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53章 其樂融融

字:大中小第153章其樂融融夜間模式→第153章其樂融融:,,,,,,,,,,

該取什么名呢?

連著好幾天,曹髦都在想這個問題。

也是連著好幾天,曹髦都在跟這個小家伙打交道,小家伙的眼睛能睜開了,但也只是躺著不動,對外界還沒有什么反應。

可架不住曹髦的喜歡,有些時候,皇帝什么都不干,就是坐在小家伙的身邊,看著他熟睡,就是這樣也讓人覺得開心。

這是曹髦第一次放下了國家大事。

嗯,當然,也不能說曹髦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小事。

這可是曹髦的嫡長子,很可能是大魏將來的太子以及新皇帝,只要不夭折不造反那繼承權就是穩穩當當的。

曹髦對他重視也是合理的。

曹髦這些時日里很想給兒子取個名,可讀書破萬卷的曹髦,在這方面似乎實在沒什么天賦。

這名不能取得太簡單,因為他的繼承權太靠前,名字太簡單的話,往后登基了就很麻煩,需要避諱的東西一大堆。

而且還得考慮寓意。

就在曹髦還在看著自家小子的時候,外頭傳來了鐘會的聲音。

曹髦即刻派閹人去將那廝給帶進來,免得成濟跟他再起了什么沖突。

鐘會走進了西堂,朝著曹髦一拜,曹髦笑著示意他靠近些。

鐘會緩緩走到了皇帝的身邊,低著頭,就看到了那熟睡的小家伙。

鐘會恍然大悟,在曹髦不解的眼神里,鐘會開始認認真真的審視起了小家伙,從頭到腳,甚至還想要掰開嘴巴看一看。

曹髦急忙拉住了他,他有些不悅的說道:“士季這是做什么?”

鐘會笑著說道:“陛下勿要著急,臣只是好奇。”

曹髦覺得,這廝很可能是在查看將來的太子是否有隱患或者缺陷,可曹髦并沒有說破。

鐘會跟著曹髦看了會,便感覺無聊。

鐘會不喜歡孩子,甚至可能不喜歡女人,他會對這個孩子多看幾眼,也只是因為這孩子可能會成為將來的繼承者。

曹髦令宮女看好自己,自己則是帶著鐘會前往商談要事。

鐘會這才笑著說道:“陛下有所不知啊,這幾天,朝中大臣們格外的忙碌,紛紛去拜見王昶,諸葛誕等人。”

曹髦狐疑的看了他一眼,“拜見他們做什么?”

“希望他們能出面來勸諫陛下啊。”

“勸諫?”

鐘會解釋道:“他們覺得,陛下對孩子太過寵愛,這是不應當的,不能因為孩子而耽誤天下大事,更不能對孩子過于寵溺放縱”

“寵溺放縱??他還沒名字呢!”

鐘會很是平靜,他說道:“陛下也要理解這些人,他們也實在沒有其他的本事了,更沒有其他能做的事情”

天子無家事,大臣們盯著皇帝的一切大小事情,在教導皇子的方面上,大臣們普遍是不希望皇帝會寵愛孩子的。

畢竟,這個時代的家庭教育里,父親一定是個嚴肅的形象,父與子,得像是君與臣。

君王與群臣的關系也很是微妙,此刻還不會用父子關系來形容君臣,一般是用夫妻關系來形容君臣。

很多大臣郁郁不得志,就喜歡寫點得不到寵愛的女子形象。

等到坐下來之后,鐘會方才說起了自己那要緊的事情。

“陛下,吳國有大臣在私下里與我書信,想要歸順”

鐘會一坐下來,就從衣袖里拿出了書信來,遞給了面前的曹髦。

東吳有兩個時間段,叛逃的大臣極多,分別是在孫綝執政和孫皓執政時期。

不同之處在于,孫綝執政時,叛逃是個人行為,通常都是直接帶著親信上船跑魏國,可到了孫皓時期,就是直接領著私軍一同跑,除非是有仇,不然就不會將族人丟下來。

孫皓開始逐漸發力,吳國內已經有大臣開始想要逃到魏國這邊來了。

隨著魏國的強盛,吳國的衰敗已經是愈發的明顯,而新皇帝孫皓的仁政也是某種助力。

孫皓上位之后,大族重臣的生活就變得多滋多味了起來。

孫皓徹底終結了他們原先那枯燥的生活,給他們帶去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孫皓強行要求國內兩千石以及以上的官員都要將女兒送進皇宮里,又天天開宴會,逼群臣喝酒,而且必須要喝夠七升,若是喝不下,那就讓人灌酒光是這宴會,就不知已經灌死了多少人。

倘若是年輕人也就算了,想想那些大族的老者們,都一大把的年紀了,哪里能吃的下七升酒?

哪里經得起孫皓這般折騰?

