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歸

第236章 受召進宮

在正室睡的這一宿,江寒覺得不大舒服,不只是因為這不是她自己的地盤,畢竟風餐露宿多年,她沒有認床的毛病。

次日一早,江寒非常自覺地去了葳蕤館,才發現這個小院的環境,果然好極了。

這是整個晉王府唯一一個被綠色填充的小院。

小院四周種著各種樹木,有合歡樹、柳樹、梧桐樹、松樹和海棠樹,有淡淡的香味。廊道下面還種了兩棵芭蕉。若是雨天就好了,聽雨珠兒噼里啪啦地打在芭蕉葉上,定是一種聽覺享受。

樹上常有鳥巢,目前還不知道是什么鳥,卻驚喜地遇見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喜鵲,似乎討了個好兆頭。江寒想,一會兒去看看樹上有沒有蝸牛,尤其是松樹上,蝸牛尤其愛往松樹上爬。她喜歡那個背著大殼子慢悠悠往上爬的小家伙,只是她弟弟總嫌棄那東西黏糊糊的臟,所以她只能偷偷地捉來玩。

廊道盡頭連著一個八角亭,亭檐飛翹。亭蓋上畫著不同品種的花樣。雖然小,但無論是雕刻還是繪圖,都是一等一的精美。

八角亭被一大簇竹子遮掩著。竹子不多,長勢卻很好,稀疏繁密,錯落有致。都說竹子是文人的象征,江寒自認不是文人,所以她想,過一陣子將竹子砍了,做成簽子,等再有了鹿肉或者羊肉,就可以串起來烤著吃了。

一定有意思!

小院最有趣的是,亭子底下有個隱藏的小河,河水很淺也很窄,卻有大大小小的游魚經過,非常活潑。河岸上長著濕漉漉的青苔,看見它,覺得周身都清涼了許多。

江寒忽然想起,唐代詩人高駢寫過一首《山亭夏日》,說“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現在念出來,應景得很。

正當江寒滿足于葳蕤館狹小而靜謐的景致時,晉王府的管家垂手站在門口,說:“郡主安。小人有事啟稟。”

晉王府的管家是個三十幾歲的青年,姓李,容慕之常喚他“李二”,其他人尊稱他一聲“李二爺”。李二是晉王開府的時候聘任的管家,早年家境貧寒,但做事穩重,為人機靈,且厚道忠誠,頗得容慕之信任。江寒嫁進王府之前做了些功課,對此有些了解。

李二進退有度,即使知道晉王并不滿意這場賜婚,也對江寒非常恭敬。他稱呼江寒為“郡主”而不是“王妃”,既讓晉王留了情誼,又讓江寒存了體面。

江寒坐在廊道下的藤椅上,讓麥芽請李二進門。

李二進來,作了個揖,說:“稟郡主:剛剛宮里傳令,說大涼國國主想求娶我朝公主,但陛下沒有適齡的公主,想在某一位皇室宗親中挑選一位郡主和親,于是命晉王殿下進宮商議此事。皇后娘娘便說,正巧,也請寒郡主一同進宮,與皇后和怡妃娘娘說說話。王府的馬車已經準備好了,請郡主稍作準備,與王爺一起動身吧。”

婚后第二日要向父母敬茶,這是規矩。江寒雖是繼室,也該去皇宮中走一趟。這些江寒是明白的,所以心里有了計較。她答道:“本該如此。勞煩管家回稟王爺,我換件衣裳,馬上就到。”

李二笑道:“‘勞煩’二字實不敢當。小人告退。”

江寒尚在靖邊王府的時候,不大喜歡佩戴釵環、穿廣袖長裙,常常一件松松垮垮的常服就罷了。現在出了閣,更何況要進宮,不免著裝上正式了許多。雖配飾不多,好歹換了一件鵝黃色碎玉長裙。

江寒站在晉王府門前,就看到氣派的馬車前面,容慕之穿著一身白色長衫已經坐在了馬背上。

容慕之不自覺地朝著江寒的方向瞥了一眼,正撞上江寒投來的眼神。他好像嚇了一跳,趕緊收回自己的目光,又若無其事地四下看了看,最后把視線定在了拿著馬鞭子的手上。那樣子,真像是做錯了事的小朋友。

江寒想起昨天傍晚,容慕之遞給她湯藥的一幕,覺得這個晉王殿下,奇怪得讓人發笑。

江寒鉆進馬車,馬車咕嚕嚕開動。

容慕之作為親王,出行是非常氣派的,只要不是急召,按照規制,會有開道的府兵和隨行的侍衛。他們的腳步很輕,也很整齊。

從頭至尾,容慕之沒有說過一句話,比一個啞巴還沉得住氣。

昨天婚禮上鬧出的動靜那么大,傳的沸沸揚揚。有些路人明里暗里指指點點的。江寒躲在馬車里不去看,容慕之看見了也不在意,反正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歌女之子的身份被人們指點了不知道多少次,早就習慣了。

到了宮門口,車馬和仆從是進不去的,容慕之下了馬,江寒下了車,兩個人并排著走進去,依然沒有任何言語交流。

江寒有些忍不住了,她不知道面見皇后的路怎么走,好在進宮之后不久就有小太監迎上來,將她引了過去。容慕之徑直往大殿的方向去了。

大涼國與我朝聯姻,以往是有舊例的,最近的這次就在十多年以前。當時大涼國因為朝中手握大權的丞相叛亂稱帝,造成國家動蕩。涼國皇室為了獲得我朝支持,與我朝開放貿易,且與我朝和親。

現在大涼興盛,兵強馬壯,又來和親,就頗耐人尋味了。

皇帝后宮嬪妃不算多,子嗣也少,能平安活到成年的就更少了。除了太子和晉王,還有兩位皇子兩位公主。兩位皇子因為不受皇上重視,早早打發去了藩地,至于公主,一位早已成婚,一位剛滿十歲,未到年齡——就算到了吧,皇上也不忍心把自己的女兒遠嫁小國和親。

所以就有了一個難題:既然是國家聯姻,就不好選擇過于旁支的宗親之女,太有實力的藩王也不合適,若因此鬧出些不愉快的事,得不償失。皇上兩難之間,召見了太子、晉王和幾位禮部、吏部的大臣們進宮商議。

這與江寒無關,她現在想的,就是如何應對皇后,應對皇后表面上的問候和發自內心的刁難。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ud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