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8回 巧心思見招還拆招

›››第8回巧心思見招還拆招

第8回巧心思見招還拆招

小說:

作者:

類別:玄幻魔法

歡迎您牢記域名:,方便下次閱讀小說《》...

敬和堂有上房五間,用五架梁,比其他房屋另顯得高大些,處處雕梁畫棟,泥金繡彩,兩旁連著抄手游廊,前后通達。

待邁過紅木包銅門檻,便見迎面的梁柱上懸著一塊沉香木匾額,上書‘敬和’二字,下設著福壽葫落地罩隔開內外,外頭是一色四把玫瑰椅,落地罩里墻面上懸著一幅前世名繡偕老嬉春圖,下設一把三扇嵌漢白玉鏨花黃梨木長條羅漢榻,鋪著松花色團繡軟褥。

兩旁的高腳椅上陳設著瑞獸祥鳥博山爐、竹雕蟠龍松紋擺件,在外頭的花架子上汝窯花觚內插著數支怒放的墨菊。

徐老太太便坐在當中的羅漢榻上,額上勒著攢珠錦緞提花燙金抹額,身穿赭石色緄邊玄色對襟石青福山壽海緙絲大褂,胸前繡著連云壽紋。

靜和暗暗扯了扯徐兆坤的衣角,徐兆坤當先上前叩拜問安,周氏與靜和等也跟著上前兩步屈膝問安。

徐老太太抬手叫大家坐下,自有丫鬟魚貫而入,奉茶奉點心,動作連貫輕巧,絲毫不聞腳步聲。

無人說話,這過于的安靜,讓場面一時陷入尷尬。

良久,徐老太太端起蓋碗來輕輕撥了撥茶葉,便聽門外傳來一聲珠落玉盤般動人的女聲:“祖母!”

緊接著環佩輕響,腳步玲瓏間,三個妙齡少女魚貫而入,齊齊上前拜倒問安。

這一個月里,靜和連日里與父親來敬和堂請安,自然打聽過。

最大的那個容長臉兒,細長的眉毛直飛入鬢,一對鳳目清亮有神,唇角微微勾起,舉止穩重,言談文雅,正是備受萬千寵愛的三房的大姑娘靜宜。

中間歲數的那個,生的稍稍遜色些,卻也是五官端正,清秀婉約,是四房的二姑娘靜綺。

最小的那個約莫八九歲,一張小巧的巴掌臉,大大的眼睛,頰邊兩粒小梨渦,甚是可愛,是三房庶出的四姑娘靜婉。

何媽媽一面指揮丫鬟們搬來繡墩讓姑娘們坐,一面笑著對說道:“大姑娘二姑娘五姑娘,還不快向你們二伯、二伯母請安。”

一句話把這屋里幾個人的身份都點明了,以往周氏和靜和不怎么出門,二老爺也極少出門交際,故而府中人對他們一家四口都頗為陌生,這些難言之隱又不好點破,倒難為何媽媽一片心了。

三個女孩兒都是玲瓏心肝的人兒,何媽媽的話兒便是老太太的意思,盈盈站起身來向徐二老爺和周氏屈膝請了個雙安,口中道:“侄女見過二伯、二伯母。”

靜宜請罷禮,朝靜和走過來,后者忙從繡墩上站起,迎了上去,互相問了好。

幾個姑娘都湊了上來,靜宜把著她手瞧了一瞧,見她眉目秀凝,檀口瓊鼻,舉動穩重得體,心中微微點頭,說道:“三妹妹一向可好?”

靜和笑道:“多謝大姐姐關懷,妹妹如今大好了,日后姐妹們一處,還要勞煩姐姐們和四妹妹多提點。”

靜宜是府中大姑娘,又是三房嫡出,自然最得榮寵,素日里聽得恭維話總有幾大車,當下只微微一笑,便回了老太太身邊的繡墩旁。四姑娘靜婉最是活潑天真的時候,直接依偎在老太太身邊,坐在了嵌漢白玉四面雕花的羅漢榻上,嘰嘰喳喳地說著話兒。

靜和正在心里琢磨著說些什么話融入進去,便見何媽媽上前對徐二老爺和周氏道:“五少爺還小,敬和堂里不如隆福居暖和,老太太就不留老爺太太在此了。”

徐二老爺一愣,正要說‘這里不冷’,靜和已先行站起身來,扯了扯父親的衣角,沖何媽媽微微笑了一笑,上前屈膝行禮說道:“孫女明日再來向祖母請安,先行告退。”

徐老太太也不知是瞧見還是未瞧見,只顧微側著臉,聽靜婉說笑話。

周氏瞧見老太太如此區別對待自己的寶貝女兒,一時心頭酸澀,又無主意,便也行了個福禮退了下來,徐二老爺走在最后。

總沒有一口吃個胖子的,如今也算邁出一小步,靜和望著廊下擺著的數盆蟹爪菊,心里默默想著。

“這盆十樣景瞧著真好,四太太是用了心的,說是打從蘇州送來的呢。”何媽媽一面從眼鏡匣子里拿了副西洋老花鏡遞給老太太,一面夸贊道。

徐老太太瞧著那盆菊花盆景,微微頷首,取下花鏡遞還給何媽媽,吩咐人仔細端下去,交由花匠栽培著,中秋節時再擺出來。

瑪瑙應一聲是,指揮著將盆景抬了出去。

何媽媽攙扶著老太太往大炕上落座,陪著老夫人說話解悶兒。

“你跟在我身邊的時候最久,心里想些什么,我還能不知,想必你覺得我待二房過于冷淡了些。”

案上的博山爐悠悠冒出所焚檀香香氣,更襯得屋子里寂靜。

何媽媽低眉順目地坐在腳踏上,“老太太睿智英明,一眼就看透了,”她頓了頓,提壺為老太太續了茶水:“只是前兒老太太既叫人進來了,怎地今兒又借口不見,這倒叫奴才瞧不明白了。”

徐老太太冷漠一笑,隨手拿起炕桌上的汝窯五彩蓋碗,輕輕撥弄著茶碗里的茶葉,悠悠說道:“我本就不是菩薩,哪里有那么多善心施與他們,自己的嫡親孫女還顧全不過來呢。”

天底下從來沒有白來的好事,何媽媽自然也明白這個理兒,當下應道:“老太太說的是,老侯爺走的這些年老太太為恐外頭人說些閑話,凡事不得不顧念著二房四房,如今四太太當家掌權,有些事上做的委實有些過了,聽說前兒把個丫頭活活杖斃了,好在四太太慮事還算周全,緊著打發人去威懾了那丫頭的老子娘一回,想也翻不出什么浪頭來,只是傳出去到底有損侯府的體面。”

老太太原本是王府的郡主,雖是做了填房,可好在老侯爺品貌出眾,又會疼惜妻兒,唯一讓老太太頭疼的就是先夫人留下的這兩個孩兒,她撒手不管,也沒少落下閑話,如今大老爺是早沒了的,二老爺癡傻,二太太又是個不識竅的,故而老太太明知四房不成體統,卻也不得不用著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