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7章 末日

字:大中小第47章末日夜間模式→第47章末日:,,,,,,,,,,

諸葛瞻此刻領兵到了綿陽。

他的心情很是忐忑。

他怎么也沒想到,曹魏的軍隊居然會出現在江油。

他們到底是如何過來的?是怎么出現在這里的?

諸葛瞻根本就想不明白,雖然想不明白,但是發現敵人趕來,他還是要前往迎敵的。

這是諸葛瞻第一次統帥大軍。

過去他也曾任過軍職,但是,那些都是偏榮譽性的官爵,不曾有過帶兵打仗的經驗。

劉禪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認為他一定能擊敗來犯之敵,再奪回漢中,穩定局勢。

在他出征之前,劉禪死死拉住他的手,再三叮囑,說是將天下大事都交給了他。

不只是劉禪,整個成都的臣民將士們,他們都將希望放在了諸葛瞻的身上。

很多人是真的相信諸葛瞻,認為這人一定能保護好成都,擊敗來犯之敵。

當諸葛瞻出行的時候,一路上都是來歡送他的人,甚至就連諸葛瞻麾下的這些將士們,對他也很是信任。

盡管敵人忽然出現在這里讓他們有些懼怕,但是他們相信,自家統帥是一定能率領他們取得勝利的。

所有人都相信諸葛瞻,可唯獨諸葛瞻自己不相信自己。

諸葛瞻此刻真的是非常的害怕。

在看到那么多人期待的眼神之后,他更加害怕失敗了。

這讓他變得有些手忙腳亂,甚至在安排綿陽防線的時候,都有些笨拙,安排不是很得當,還是有經驗的副將提醒,諸葛瞻方才及時的進行了調整。

可這樣的情況,讓諸葛瞻更加害怕了。

自己若是戰敗,會讓多少人失望呢?會造成何等可怕的惡果呢?

諸葛瞻深吸了一口氣,強忍著讓自己不要懼怕。

諸葛瞻領出了三萬多人馬,這些人都是成都的精銳,原先是用來接應劍閣的,他們的地位就類似于曹魏的中軍,是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動用的軍隊。

可現在,顯然就已經到了該動用他們的時候。

這次,諸葛瞻帶了好幾個副將,其中包括了尚書張遵,他是張飛的孫子,尚書郎黃崇,他是黃權的兒子,羽林右部督李球,他是李恢的侄子。

當他們來到了綿陽的時候,尚書郎黃崇急忙找到諸葛瞻,認真的說道:

“將軍,敵人遠道而來,我們不能耽誤時日,要盡快前往涪城,守住那里最險要的地形,以逸待勞,只要我們能擋住他們的銳氣,他們就無法再繼續前進,等到大將軍出兵,就可以將他們殲滅在外了!”

聽到黃崇的提議,諸葛瞻卻有些遲疑。

他開口說道:“敵人忽然出現,大將軍的情況還不明確,若是駐守在太靠近劍閣的地方,或許會被夾擊,倒不如在綿陽進行防守。”

黃崇再次勸說:“敵人一定是通過山路而來,大將軍鎮守劍閣,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擊破,只要堅守在涪城,就一定能阻擋敵人。”

“倘若讓敵人越過了那里,那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我們就沒有什么地形可以堅守,就要被迫與他們直接交戰了!”

諸葛瞻還是很遲疑,他又詢問了其余幾個將軍的看法。

諸位副將們的想法各不相同,最后,諸葛瞻還是決定留在綿陽,不愿意在涪城設立防線。

黃崇走出營帳的時候,仰頭大聲痛哭,卻沒有能力再改變什么。

鄧艾隨即長驅直入,就在諸葛瞻迅速組織防線的時候,在他們面前的涪城也失守了。

諸葛瞻派遣張遵作為先鋒與鄧艾交戰,可張遵很快就被擊敗了。

諸葛瞻退守城內。

鄧艾卻沒有停留,繼續朝著綿陽的方向奔襲而來。

鄧艾的行軍速度極快。

若是想要成就大事,就得以最快的速度擊敗成都的軍隊,然后直搗黃龍,若是過多的休整等待,姜維定然會派遣援軍前來,那就要出問題了。

雙方各懷心思,只是在幾天之后,雙方就在綿陽遭遇了。

當諸葛瞻第一次看到這支傳聞里的魏軍時,他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支魏軍,看起來跟傳聞里的精銳軍隊完全不沾邊。

他們看起來很是破敗,無論是他們的旗幟,還是他們的甲胄,看起來都是破破爛爛的,哪怕是在行軍的時候,他們看起來都有些散漫,這完全不像是一支精銳的軍隊。

諸葛瞻實在不明白,這樣的軍隊到底是如何能出現在此處的?如何能擊敗自己的先鋒的?

鄧艾來到這里之后,即刻派遣使者前往城內。

諸葛瞻還是接見了這位使者。

使者仰起頭來,在作為使者前來的時候,他似乎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使者開口說道:“倘若您愿意歸降,我家將軍愿意上奏陛下,封您為瑯玡王!”

