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世紀

第五十六章 《我為歌狂》

一月份對于學生來說已經是離寒假不遠了,但是更重要的是期末考試要到了,真是痛苦并快樂著,當然作為影視類的院校,考試肯定會有些不一樣的,但是考試就是考試,都是很讓人緊張的,掛科可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不過這對已經是超級天才的林平來說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一般般拉。

林平回到上戲的宿舍的時候,本來以為三個室友應該埋頭苦背才是,哪知道回到宿舍的時候,發現三個人竟然都拿著一本厚厚的劇本在看著,還不時陰陽怪氣,哦,不是,是抑揚頓挫的朗誦著劇本中的臺詞,林平頓時大跌眼鏡,難道現在就有人找他們拍戲了么?自己不會改變這么多吧??

經過三人的解釋,林平才知道原來是一個話劇團找上要他們去演一部話劇,叫《我為歌狂。其中胡歌是演男一號楚天歌,袁宏是演另一個男一號葉峰,而孫小平則是出演其中的活寶蓋世愛。

“什么???《我為歌狂?”林平驚詫的說道。

“你不是沒看過吧!”躺在床上的胡歌一副你OUT的樣子,“現在很紅的,嘿嘿,我和你透露一個秘密,楚天歌的原形可是我啊!”不過看看其他兩個見怪不怪的樣子估計這個秘密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吧!

林平郁悶啊,他當然不是沒看過《我為歌狂了,《我為歌狂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繼《寶蓮燈之后的又一部動畫大制作,也是中國第一部校園音樂題材的動畫片,影片以青春、節奏和新世紀嶄新的視聽形象開辟了中國動畫片歷史的新篇章。在不少大人眼中,《我為歌狂一書和電影《哈里·波特一樣,具有不可思議的魔力!

去年夏天在上海,同名卡通片熱播,該書也在短短幾月中加印6次,銷售30萬冊。在溫州的情況更有些特殊,卡通劇尚未播放,前期也未有對書進行炒作,但書卻先熱起來。

當年林平也是《我為歌狂的超級粉絲,當時的《我為歌狂就像當時的《笑傲江湖一樣,引起大眾的紛紛議論。這種情況好象當年的《還珠格格第二部一樣,盡管有人說這是“狗尾續貂”。但是罵歸罵,收視率卻節節攀升,結果和第一部一樣創造收視新高。這的確證明了其魅力不可擋也!

很久以前《我為歌狂的宣傳就鋪天蓋地,現今又一半一半地放。十足掉足了動畫迷的胃口。這也就造成了《我為歌狂這本小說瘋狂火賣的原因,或許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算是一種比較成功的商業炒作吧!倒是為印刷廠和作者們賺足了油水把?

甚至有些人說以《我為歌狂為代表的中國動漫開始覺醒,不過林平卻認為那是瞎說,并非是林平有意偏袒日本漫畫。事實上,無論在畫工、人物構造、聲優還是故事情節都和日本有著一定的差距。

第一:中國人是屬于只會寫而不會付諸于實踐的類型。比如鼎鼎大名的《三國演義,本是中國人人皆知的四大名著之一,也可以算是中國文化中的國粹吧。但偏偏被日本人看上,將其畫成動畫,而且淋漓盡致。有些戰斗場面畫得很大手筆,氣勢也不錯。不知羅貫中前輩地下有知會不會氣得吐血。其中典型就是《中華小當家和《魔幻游戲,這一點曾經讓林平很郁悶,為什么中國人自己的東西卻要在日本人畫出來之后才知道。

第二:這是非常致命的缺點。缺乏現象力和過于保守!都是從小看到大的那些崇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像《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之類的不知道已經放了N遍了。但電視臺還是不亦樂乎地放了再放,放了還放。有很多臺詞已經快背出來了。

第三:人物的構造。中國人太過追求完美。好人必是帥哥OR美女,而壞人不管本身是美若天仙還是帥得亂七八糟的,一律面目猙獰,一副吃人的樣子。這樣的動畫根本沒有懸念,讓人索而無味。或許這也和早期美國動畫片有些關系吧!對心理的描寫也遠遠不如《EVA那樣細致透徹。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動畫面對的對象太低齡化,基本都是五歲以下的小朋友,完全沒有面對青少年,乃至成年人的。

難得碰到一個青少年可以看的,林平當時是非常喜歡的,不說動畫片看了N遍,就是他里面的歌曲他也聽了N遍,他當時還得意了一把,因為他對流行什么的一向都不怎么敏感,經常比起其他人要慢上一拍,但是這一次他可是被青春閃了一把腰,走在流行當中。

《我為歌狂林平是看過的,但是胡歌他們幾個有沒有出演這個角色他就不知道了,究竟是本來就有呢,還是自己來了以后才造成的,真是沒想到《我為歌狂竟然還有話劇版。林平不知道不止是話劇版還有歌劇版甚至在今年夏天還會開拍電視版。

林平想了一下《我為歌狂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無非就是扣住了時下年輕人的喜好而已流行音樂,年輕,流行,叛逆,好聽的音樂,還有樂隊間的對決,無一不是讓時下的年輕人覺得帥呆了,酷斃了。

林平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一個想法隱隱在他的腦中形成,他今年的工作大多集中到下半年,《金粉世家五月才開拍,以他的戲份來說差不多六月再到劇組報道就可以了,而《無間道七月中旬才開始,他才幾個鏡頭,他八月到就OK了,至于專集的錄制也是在下半年了,所以上半年就完全的空了出來。

即使他有寫書的計劃和一大堆訓練計劃,但是相比起下半年來說也確實是空了一點,總歸要找點事情做做,要不然實在是太閑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