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歸

第七十四章 及時趕到的周眉語

次日的朝堂上,安靜的像一個富麗堂皇的亂葬崗。皇帝氣的不說話,大臣嚇的不說話。就是奉命陳述案情的大理寺卿竇云,也因為太過緊張而期期艾艾的,一句話難以表達完整,氣得宋詡差點罷了他的官。

對于宋詡問的“殺人者是不是忠武衛”問題,竇云還是沒有給出確切的答復。在他看來,忠武衛近十年沒有在京城活動,似乎已經銷聲匿跡,現在活躍起來沒有合適的契機,且他們曾經刺殺的多是高官,一般不會對外邦人下手。但若讓他拿出證據來,他又無能為力。

聽了模棱兩可的回答,不只是宋詡,滿大殿的人都變成了“活人”,議論紛紛。

雖不能因此罷了竇云的官,但宋詡還是命人把竇云扔出了大殿。

古往今來,能被皇帝扔出大殿的臣子,應該是屈指可數的,若竇云有些膽量的話,可能還要驕傲一番呢。

正因為宋詡的雷霆之怒,刑部、大理寺、禮部和鴻臚寺都熱鬧了起來,各司其職,絲毫不敢怠慢,唯恐自己的片刻懶散被宋詡發現。罷官也就罷了,丟了腦袋可就得不償失了。

東瀛和黎國的兩國使者不知道聽了誰的講解,了解了忠武衛,當然也就“順藤摸瓜”,了解了那位兩個朝代交替的犧牲品——趙王宋易安。

這天下午,剛吃過午飯,東瀛人仗著自己有長刀做武器,組團在趙王府門前鬧事,吵吵嚷嚷地讓宋易安出來,給他們一個解釋。他們嘴里偶爾蹦出兩句東瀛臟話,但若不是他們表情豐富、聲音洪亮,周圍的看客們很難猜出這是臟話。

因為趙王府的大門緊閉,所以罵了半天,東瀛人覺得不解氣,開始提著長刀往門上砍。

姬姝膽小,在房間里囚了半天,聽到長刀砍門的聲音,四下去找宋易安的身影,終于在書房找到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宋易安。

姬姝焦急地問她:“東瀛人都開始砸門了,你怎么還坐得住!”

宋易安知道,不只是姬姝和姬恒,趙王府的上上下下應該都在懷著恐懼的心情等著宋易安拿主意。宋易安是個不受寵的皇子,因為使團被刺殺的事,更是被推到風口浪尖上,所以哪怕是負責京城治安的巡城營,也不會為她解圍。

所以,到底該怎么辦呢?東瀛人若是砸破了門,進來傷人怎么辦?難道要讓宋易安用手語跟他們解釋嗎?

宋易安半點也不著急,讓姬姝附耳過來,說:“眉語會趕過來的。”

誠然,周眉語來的很及時,但單人獨騎,要對戰三十幾個拿著長刀的東瀛武士,怎么看也有些勢單力薄。

周眉語是“臨時”決定要趕回來的。她在聽說忠武衛重現京城、刺殺使臣的消息之后,立刻動身趕回長安。她將包括李姜楠在內的所有親信和隨從都留給了薛瓶兒,只身回來。

原本薛瓶兒也要跟著周眉語趕回來,可周眉語勸阻了她,說:“無論使臣是不是忠武衛殺的,趙王殿下一定不是幕后的指使者。我先回去,對那些宵小有些震懾,可以給趙王做個幫手。你要在這里多留幾天,等事情完全解決了,再回去也不遲。事情是沖著趙王殿下去的,所以你和我恐怕都有可能成為敵人打擊殿下的目標。你留在這里,保護好自己,就是對殿下最大的幫助。更何況,就算你不在京城,令尊也會在朝堂上為殿下脫罪,所以你盡可安心住下。”

薛瓶兒沒想到周眉語一介武夫竟想的如此周到,立刻就同意了,還答應周眉語保護好自己,萬事小心留意。

周眉語的戰馬在趙王府門前勒住。馬長嘶一聲,張揚出一種王者氣度。

東瀛人立時就被震懾住了,一層接著一層的看客們,縮了縮脖子,悄悄讓出一條路來。

周眉語沒有下馬,俯視著面前鬧哄哄的東瀛人,沉聲問:“哪里的混賬,敢在趙王府門前鬧事,都嫌活得長嗎?!”

東瀛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周眉語又說:“你們是不是聽不懂中原話?聽不懂就滾回自己的窩里帶著,別出來丟人現眼!”

大部分東瀛人是聽得懂中原話的,尤其是能聽懂“滾”“丟人現眼”之類的臟話。他們的隊長穿著一身正宗的東瀛武士服裝,頭頂上梳著一個蒜苗大的小辮子,也不怕蒼蠅一個不小心給他抱走了。他大搖大擺地走到周眉語面前,操著濃重的口音,說:“你,哪個?”

“趙王妃周眉語!”周眉語聲音抑揚頓挫。

東瀛的隊長輕哼一聲,說:“我,東瀛國使者。你的,丈夫,讓手下人,殺了,我屬下,要償命!”

周眉語長劍一提,輕蔑地說:“你們東瀛的使者都這么差勁嗎?一句話斷斷續續說不完整?還是你腦子不好使,不知道該怎么說話呀?”

“你……”

“你什么你?”周眉語長劍沒有出鞘,輕輕一撥,就撥開了東瀛隊長高舉的長刀,“不知道被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慫恿,你們就敢跑到趙王府來鬧事,也不怕陛下親派御林軍將你們這些蠢東西全逮進牢房里吃幾個殺威棒!”

“你敢!”

“說你蠢你還跟著豬一起叫喚。我一個殺人如麻的將軍,有什么不敢的?我們翊國萬國來朝,又有什么不敢的?”周眉語冷笑著說。

看著周眉語越說越得意,越說越不把他們東瀛人放在眼里,東瀛的隊長忍無可忍,抽出長刀向周眉語身上砍過去。

周眉語才不在意這個看似來勢洶洶實則軟綿綿的一擊呢,哪怕是周圍的看客,對東瀛人惱羞成怒的行為也并不在意。換句話說,周眉語沒來之前,他們在看宋易安的熱鬧,周眉語來了,他們要看東瀛人出丑。人們相信,這場私斗一定會在周眉語的小懲大誡下點到為止。

周眉語確實“點到為止”,但“小懲大誡”的手段,略微殘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