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大帝

第一百八十一章 :暗戰

打造網絡人自己的小說基地!

永歷大帝第一百八十一章:暗戰

待俘虜的人數清點下來。共有九千余名綠營的清兵被捕獲。這下子李霄發了愁。俘虜也是人。首先是不能殺的。再說他們畢竟是漢人。就算加入了綠營也不過混口飯吃。最多也只能送回昆明新建的勞改營做一段時間的苦工。既然不能殺。那自然也是不能放的。可要是將他們全部留在營里看管。一來看押的人手不夠。二來這么多張口。先鋒軍也不過帶了兩千人的口糧。哪里養的活這些人。

無奈之下的李霄只好放棄了最佳突入四川的時機。選擇了就地修整。等待后方大軍抵達會師。至于糧食問題也好辦。一萬的俘虜每日只允許吃五錢的大米熬成的稀粥。既不會將他們輕易餓死。也沒有把他們喂飽了有力氣作亂。李霄估計餓他們十天半個月應當沒有多大的問題。

涼山是四川南部重鎮。是通往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由于云南的被明軍攻占。整個涼山城也風聲鶴唳起來。一旦交戰。整個涼山就成了清明兩軍的前沿。許多富人開始漸漸撤往后方。涼山知府也開始招募壯丁備戰起來。城門開始日夜緊閉。

這幾日衙役們四處出動。敲著鑼鼓高聲傳頌明軍的兇惡事跡。屠城殺降。擄掠。幾乎無惡不作。因此城里的百姓大多對明軍帶著恐懼的心里。不過城中還流傳著另外形象。在酒肆茶樓。甚至是民宅。都有一份份的傳單從門縫里塞進去。其中不但有關于澄清謠言的聲明。還有一些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描寫。號召所有漢人一起站出來里應外合。協助明軍攻城。涼山衙門出動了好幾批衙役在城中搜查發放傳單地奸細。可惜奸細的臉上并沒有刻字。真正地奸細沒有找出一個。反倒是一些無辜的百姓被關入了大牢。

到了后來。三省總督齊齊哈爾在成都正式上任。并且發布了檄文。欲發大軍剿賊。十幾天之后。三萬的清軍自涼山城外繞過。涼山城這才安靜下來。官府也為此松了口氣。根據他們以往對南明軍地認識。只要清兵出動。南明軍定然是望風而逃。潰散千里的了。官府擔心的倒不是南明軍的入侵問題。而是城內開始出現了一些叛亂的端倪。巡街地衙役們發現。一些漢人的臉上開始綻露出了笑容。看著官府地眼神似乎也有持無恐了些。在夜里。各衙門的門口會被刷上反清復明的標語。大街小巷不管是門板或是磚墻。都被人刻上了各種反清的口號。巡街的衙役在巷尾處受到一伙百姓的襲擊。等到捕頭帶著人來到事發地點時。襲擊者早已一哄而散。只在地上留下了一行帶血的反清字跡。

更讓當地地官員們擔心的北的一標綠營兵也開始出現了不穩的跡象。一些低級軍官總在夜里到營房里和綠營兵們商量些什么。白日里他們也無心操練和巡守。對滿族的軍官更是冷眼相看。

這個時候。數千騎兵開始出現在了涼山城外。整個涼山城一下子炸開了鍋。許多人以為是明軍殺來了。紛紛躲入了民宅。綠營的城守士兵引頸向下觀望。他們按住刀柄。眼眸的余光冷冷的瞥向周圍的八旗兵勇。只要能夠確認明軍到達了城下。他們隨時準備反戈開城。歡迎明軍入城。

“是索羅圖大人的兵馬。”有個八旗兵終于認清了城下地騎兵。歡愉地大叫:“索羅圖大人真厲害。這么快就打敗了漢狗。哈哈。”

綠營的士兵們眼眸中不禁劃過一絲失望。許多人偷偷地用目光望向城樓處的把總王德昌。王德昌只有三十多歲。土生土長的涼山人。幾年前便入了綠營。因為家里有錢。上下打點之后才坐上了把總的寶座。綠營把總原本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武官。但是清初的律法規定。除特例之外。漢人是不允許升耀為把總以上武官的。而綠營的滿人軍官雖然職位夠高。可是許多的人甚至連漢話都說不利索。因此營務大多由這些漢人把總打理。

一個月前。一個王德昌的表兄找到了他。表兄開門見山他的身份。大明北鎮撫司的錦衣衛。這次入涼山。就是要與王德昌一起密謀投敵。王德昌聽得冷汗直流。南明在緬甸崛起的事他是聽過的。想不到如今錦衣衛已經開始在涼山城滲透了。

