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52回 三太太妄圖窺門徑

第52回三太太妄圖窺門徑

翠芹聽到這話,微微垂下頭去,唇角輕抿著,右手溫柔地護住小腹。

芳蘭拿了衣服回來見她這副情態,只輕嘆一聲,擺出些憂愁之色來。

翠芹接過衣裳,見她愁眉不展,少不得問:“姐姐有心事”

芳蘭才道:“不瞞你說,我這心里著實羨慕妹妹,只要這一胎能保住,終身便有靠了,不像咱們,活著是個孤獨人,死了也不過……”

翠芹聽她這話說的悲切,頗生出些狐兔同悲之感,良言勸道:“三老爺是有大出息的,三太太膝下又沒有嫡子,姐姐若能為三老爺生下一兒半女,養在太太跟前,還愁沒有好日子過么”

芳蘭見魚兒上鉤,只繼續訴苦不迭:“妹妹有所不知,三老爺不好女色,連三太太在身邊侍候的日子也不多,主子倒也還體恤,只是……不怕妹妹笑話,我娘胎里便帶出個弱證,這么些年了,一點兒動靜也沒有……”這話本就含著四五分真情,此刻說來,足以以假亂真。

翠芹此刻還要依靠三房替她說話,自也存了巴結她的意思,有心為她指一條明路,可又顧忌著不好說,半晌只吞吞吐吐說出幾個字:“我身子原也有些不好,多虧了一個人替我開了個方兒調養……”

芳蘭眼前一亮,緊緊攥住她手,追問:“是誰給的方”

翠芹雙手一顫,頭搖得撥浪鼓一般,不肯再說。

芳蘭也悔自己方才著急了,眼角瞥見門口有人影晃動,便笑著過去瞧。

果是小丫頭送了姜湯過來,又大方傳了話:“太太說了,她做嫂子的到底不便插手小叔子房里的事,留翠芹姑娘歇息一會子待身子暖和過來了,便叫姐姐好生兒送人回去。”

芳蘭便偷覷翠芹,后者嚇得面色蒼白,抖若篩糠,若這會子被送回去就是死路一條啊。

芳蘭瞧在眼里,只吩咐那小丫鬟先去回話,自己端了姜湯過來,面上滿是擔憂同情之色:“這雪越發大了,路滑難行,妹妹可要小心些。”

翠芹砰一聲雙膝跪地,抓住芳蘭的衣裙道:“姐姐在太太那里是有臉面的,求姐姐救命,我若這時回去,便沒命了!”

芳蘭也一臉為難,翠芹為討好她,只道:“姐姐,只要姐姐肯去三太太那里替我說兩句好話,妹妹便告訴姐姐替我調理身子的是誰,包管叫姐姐也懷上一個!”說著伸出右手三只手指晃了一晃。

三姑娘!

芳蘭大吃一驚,當下只勸翠芹喝了姜湯在屋里候著,她自去向楊氏回話不提。

入冬以來只下了那一場雪,接連都是大晴的天,暖的人都穿不住棉襖。

靜和雙手交疊在膝蓋,微微偏過頭看了一眼呆坐在一旁的徐二老爺徐兆坤,又轉眸瞧著當地繡墩上坐著一個中年男人,那男人頭發卻已花白了,膚色黧黑,一雙不大的眼睛卻格外有神,賊亮賊亮地仿佛夜幕中的老鼠。

“張總管是祖父身前經年的老人了,辦事素來都是妥帖的,”靜和唇角保持著姣好的弧度,既得體又大方,“我爹娘素日有個想不到的,不夠周全的,今兒請您老過來,權當是賠罪,今后還請不要見怪才是。”

那日她原以為幾家鋪子都在四嬸那里管著,老太太才諸般顧忌,故而叫了翠芹來,許諾幫她調理身子,一問之下,竟得知徐二老爺手里最賺錢的營生鹿鳴樓是張三白在打理,她又暗地里叫碧桃傳話給張泰,暗地里查訪了一下,果然不錯。

“三姑娘說哪里話,折煞老奴了,您是主,我是奴,只知道對主子們盡忠,”張三白在安慶侯府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自然知道如今三姑娘長大了,心眼長得比個子還快,這會子雖說是二老爺傳他來說話,可卻是在赴三姑娘擺下的鴻門宴,今兒的對話絕簡單不了,不由他不打起精神。

“張總管,那日祖母把我叫去訓斥了一番,張總管您猜是為何”靜和面上依舊是微微的笑容,活像一只狡猾的小狐貍。

張三白可不愿做案板上的肉,讓話題由靜和主導,故而笑著說道:“奴才只知本分當差,不敢猜度老太太的意思”

靜和不以為意般輕輕一笑,悠悠然繼續自己的話題:“祖母責怪我授意底下人在外頭仗勢欺凌人家孤兒寡母,騙取人家的祖傳鋪子……”這都是張泰順道打聽來的,跟老太太沒啥關系,不過借來用用還是可以的。

張管事的眼皮便跳了一跳,正要開口辯解,卻見三姑娘沖自己擺擺手,張三白竟下意識地閉了口,繼續聽她說下去。

“我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說‘祖母說我笨拙無能,孫女無可辯駁,可祖母說我授意底下人做那等喪盡天良的欺男霸女之事,我是如何也不能認的。’

祖母便說‘你若果真清白,也要拿出證據來才是,鹿鳴樓乃是你老子手底下的生意,掌柜也是你老子手底下的老人了,這般大肆鋪張地吞并旁人的買賣,如何能與你脫得了干系’

我當時只是起疑,鹿鳴樓我是聽都沒聽過的,怎地竟是我父親的鋪子”她說著站起身來,在張三白面前慢慢踱步,“知道張總管您神通廣大,是府里的百曉生,故而將你請來,好好兒問問,這鹿鳴樓果真是我爹的生意么”

張三白渾濁發黃的眼眸中眸色沉了沉,三姑娘這是設好了套讓他鉆啊,早知這個黃毛丫頭刁鉆厲害至斯,他倒不如索性稱病不來,看這丫頭還有什么著,張總管此時不由暗暗責怪自己太老實了。

可既然到這了,不舞一回劍,是走不脫了,張總管心里叫苦。

鹿鳴樓地處城西南,位置好,利潤也高,當初老太太將生意交到他手里,說是替二老爺看管,起初他也是兢兢業業的,后來瞧見那白花花的銀子就動了心,又因二老爺笨傻,他生了僥幸,一大部分錢交了公中賬上,另外一部分拿出來打點老太太、四太太等處,老太太不稀罕,四太太卻收了不少,因此他也壯了膽,把剩下的揣進自己的褲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