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暖京華

第五十八章 詫異

第二天清早,到安怡居請安。

聽老太太,二太太,三太太討論請客吃年酒的事宜。

請什么人,辦多少桌是主要討論的話題,預備什么菜,請哪家的戲班子,由誰寫請柬,分幾批去送等各種適宜是配套話題。

老太太話里話外的意思,二太太自己忙不過來,沈暖玉又懷著孩子,該把管家的權利放給三太太一些。

二太太笑著說:“那就大家都分派些,三弟妹帶著潭哥媳婦,四弟妹帶著海哥媳婦,五弟妹忙著給七姑娘準備嫁妝,就由洋哥媳婦頂上,涌哥媳婦也辛苦些。”

老太太聽了,臉就沉了起來,也不應聲。

三太太沒說話,其余人自然是高興的。

二太太放下手里的杯,說:“既然都同意,就這樣定了,一會擬了單子出來,分派下去大家過過目。”說完,站起身來,給老太太行了禮,預備走了。

沈暖玉也緊隨其后,跟著退了出來。

二太太對沈暖玉說:“涵哥媳婦到舒云院一趟。”

沈暖玉今早上起來的晚了,到了舒云院已經沒有時間和二太太單獨說話,直接到了安怡居。

沈暖玉應了一聲,以為是囑咐喝年酒的事宜。但看到二太太臉色不好,又覺得不大像。

心里沒底的隨從二太太到了舒云院。

二太太連譚婆子也支開了,待譚婆子關好了房門,退下后,二太太才開口說話,為沈暖玉留足了面子。

“涵哥兒昨兒去宮里為你請封誥命了,你知不知?”二太太問。

沈暖玉聽了心中微微一動,始才回過味,他昨天晚上說去宮里了是什么意思。

二太太自然是不信這事沒有她攛掇的成分,但事已至此,再抓著這一點不放一點意思也沒有,和緩了些語氣,說:“你嫁進來快兩年了,一直沒有封誥,你想要這個名分,這是人之常情。原本我也打算了,等孩子生下來,給你請誥命封。只你現在懷著孩子,不該因小失大。”兩頭不偏心,也說高凜西,“這事涵哥兒做的也歉考慮。”

聽二太太的口風,沈暖玉知道此事二太太不是從高寒冷嘴里聽來的。

“說起來話就多了,原本你們夫妻兩個的事情,我不愿意插手,只是你肚子里帶著孩子呢,鶯兒也是個不錯的姑娘,該讓她替替你才是,這時候不是爭風吃醋的時候。”

二太太嘆了一口氣,又說高凜西,“那也是個一根筋,什么事一條道走到黑。”當初怎么都不睡媳婦的床,這會睡慣了,哪都還不去了。

沈暖玉聽二太太受教。

“打今兒起,讓涵哥兒過鶯兒那睡,你勸著他,就說是我的意思。”

“兒媳記著了。”

二太太又說:“君無戲言,涵哥兒求了,宮里面也應準了,也就是這一二日,起草的誥書也就該送來了,到時候要去宮里面謝恩,勞累是一定的,你要有心里準備。”

回了暖風院,沈暖玉讓馨香親自去把高凜西昨天寫的字給高妙送去,“也不知道她的婚期具體是哪一天,給她送去吧,讓她盡早繡出來,別耽誤了事。”

馨香到素云院,按著沈暖玉教的,說:“奶奶研好了墨,要給七姑娘寫字,正好這時候侯爺回來了,聽說是為七姑娘寫,便接過奶奶手里的筆。侯爺和奶奶希望七姑娘一生如意。”

高妙聽說是高凜西親自執筆為她寫的字,自然高興,聽到“一生如意”這四個字,又有所觸動,一時濕了眼眶,強笑起來,讓貼身丫鬟給馨香抓糖吃。

馨香道了謝,回暖風院。

晚上高凜西回來,沈暖玉陪他吃了晚飯,飯桌上撿主要的和他說:“今天聽母親說,侯爺去宮里為我請封誥命了。”

高凜西聽了點了點,笑問她高不高興。

“誥命只是個名兒。”沈暖玉笑著給高凜西添菜,“最重要的是侯爺心里裝著妾身,這才是讓妾身觸動的,妾身高興。”

高凜西笑說:“你也知道我心里裝著你了?”

沈暖玉夾菜的手不禁頓了一下,抬眼看向高凜西,動了動唇角,想說點什么,又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

“說來倒是妾身不懂事了,不應該氣皮眼漲,看著二嫂和四弟妹都跟著老太太和二太太進宮了,說那些話給侯爺聽。”

聽的高凜西心里倒有些不舒服了,放下手里的筷子,把她攬在懷里說:“從前是我不好,早該為你請封誥命,現如今補償給你,你又何錯之有。”

高凜西也把他心里想的說了,“雖則你現在懷著孩子,但也不是到了不能走動的月份。等生下孩子,出了滿月,孩子過了百天,又不知托到何年何月了。”輕捏捏她細膩有彈性的臉蛋,“一二日宮里就要來人宣旨了,到時候進宮去謝恩,害不害怕?”

好奇多一些,也有些緊張。

高凜西心里是有些擔憂的,大娘娘和娘娘自然都是反對沈段澤的十段錦法的,“有我陪著你,無需害怕。”

沈暖玉心說,可不可以別一下子對她這樣好,不太習慣。

吃完飯,撤下了桌子,沈暖玉才和高凜西說:“侯爺今晚上去跨院睡吧。”

高凜西聽了,也不打算動地方。

“是母親吩咐的。”沈暖玉和他說:“肚子一日大似一日了,侯爺留在妾身房里,總免不了……說不準哪次沒控制好,傷著了肚子里的孩子。”

馨香和巧萍先把高凜西平日蓋的被褥送到跨院里。

鶯兒正在做女紅,見兩人抱著被褥過來了,心中驚喜,忙站起來迎接。

馨香什么都沒說,巧萍禁不住要說她兩句,也被馨香暗中壓服住了。

第二日上午,果然有太監公衛前來宣旨。

辰初打宮里出發,到侯府已是末刻。

聽打鼓鳴鑼聲響,開和樂堂大門,這時候闔家人等到堂中接旨。

宣紙太監正是劉京,來平西侯府已經是輕車熟路,見眾人跪下接旨,劉京便把織金地犀牛角卷軸的誥命敕封文書打開,開始宣旨。

高凜西襲祖父爵位,領朝廷正二品兵部右侍郎,實為兵部尚書之權,武宗皇帝當年身為皇儲之時,虛領兵部尚書,登基后不再設此職。

徐氏等人聽劉京宣旨,讀完贊譽,聽品級時,一顆灰敗的心都明亮了些。

“……敕封為三品淑人,請沈淑人接旨。”

聽的二太太倒是詫異,但隨即也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了。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xbiquge,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