權衡之后。王德昌終于點了點頭。他并不是不知道這件事有多么的冒險。甚至會牽連到自己的親族。可是他終究還是個漢人。他做了綠營的把總。所看到的是滿人軍官如何囂張跋扈。一個漢人的把總在普通的八旗兵面前都不能抬起頭來。滿人若是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官府都不敢去拿他。因此。在涼山城里。駐扎的八旗兵害民的事屢屢發生。每一次都是草草賠上幾個銅子買副薄棺材了事。這種事許多人都不知道。可是王德昌知道。他穿著把總的軍服走在大街上。甚至會有肆無忌憚的八旗兵吐他一口吐沫接著在眾目睽睽下揚長而去。仇恨的種子埋在了他的心里。在表兄的慫恿下結出了果實。

在一個陰暗的小屋里。表兄攤開了一張寫了密密麻麻小字的名單。在燭火的搖曳下。王德昌看到了一個又一個人的名字。這些名字有的很普通。有的卻是聞名遐邇。有涼山城的巨富。也有涼山城衙門的捕快。更有綠營的一些軍官。甚至連涼山城的縣丞也簽了他的名字。看到這些人。王德昌心里篤定了不少。毫不猶豫的上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滴血起誓反清復明。

很快。王德昌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北鎮撫司駐涼山城副百戶。涼山城的正百戶乃是涼山縣丞。他的主要工作地點仍然是綠營。暗中聯絡綠營的士兵反清。只要明軍抵達城下。便反戈開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經營。王昌德仗著綠營的滿人軍官做甩手掌柜的功夫。立即拉攏到了許多的親信。這些人都是反清的中堅分子。他們散布在綠營的各個營房。又不斷的給其他人有意無意間灌輸反清的知識。這樣一來。整個綠營成了一顆隨時都要爆炸的火藥桶。只要明軍的明火一到。就可立即爆炸。

“快開城門。索羅圖提督大人回來了。”城下的騎士用滿語向城上放話。

這個時候。涼山知府已經聽到了風聲。上了城樓。瞇著眼看了許久才揮了揮手。讓人打來了城門。城外數千名騎士蜂擁勒馬入城。

綠營的士兵很快發現。這些八旗的騎兵并不是旗家鮮明的凱旋模樣。個個都是灰頭土臉的樣子。在騎士擁簇的中斷位置。還有一輛簡易的馬車嘎嘎的轉動著木輪進來。

見著這個情景。圍蔟在道旁的八旗綠營駐兵一下子糊涂起來。涼山知府攔住一個進城的八旗兵問:“提督大人不耐煩的控制住坐下的馬:“在馬車里。快讓人把城門關

知府臉色不由得森白起來。知道定是出了什么事。提著袍子忙往馬車處趕:“卑職涼山知府。見過提督大人。提督大人。這涼山城的防務該如何布置?”

車內一個人探出頭來。正是四川提督索羅圖。他厭惡的看了知府一眼。臉色比知府還顯得蒼白無力。顯然是受了重傷。口里吐了幾口氣道:“關城門。任何人不得進入。”接著又將頭縮回了車里。

更讓涼山駐兵們吃驚的是。這群騎兵從南門通過之后。徑直繼續往北前進。似乎趕路一般。到了北門城下。又讓人開門出城。直接往成都方向前進。

這是怎么一回事?許多人發現了異常。這絕不是凱旋而歸的情況。恐怕大軍敗了。想到這一點的綠營兵臉上露出了喜色。在他們的眼里。八旗兵是長勝不敗的。如今這個神話被人打破。他們心里顯得更加篤定起來。

王德昌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壓抑住了心里的激動。踏著官靴裝模做樣的指揮屬下關上城門。又增派了綠營兵上城巡防。在別人眼里。或許他賣力的很。其實他的小算盤是多委派一些自己人在城門處蹲著。只要明軍一到。他娘的就直接開門反戈。這樣也就方便了許多。一切之后。王德昌便要回營休息。卻看到附近趕來的一個衙役給他使了個眼色。王德昌對那人點了點頭。這個衙役乃是縣丞衙門的皂隸。也是縣丞的心腹。他來找自己。定然是縣丞。也就是北鎮撫司駐這里的百戶讓自己去說話。于是不動聲色的背起手。嘴里哼著小曲往東街的衙門方向走。

“嘿嘿。看來八旗兵也不過如此嘛。只幾天的功夫。這些滿狗還得意洋洋的往云南進軍。如今卻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這涼山城。恐怕不需內應。明軍就能一鼓作氣的將其攻下。只是不知道縣丞找自己有什么事,哎。他都一大把年紀了。老的腿都快邁不動。竟對反清復明也是如此熱心。”王德昌心里想著。不知不覺的拐過了一條街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