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侯

第453章 故技重施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第453章故技重施

第453章故技重施

從中京道運進關內的牛羊草料等物,以及從南京道運往中京的糧食、布匹等物,全部被李中易截留在了榆關之中。

再加上,榆關原本就囤積的大量軍需物資,帶來了喜聞樂見的后果:李中易統帥的北進大軍,其糧草輜重、弓弩軍器等物堆積如山,異常之充裕。

距離榆關最近的契丹城市,共有四座,西邊的望都縣,西北的盧龍平州,西南的營州,東北的潤州。

李中易高坐于帥案之后,一邊品茶,一邊傾聽參議司諸位仁兄的爭論。

既然已經拿下了險要的榆關,戰局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參議司的參議官們,也跟著分成了兩派。

一派主張,大軍出榆關西進,以迅雷不及眼耳之勢,先取營州,再拿下盧龍的平州,以便對白溝河一線的契丹人,造成側翼危險之勢。其目的是,逼迫契丹人,往東邊調兵,以減輕白溝河以南的周軍主力的壓力。

另一派參議官們,則主張避開契丹人的主力,以羽林右衛一部駐守地勢異常險要的榆關,然后集中飛龍騎軍、黨項騎兵教習,以及羽林右衛的主力部隊,東出潤州和遷州,徹底解除北進大軍向東登舟南撤的通道。

這兩派,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甚至有人不顧體統的拍了桌子。

李中易一直不動聲色的喝茶,看戲,靜觀其變。從李中易的初衷來說,參而不議,那就沒必要成立所謂的參議司了。

在李中易的軍中,一直有個很好的傳統,那就是,他沒有拍板之前。無論是誰都可以暢所欲言,百無禁忌。

楊烈一邊輕搖折扇,一邊磕著香噴噴的五香葵瓜子。時不時的叫過牙兵續茶,楞是一言不發。

“白行。城中的戰馬,都配給了步軍?”李中易看不慣楊烈的悠閑,故意挑他的刺。

楊烈合上折扇,拱手正容道:“共計繳獲兩萬匹上等的契丹馬,一萬多步軍,每人分得了一匹。只不過,這些契丹人比河套馬,矮小許多。恐怕在陣前的出擊速度,不太理想啊。”

李中易微微一笑,楊烈嘴里的所謂契丹馬,其實就是后來的“蒙古馬”。

蒙古馬的體格不大,平均肩高在至之間,身軀粗,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肌腱發達,披毛濃密。毛色復雜,以青、騮和兔褐色為多。

蒙古馬的沖刺速度,確實不如高大的河套馬,可是,蒙古馬的優勢也很明顯: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

一般情況下。蒙古在四個時辰內,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經過調馴的蒙古馬。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李中易在西北的時候,得過幾匹蒙古馬,他曾經專門做過實驗:騎著蒙古馬在草原上行軍,可日行100~200里路,連續10余天之久,卻累不垮。

當然了,單騎輕裝前進,和大部隊帶著輜重行進,實際上不是一回事。

在開封的兩年多時間里,楊烈費盡心機的讓羽林右衛的步軍士兵們,都學會了走馬。

自從李中易拿下了西北河套之地后,樞密院倒是沒有虧待羽林右衛,分配給羽林右衛的戰馬,盡管只有區區幾百匹而已,卻也彌足珍貴。

這些戰馬其實是給軍官們配備的,楊烈索性把這些馬都集中了起來,分期分批的教會了全體士兵,走馬。

沒錯,確實是走馬,也就是騎在馬上行軍,而不是沖鋒陷陣。

這一次,拿下了榆關之后,得到了耶律安手上的一萬多匹戰馬,恰好解決了羽林右衛步軍長途跋涉的工具問題。

主帥和頂頭上司坐在一旁閑聊,參議官們卻唇槍舌箭,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他們吵鬧的聲浪幾乎可以掀翻屋頂。

嘿嘿,帥府都快變成了菜市場啊,李中易有趣的瞥了眼楊烈。楊烈恰好抬頭,也許是察覺到了李中易的眼神有些異樣,他笑嘻嘻的說:“學生一直記得老師的教誨,軍事作戰其實是一門非常值得深入探索和總結的科學。”

李中易摸著下巴,沒有吱聲,心里卻揶揄楊烈,臭小子,你懂什么叫作科學么?

楊烈確實不懂啥叫科學,但是,他卻揣摩得出,李中易如今的真實想法。

契丹人的主力大軍,皆在榆關以西,中京道這邊雖然有許多頭下軍州的兵馬,卻基本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

所謂頭下軍州,其實是,契丹軍事貴族們在初期的征服戰爭中,劫掠了大量的各族人口,尤其是漢人和渤海人,充當他們私有的奴隸。

這些契丹的軍事貴族,將這些奴隸聚集起來,私下建立起州、縣城堡等組織,稱為頭下。

最遲,從遼太宗耶律德光會同三年(940)起,經準許,有些規模較大的私城建州、設軍、置官,成為頭下軍州。規模次于軍州的還有縣(城)和堡,共分三等。

只有親王、國舅、公主的頭下軍州可以建筑城廓,其余的頭下軍州只是一些寨堡和農莊、牧場。其中,最大的一個頭下軍州約有一萬戶,一般的頭下軍州每個只有一兩千戶或兩三千戶。

個別投靠契丹人的漢族大臣,也擁有頭下軍州。如韓匡嗣和其子韓德讓都有自己的頭下軍州,算是賞賜的私人領地。

如今,契丹的睡皇耶律景,由于對抗周軍北伐的需要,大量抽調了南京道和中京道附近的駐軍。所以,相對于重兵云集的南京道,契丹人的中京道南部地區,就仿佛是被剝成了白羊的美女一般,徹底的暴露在了李中易的面前。

最終,經過一番爭吵之后,參議司的參議官們,達成了共識:步軍五千駐守榆關,其余的主力部隊,向東襲擊潤州和遷州。

令李中易沒有想到的是,參議官們主動提出了此次出擊的作戰要領:解放各族奴隸,共同反抗殘暴的契丹人。

李中易瞥了眼故意低著頭的楊烈,他心想,恐怕是他在西北干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勾當,被楊烈這小子消化吸收了啊!

大周帝國的臣民,絕大部分都是漢人,主體民族的人口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然而,契丹人的土地上,基本上是各族牧民混雜的狀態,純正的契丹人,始終是少數。

嘿嘿,挑撥草原各蠻族之間的矛盾,李中易不僅在西北干過,而且干得得心應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