吳國上下的情況很是割裂,那些被遣散回去的農夫們,被賞賜的甲士們都在感慨這位好皇帝,期待著往后的生活,而上層這些貴族們,簡直是活在了恐怖片里,指不定什么行為就會要了你的命。

曹髦接過書信,認真的看了許久,方才問道:“何人所書?”

“聽聞乃是尚書熊睦之子,在吳任議郎。”

“尚書熊睦勸諫孫皓,希望他能少些殺戮,孫皓就令人用刀柄將他捶打成了肉泥”

曹髦此刻也是沉默了許久。

尚書啊,就因為勸諫,直接錘成肉泥??

鐘會此刻又補充道:“此人說想來投奔我大魏,我卻沒讓他急著前來,我想,他待在吳國,或許會對我們更有幫助孫皓這廝,當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原先,他只是對大族和寵臣動手,對那些居于高位的禮敬有加”

“到如今,連做實事的尚書都被他錘殺,我看,要不了多久,就連施績這樣的人,都要遭受他的迫害了。”

曹髦沒有反駁。

孫皓是一個可塑性和成長性都很強的人,他從登基一個月后開始折磨別人,而這個范圍是在逐步的擴散的,最初他只是干一些大族和近侍,后來擴大到朝中群臣,再往后就會擴大到將軍們的身上,最后連底層百姓們也不能逃脫了。

史實記載孫皓的嬪妃的親信在外劫掠百姓,有官員發現這個行為,便處置了嬪妃的親信,然后孫皓就令人將鋸子燒紅,再將那官員的頭給下來。

再往后,孫皓甚至因為一個官員的風評太好而砍掉了他的頭,按照孫皓的說法,政績和風評這么好,那肯定就是在拉攏民心,想要造反!

好的也殺,壞的也殺,反正誰都逃脫不了,都得死。

鐘會低聲說道:“臣還聽聞,孫皓這個人,非常的相信鬼神之說,常常召集一些方士,讓他們協助自己來治理天下這也是我們可以利用的地方。”

“目前大魏也不好繼續用兵,臣以為,可以趁機拉攏吳國內的大族以及重臣想辦法激怒孫皓這個瘋子,讓他多殺幾個,早日收回江東”

鐘會跟曹髦此刻都是迫切的想要完成大一統。

但是就目前的吳國來說,他們就像是個縮頭烏龜,全面防守,依靠著有利的地形,若是要強攻,就算能打下來,只怕付出也會太龐大。

鐘會的想法,就是走其內部破壞路線,讓他死在殼里頭。

至于曹髦,他雖然也急著要完成大一統,但他還算是有耐心的,先等到各地的大船修建完成,有了充足的準備之后,再出兵也不遲。

歷史上的司馬昭在滅蜀之后,因為一系列的大亂,故而希望能在吳國這里尋求一個穩定的局勢,還曾派人出使吳國,跟孫皓進行友好的訪談,雖然后來孫皓還是將人給殺了,但訪談還是進行了的。

孫皓之所以能在吳國執政多年,除卻他循循漸進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地的魏晉也很爛。

大家都在比爛,孫皓在吳國大殺四方,可當時的魏晉也好不到哪里去。

群臣都拼死拼活的阻攔司馬炎討伐吳國,直到吳國滅亡都是如此。

只是如今,曹髦治下的大魏完全不需要保持跟吳國的穩定局勢,魏國想要大一統的想法路人皆知!

雙方根本就沒有緩和的余地。

在大魏積極備戰的時候,能削弱一下對方,也是曹髦所樂于看到的。

曹髦還是讓鐘會全權負責這件事,在孫皓的治理下,想要歸順大魏的人會越來越多,他們的內部也遲早會變成篩子,總會有干掉他的機會,現在的北方可不是歷史上那個內部一堆爛事的西晉,就孫皓這樣的,曹髦讓他執政時日超出三年都是對自己的羞辱!

君臣兩人又談起了別的事情。

鐘會在離開之前,終于想起了太子的名諱問題。

“陛下可曾為殿下取名?”

曹髦遲疑了一下,方才回答道:“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朕想要為他取個溫字。”

鐘會思索了片刻,“為小名足矣!”

鐘會火急火燎的離開了此處,曹髦這才又來到了兒子的身邊。

曹溫。

這名或許有點太普通了?往后避諱會很麻煩?

就在曹髦抱著小家伙的時候,宮女進來告知曹髦,終于可以去見皇后了。

曹髦帶上了孩子,前往皇后身邊,當兩人一同走進來的時候,鄭嫻看起來氣色不錯,一臉的期待。

看到曹髦懷里的孩子,鄭嫻終于松了一口氣,臉上滿是笑容。

“陛下”

曹髦此刻也是笑著將孩子遞給了鄭嫻。

長秋殿內傳出了歡快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