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世紀

第六十六章 贊助和代言

林平接過方清遞過來的毛巾,狠狠在臉上抹了兩下,將滿臉的汗水抹去,反正他也沒化妝,也不怕抹花了,而且雖然已經是三月了,理論上已經是春季了,但是上海依然非常冷,只有幾度的氣溫,但是在這樣的低溫下,他們基本上拍的都是夏天的戲,只能穿薄薄一層,而且又要跳舞,出汗是正常的,不是滿身大汗才奇怪,在這么低的溫度下,如果不及時把汗都擦掉,肯定會感冒的,所以導演一喊卡,眾演員肯定要手忙腳亂找毛巾擦汗。

男生還好,幾個體質比較嬌弱的女生在拍攝的過程中都生病了好幾次,但是幾個小女生在這個時候都顯現出了異常的堅定,除非真的已經頭昏到不行,否則肯定要帶病上場的。

不過雖然辛苦,但是大家都是開心的,《舞動青春播到如今已經播了十二集,只剩下最后幾集的戲份大概還有兩三個星期的戲份,在已經播出的十二集《舞動青春創造了一個奇跡,平均收視率達到了五十六,最高收視率達到七十一,林平不知道有沒有前人,又有沒有后來者,這都不是他想管的,反正他只知道,他成功了,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過了最初的興奮之后林平已經習慣了,或者說完全麻木了,一次兩次會興奮,太多次就沒感覺了。

擦完了汗,林平接過方清拿來的外套,趕緊裹了進去,剛擦完汗,冷風一吹,立刻就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了來,然后才跟著方清走出劇組,雖然現在才拍到一半,但是現在是大老板發話,能不放人么,只好臨時改拍其他的戲。

喝了一口水,問道:“這次K姐這么急著把我叫過去是為了什么!”

方清看林平將水放下,才說道:“好象是有關代言和贊助的事情!”方清說到底也就是一個助理,很多事情不會有人主動告訴他的,要不是當了林平的助理,很多事情她都沒有資格事情。

“代言??贊助???”林平愣了一下,贊助的事情他這段時間碰著過好多回了,原本張達和林平還擔心說制作經費都不夠,甚至林平還準備著干脆就不要酬勞也要讓這部戲能夠拍攝完全,雖然其實因為經費少,而且又是自己的公司的作品,林平也只要了二十萬的酬勞。但是自從《舞動青春火了之后想要贊助劇組的就源源不斷的跑上門來,從飲料商運動服飾的廠商無所不有,贊助費用從幾萬到上百萬都有,不過要求就是要在劇中穿他們的衣服或者在劇中用的飲料,這樣的要求都不算過分,所以都可以商量,而劇組的制作經費也因此而寬裕起來,這可以表現在越來越精良的制作上面,劇組早就是鳥槍換炮了,制作經費也由一早的三百萬提升到一千七百萬,而演員們的片籌自然也是水漲船高,就拿林平來說從最早的二十萬升了四倍達到了八十萬。

而代言估計也是他的代言,但是事實上林平這么久以來還真就只接了非常可樂一個代言,到不是說沒人找他代言,而是他一個門檻把人家給嚇到了,林平說的很簡單,少于千萬就不要說了,就這個門檻就將百分之八十的人擋在了門外,林平這么做有兩個目的,一來,就是要維持他的身價,不要掉到千萬以下,二來也是也是為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他接上一個代言就敵的上別人接上十幾個代言,他寧愿把門檻提高些,也不想為了那一兩百萬到處跑。當然也不是說就沒有能達到這個門檻的,有些企業咬咬牙也要跨過去,畢竟娃哈哈在有林平代言之后銷售量比之前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并非是開玩笑的,有這么好的例子在前面,他們自然不會懷疑林平的號召力,不過他們開出的條件林平都不滿意,有的簽的很長,一千萬竟然想簽林平六年的代言,開什么玩笑,娃哈哈一千五百萬都只簽三年,而且最近林平的行情看漲,娃哈哈方面按照之前的合同提高了五百萬代言酬勞,也就是說林平現在的最高身價已經是兩千萬了,多少明星還在百萬掙扎的時候,林平這個入行還沒有一年的少年已經擁有了兩千萬的身價。

要么就是有其他太多的要求,比如要拍攝很多的廣告,或者出席很多的活動,這些都是林平最后拒絕的原因,反正他不急,他還年輕的很,還是一支長勢良好的積優股,早晚那些企業會妥協的,這一點,林平非常有自信。

現在業內大概都知道了林平是出了名的難伺候了吧,完全屬于那種又要錢多,又要干活少的類型,完全不像一般的新人那樣,有代言就同意,錢少點也沒關系,完全的任勞任怨,那架勢仿佛就已經是個天皇巨星一樣,但是又不得不承認林平現在在年輕人中確實非常有號召力,看看非常可樂增長的銷售量就知道了,那號召力絲毫都不比天皇巨星要差,這些情況那些企業不是瞎子,都看的到,只不過現在林平還只是新人,誰知道他過幾年還能不能這么紅,要知道合約可是要簽好幾年的,萬一過兩年他不行了,那不是虧死了,除了一個看上去是有錢沒地方花的冤大頭娃哈哈集團之外,那些有實力付的起錢的企業都在等,都在看,如果林平能保持這樣的人氣再過一年,那些企業肯定會蜂擁而來的,哪怕到時候林平將門檻抬到兩千萬都擋不住那些公司的熱情,對于那些強大的公司來說,幾千萬能換來公司業績的飛速上升,那絕對是值得的。當然對于大部分的小公司來說請林平來代言絕對是得不償失,畢竟很多公司,總資產也不過是千萬上下而已,根本就請不起林平。

“知道是哪家公司嗎?”林平問道,他到是想知道除了娃哈哈集團還有哪家公司竟然不怕成了冤大頭。

“是李寧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