這個建議,感到非常失望時,戚夫人咬著牙應下了這事

古代房價和地價都便宜啊戚府后院的東西廂房很大,但折算來折算去,以一年為期,租金也沒多少銀子但為了吸引人來進學,如初讓戚夫人技術入股要知道戚家雖貧賽,但不用說魯橋鎮,在整個濟寧州也是很有名的尤其是戚景通為人剛正清廉,家風嚴謹,戚夫人德名在外,養育的兒女個個出色戚繼光自不用說,那是少年英雄,戚繼美和戚如意也是人人夸贊,提親的人早就踏破了門檻,不過因為戚夫人一直沒找到合意的,耽誤了下來罷了

然后如初拿出十兩銀子,置辦了些學里必須用的家具和刺繡、下廚的原材料,算是戚家與胡家各一半出資至于課程,設置了廚藝、女紅、女德、健身四門

廚藝自然她親自教,為此她還具體預備了教案而所謂健身是學些基本的武功,免得將來嫁人遭遇家庭暴力本來戚夫人反對這一門課程的,但戚老太太覺得戚如意應該學學,將門虎女嘛,所以就設立了

女德,當然是由戚夫人擔任老師其實主要是講講古代流傳下來的女訓類的東西不識字的,就由戚夫人教著學認字其實能進女學的都是官宦或者富人家的姑娘、還有很多來湊熱鬧的夫人,大多數是熟悉字的

至于女紅,就要由紅羽、翠羽來了令如初沒想到的是,這兩個丫頭的手非常巧,女紅之名在外,有不少有錢人家聘女兒,都請她們幫著做繡品不過戚夫人迂腐,一直不肯做起這樁生意現在如初發現了寶,打算弄個繡品作坊,找些本地窮苦人家的女兒培訓一下,承接點繡品業務,即能自己賺錢,又能幫助窮人,當然這是后話了

一切都預備好,招生問題根本不在話下只是放出了戚夫人的名字,拿了紅羽和翠羽的幾件繡品,還有如初親自下廚做了幾桌酒席,請幾位當地及濟寧州的官太太、富夫人來嘗了嘗就都解決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到婆家受到贊揚?誰不希望自己的媳婦能干?誰不希望綁著丈夫的心哪

所以說,不管到哪兒,女人的錢都最好賺,辦教育也是來錢最快的營生女學才只第一批招生,就有三十個人報名,一人三兩銀子,為期一個月,耗費的材料費另算

這些人根本不在乎錢,要不是因為戚夫人攔著,如初本打算要十兩報名費的可就這,戚家的生活環境也大變樣了,簡直是鳥槍換炮一樣

因為如初的關系,一向死氣沉沉的戚府變得生龍活虎起來,戚夫人開始時還擔憂,但當她給一群女子講授女德時,自尊心和自身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再看到白花花的銀子,對如初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令如初從不受待見的兒媳,變成了堪比女兒的好媳婦,整個戚家也真心接納了她

如初曾以為,搞好家庭關系是一項艱苦而長期的過程,可沒想到,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共同做一件事業,很快就能融合在一起,成為真正的一家人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