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暖京華

第十四章 布好局

在出入侯府的前小偏門兩側,三太太派去的兩個小廝站了一宿。把身上穿的過臘八的棉褲都打通了,也不見禮部來報喜的人來。

兩人私下里議論:“一個鳥兒人都沒有,七爺這次是又沒考上吧。”

舒云院里三太太坐在堂屋等好消息也等了一宿。

三老爺中途起夜出來過一次,倒嚇了一跳:“怪冷的,什么時候跑這坐著來了?還不快回屋。”

三太太強露出個笑:“老爺先回屋睡吧,我再等等。”

三老爺搖搖頭,無聲嘆了一口氣。

子不肖,父之過。七哥兒要能考上,才是國朝里的笑話。平時招貓逗狗,能考上就怪了,只是他自己生的兒子,有老太太和堂客護著,他倒管不得,打一下,老太太先和他急,罵一句,堂客又和他生悶氣,幾日不說話。

香風院里,周韻錦亦是在堂屋里坐等著消息。

一時聽外面有腳步聲,心中一喜,忙站起來說:“是不是禮部的人來了,彩明快出去看看!”

彩明忙應了聲出門。

掀開簾子,一開外房門,外面的寒風吹的臉疼,彩明拿袖子擋了擋,見是老太太院里的媳婦,來給送湯的。

“這風怎么這樣大,怕是要下雪了吧。”彩明笑著招呼過來送湯的媳婦,“嫂子進屋來喝杯熱茶暖和暖和吧。”

送湯的媳婦笑說:“這不是怕七爺和七奶奶等著下榜的消息等餓了,空著肚子對胃不好,老太太放心不下,說給送碗熱乎乎的湯水來喝。太晚了,還得回去和老太太回一聲去,茶就不喝了。”

彩明自己接過了提籠,又吩咐小丫鬟送送那媳婦。

屋里周韻錦已經聽見了兩人的談話,未免灰心。轉頭一看,不知道高波何時跑去里屋睡覺去了。

周韻錦氣的一時紅了眼眶,吩咐提著提籠的彩明說:“還不盛一碗湯出來!”

彩明心說:自家姑娘做事事事要強,沒想到姑爺這么沒有上進心。忙應了聲,找泥金小碗,盛了一碗湯出來。

周韻錦端著湯碗,走到里屋,見已經脫了靴子躺在床上睡著了的高波,將湯碗放在床頭案上,深吸一口氣,調整好臉色,笑著搖醒高波,“全家都在等夫君高中的好消息呢,夫君怎么還倒頭就睡著了。”

高波鼻音濃重的說:“重不重看天意,要點好兒,亂寫都能中,怪冷的,快脫了衣服你也躺下。”

周韻錦聽這話,險些沒撂下臉子,又深吸一口氣,讓自己保持笑意的說:“妾身只聽說過皇天不負有心人,萬事在人為,要按夫君這話,那些金榜題名的狀元郎,還個個兒都是點兒好了,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怎么都能考……”

“好了,好了!”高波聽的不耐煩了起來,“我說一句,你有十句話等著,你怎么這么像我母親呢,難不成我是娶回來個媽?”

周韻錦心臉俱涼,灰心的坐在床沿邊上,緩半天才柔聲說:“老太太給送來了熱乎乎的八寶……”正要說下話,回頭一瞧,高波又呼呼的睡著了。

不免氣的從里屋到了堂屋,只有彩明和她的時候,禁不住哭將起來,“我怎么就嫁給這么個沒有上勁心的,他,他白衣一個,還不抵父親,我……我這后半輩子可不就這么定了。”

彩明低聲勸慰:“七爺在屋里睡著了,奶奶當心吵醒了他,這日子是一點點熬的,奶奶你想想,當初太太嫁給老爺時,老爺不也是吃靠家里,沒有功名,倒后來還不是太太英明,托柳家老太爺給在衙門謀了事。這日子才剛開頭,奶奶可不能灰心。”

“柳老太爺……一枝梅的外祖父。”周韻錦找帕子擦了臉上的眼淚,銀白的牙齒細細的咬了起來,“嫁給了這不上進!的,還不都是被一枝梅害的,她要死就死,臨了也倒還要拉上我!幾個月不見,搖身一變,不尋死覓活了不說,倒還知道勾著侯爺了!”

彩明道:“那件事情奴婢已經派人查明白了,暖風院那個禾兒,和外院報的是回柳家看她老爹去,可是出了門,根本就沒往東城柳家去,徑直就奔著生藥鋪子去了!”

“真不知道那臭販魚的哪點好,怎么就比得過侯爺!”

彩明壓低聲音說:“俗話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奶奶不也學,當年要沒有那個曹子俊一家,一枝梅,沈二老爺不早餓死了。”

彩明說到這里,未免在心里想,沈大姑娘倒是個知恩圖報,不愛慕虛榮權貴的,對于在低處時認識的青梅竹馬……

“你想什么呢?”周韻錦見彩明說說話失了神。

“啊……”彩明回過了神來,忙接上先時的話說:“奴婢是說一枝梅感激曹子俊也是有的。要說來還得回是一枝梅忘不了曹子俊,連給侯爺生孩子也不愿意,這才讓奶奶抓住了她的把柄。”

周韻錦微收緊了手勁,淡笑笑說:“我不好,她也別想好,看這勢頭,他是一定沒考上了,沈大少爺才高八斗,想來是提名了,等著在人前讓她得意么,明日我讓她吃不了兜著走!”

彩明心里禁不住屏了屏息,跟著到高家來這幾日,她倒是見著過侯爺兩回,一副威嚴模樣,想明日,要得知了沈大姑娘一直在吃避孕的丸藥,得發什么樣的火啊……

恰逢第二日二太太外出去了。

要邁安怡居門口高高的門檻時,沈暖玉輕撫了撫自己的小腹。

等進了屋,果然氛圍尤其不同,連她坐在馮氏身邊,像每日一樣點頭問好時,馮氏都以低頭喝茶,有意回避了。

“涵哥兒媳婦過來了。”老太太朝錢媽媽擺了擺手,錢媽媽會意的點了點頭,出了門。

徐氏和小梅氏都是一副看戲模樣。

大梅氏和沈暖玉對面坐著,中間距離著一塊兩米乘兩米見方繡著家和萬事興的厚粘毛地毯。

大梅氏倒不怕得罪了誰,這一段時間相處,覺得沈氏坦誠可親,沒有宅內女人自來的那些小心思,便在喜梅耳畔低聲囑咐了幾句,有意把原委相告于沈氏。

“喜梅?洋哥兒媳婦,你這丫鬟是叫這個名兒吧?”三太太見喜梅要做傳信使者,叫住喜梅道。

大梅氏應了三太太一聲。

三太太和氣的笑著說:“還得煩勞你這丫鬟到舒云院把手爐給我取來,這天一日冷似一日了,得添手爐拿著取暖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xbiquge,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