諸葛瞻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使者處死,割下了他的首級,丟下城池,隨即又決定要出城作戰。

對這個提議,哪怕是連黃崇都沒有去反對。

因為這里基本是無險可守,這里已經是平原地帶了,對方遠道而來,又不曾休息過,此刻跟他們作戰,或許還真的能戰勝他們!

諸葛瞻隨即領兵出城,開始列陣,準備跟鄧艾大戰。

鄧艾看到了列陣以待的諸葛瞻大軍。

這些禁衛軍常年在成都,吃飽穿暖,看起來膘肥體壯,旗幟高高懸掛著,整齊的列出了陣型,頗有些精銳之師的意思。

雙方的對比實在是有些太明顯了。

一邊是盡然有序,人高馬大,戰意十足,另外一邊則是極為拉跨,歪歪扭扭的陣型,哪里都是破綻。

這是諸葛瞻第一次領兵,看到遠處的軍隊,他一度失了神,不知該如何下令。

好在,他的副將們還是比較給力的,黃崇最先起身,大聲的說道:“將士們!!生死存亡,就在這一戰了!”

“若是能斬敵將者,封侯!!”

李球也是不斷的鼓舞著自家的將士們,于是乎,這一仗爆發了。

鄧艾看向了眾人,大聲的說道:“將,將,將士們,我們已經沒有了退路,前后都沒有援軍,若是能擊敗這些人,殺進成都,則封侯拜將!若是不能擊敗他們,那我們就要命喪于此!滅國之功,就在當下!!”

他派遣兩位副將從左右包抄,自己則是居于中間,沒有急著動身。

當魏國軍隊跟蜀國軍隊碰撞在一起的時候,頓時一陣血雨腥風,魏國甲士們瘋狂的發動進攻,而蜀軍的兩個側翼,分別是黃崇跟李球負責,兩人看到瘋狂進攻自己的魏軍,也是身先士卒,奮力反擊。

魏軍的士氣此刻很高,但是因為疲憊,他們的進攻并不順利,在一次次沖鋒之中,竟然隱約被蜀軍所壓制,讓他們無法從側翼撕開口子。

斥候很快就回來告知鄧艾,“敵人難以擊破!”

這讓鄧艾非常的憤怒,“生死存亡,在此一舉,有什么不可以的!”

他當即就表示,若是不可以,要將出陣的將領們斬首,讓他們繼續猛攻!

于是乎,曹軍將領們再次奮力猛攻,而這一次,蜀軍的兩個側翼終于是扛不住了。

黃崇戰死,導致左翼直接潰敗,隨后導致了連續性的崩壞,一路影響到了諸葛瞻的中路軍隊,兩邊完成了包抄,鄧艾開始全員猛攻。

雙方的戰斗都稱不上有什么戰術可言。

鄧艾深知將士們的疲憊,此刻,縱然他能將戰術玩出花來,將士們只怕也難以去完成。

因此,鄧艾就用了最簡單的辦法,從兩側猛攻,猛攻,還是猛攻。

就是這么簡單的沖鋒。

可哪怕是面對如此簡單的攻勢,諸葛瞻都沒有拿出任何的辦法來,事實證明,不會打仗就是不會,哪怕你是諸葛亮的兒子也沒用。

諸葛瞻以精銳的軍隊,以逸待勞之勢,卻是慘敗給了鄧艾的“破爛軍”。

這些經歷過七百里爬山的甲士們,徹底的擊潰了諸葛瞻的軍隊,諸葛瞻麾下的幾個副將先后戰死。

諸葛瞻則是被他們團團圍困,諸葛瞻徹底失去了神,他不知該如何指揮,也不知該從哪里突圍,他只是感覺到,自己要讓所有人都失望了。

或許是這樣的緊張,讓他不敢出錯。

當周圍的蜀國甲士越來越少,魏國的甲士開始滿臉猙獰的撲向了他的時候,諸葛瞻的眼里滿是絕望。

“我有三罪!”

“于內不能除去黃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

“還有什么顏面突圍呢?!”

他隨即發動了沖鋒。

諸葛瞻很快就被敵人所刺沖,從馬車上摔落了下來,可戰爭還在繼續,鄧艾一頓追擊,愣是將諸葛瞻打的全軍覆沒,只有一小部分人惶恐的逃離了這里。

鄧艾很快就清點了戰場,看著漫山遍野的尸體,鄧艾心里忽然有了一個全新的想法。

“可以將全部的尸體都堆積起來,做成京觀,彰顯軍功,震懾敵人!”

可是,鄧艾想起侍中盧欽來見自己時的話,他最后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準備將諸葛瞻的首級割了下來,作為軍功,準備送回洛陽。

有副將勸說道:“諸葛瞻奮戰到力竭,乃驍勇忠直之人,不宜如此。”

鄧艾十分的生氣,“他可將我的使者斬首,我卻不能斬他的?難道我派去的使者就不是忠直的人嗎?!”

于是乎,他還是割下了諸葛瞻的首級,令人存著,隨即領兵前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