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不歸

第313章 殞身

容敬之從玉階上走下來,帶著詭異的笑,腳步有些踉蹌。忽然,他收起了笑容,朝著容敬之砍了過來!

容慕之對這種沒有什么力道的、泄憤一樣的攻擊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他提著劍迎上去。他相信,只一招,他就可以送容敬之離開人世。

但意外,就在那一刻發生了。

他固然愛干凈,穿著干凈,jing神也渴求潔凈,但這并不代表所謂的“弒兄”的罪名他承受不起。容敬之于他,好似一塊發了臭的膏藥,本就沒有療傷的功效,還要貼在他身上。揭下這塊“膏藥”或許很疼,但至少清白。

容慕之提起了劍。

這也是容敬之能為自己爭取的最好的體面,是他對自己最充分的利用。

容敬之敗了,注定是要死的,只是如果他的死能讓容慕之身上多一塊洗不清的污泥,用“弒兄”的罪名惡心這個潔癖的怪物一輩子,似乎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一直默無聲息的、像丟了魂魄的木偶人的江寒,突然拔出了江宏留下的“河清”“海晏”的其中一把,決然地對上了容敬之的刀!

這是誰也想不到的插曲。

容敬之雙手握著刀柄,臉上帶著詭異的笑容,說:“容慕之,殺一場如何?”

容慕之明白容敬之的目的,但他不以為意。

殺人這種事,容慕之做的太多了,雖說容敬之是他的兄長,但這個兄長從來沒有恩賜過慈愛之心,反而一直在欺辱他,還殺掉了他妻子的親人和他的父皇、母妃。他們不是兄弟,而是仇敵。

人們就是有那么一種默契,收拾了最后一個協助太子謀反的御林軍,人們停止了搏殺,留下這個衣衫不整、頭發凌亂、臉色慘白的太子殿下。

這個十惡不赦的太子殿下。

容敬之站在高高的玉階之上,俯瞰每一個對他兵刃相向的人。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但這種不甘心的情緒微乎其微,過早地被濃重的恨意代替。他恨這里的每一個人,無論對方是生是死。

江寒踏入皇宮,不是為了什么“平叛”“勤王”,更不是為了表忠心、掙功勞,她只是想報仇。為江宏報仇,為戰死在君子城中的西北野戰軍將士們報仇,為小心翼翼地關愛著她的怡妃報仇。現在,她多了一層仇恨,她要為那個守護了她一生而毫無所得的驚才絕艷的富貴公子蘇淮嬰報仇!

報仇,且要親自執行。

所以她剝奪了容慕之戰斗的機會,自己迎了上去。

她想,這樣最好。不用讓容慕之的雙手沾染手足兄弟的鮮血,也不會讓史官對他的登位指指點點、口誅筆伐。他可以清清白白地活在世人的頂禮膜拜之中,坦然地做他的天子。

這是江寒能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償還他竭盡全力幫助她的一份報酬。

她也要被容敬之殺死,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結局。

如果說沒有了血脈至親,江寒就沒有了靈魂,那么失去了蘇淮嬰,江寒再無未來可言。獨自活在冰冷的世上,對她來說是一種最殘忍的懲罰。

所以她要跟隨蘇淮嬰離開。和容慕之一起被同一個人殺死,應該是莫大的榮幸吧。

于是,容敬之對著江寒的喉管砍了下來,江寒對著容敬之的胸膛刺了過去!

兵刃插入身體,很快抽離身體。兩個仇敵同是鮮血迸流,同是轟然倒地!

容敬之在口中噴了幾口血之后,睜著不甘的眼睛,沒了呼吸。

江寒也要死了。

“寒兒!”容慕之大喊。

“郡主!”眾人齊呼。

江寒聽到了太多聲音,都是在喚她,但是她最想聽的那個聲音,怎么也聽不到。她明白,那個溫和的、帶著書生氣的聲音,再也聽不到了。

江寒被容慕之抱著,滿身都是血,卻還想去拉躺在不遠處的蘇淮嬰的尚有余溫的手。可她被所有的人圍著,她根本做不到。

她多么希望那些人走開,離她遠遠的,讓出一條路,讓她看一看蘇淮嬰最后的樣子。或許蘇淮嬰此時站在閻羅殿的門口,不論那些牛頭馬面如何驅趕他、責打他,他都站在那里,等著她出現呢。她想拉著他的手,告訴他,孟婆湯要少喝一點,別把她忘了,來世我們還要相遇,還要在一塊。

不知道這樣的事,能不能實現。

被人們遮住了視線,已經力竭、渾身再無知覺的江寒閉上了眼睛。她似乎聽到了一個悠遠的聲音,那是當初她為江宏守靈的時候隱約聽到的聲音。

一無所有,千古罵名。

一無所有,千古罵名……

似乎是一句判詞。

江寒覺得可笑。

她活了這一輩子,為了家族,為了君主,為了國家,失去了所有,也因為殺人無數,而飽受詬病。如今她逼得大榮國太子弒父殺君,又親手了結了太子,罵名將流傳后世,再無機會洗刷了。

真是可笑啊!

可她笑不出來了。

她的頭垂了下去,脖頸上流出來的血染了容慕之一身,好像是作為一個名義上的妻子,留給丈夫的烙印……

容敬之舉起了長刀。

“住手。”站在人群之外的容慕之聲音平靜地命令道。許是傷重,許是難過到了極致,他沒有太多說話的力氣。

驚懼非常的皇帝陛下生受了這一箭,沒來得及慘叫一聲,當即崩逝,成為榮朝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發起政變的兒子親手殺死的皇帝。

這場政變給容慕之帶來了什么,容慕之說不清楚,帶走了什么,容慕之不敢計算。腹部的刀傷在提醒他,他還活著,但由內而外沁出的惡寒,卻總給他一種即將告別人世的感覺。

護著自己的傷口,容慕之有片刻的感慨。

他不想原諒他的父皇,但也不想他的父皇就這么被自己的兒子射死了。對于一個皇帝來說,那是多么失敗的結局。

政變很快接近尾聲。在沒有了皇帝做人質之后,容敬之的失敗隨即到來。

不過雖然聲音不大,但圍在容敬之身邊的將士們竟然默契地沒有動手,反而謹慎地移動腳步,逐漸讓出一條算不上寬闊的路來,將容慕之顯露在容敬之面前。

也對,皇帝皇后已經死在亂軍之中,現在誰殺了容敬之,誰就會成為大榮國最受關注的人。這個人,不是容慕之做還能是誰做呢?

只是如果容慕之親手殺了容敬之,雖出于正義,到底擺脫不了為了皇位殘殺手足的罪名了。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