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92回 徐勵行鴻運當頭娶嬌娘

第92回徐勵行鴻運當頭娶嬌娘

作者:李敘樺分類:

靜和踹了她一腳,哼了一聲道:“就你會馬后炮,我不是心地善良么?要怪就怪隋子峰不自覺,偶然一次應個急也就罷了……

總之不說這事了,說起來就添堵,我前陣子被禁足不能出去找你,難得我們倆一道吃飯說話,我吩咐人叫廚房上做幾樣小菜,你想吃什么?”

“你看著辦,要清清淡淡的才好,”念莪點點頭,拉過炕桌上的點心匣子抱在懷里,挑著點心吃,滿不在意地說道:“大伯母讓我來套你的話哩,那個……成為隋家媳,徐三姑娘可還有興致否?”

靜和費力地將隋大姑娘的臉從點心匣子里搬出來,正對著自己,重重地搖了搖頭。

隋念莪忽然覺得心里有些酸澀,這么通情達理的好嫂子沒了,她低下頭去,片刻抬起頭來,面上又是暖洋洋的笑容,“好,我明白。”

一時間氣氛變的有些悲傷壓抑,徐靜和甩甩頭,又露齒笑道:“如今我正有事要來求你呢。”

念莪好生奇怪,面上故意露出一種被陰了的感覺,“怎么?你要讓我替補上位以身相許?不要不要!”

靜和險些被她氣歪了鼻子,抓起床頭一個軟墊就朝她身上招呼,嚇得隋大小姐滿床連滾帶爬地討饒。

屋里幾個丫鬟在旁看著,也忍不住掩口笑起來。

徐三姑娘一手扶著軟墊,一手掐著腰,活像個茶館里高聲叫賣的老板娘,居高臨下問:“怎么樣?還敢不正經不?”

念莪弓著身子,抱著頭,頗像一只土撥鼠,連連道:“求放過求放過,嗚嗚……你這女人下手太狠……”

靜和忍不住噗嗤一笑,拍了拍身邊的地方,說道:“坐好,我有正經事同你說,”又見隋念莪動作磨磨蹭蹭,不耐煩地猛力將人拉坐在一旁,說道:“兩件事,第一,我呢,想要給你益膳齋一成股的紅利。”

念莪這回的吃驚不似作假,問:“怎么突然這么說?”

“這益膳齋的鋪子伙計雖都是我的,可這其中好多方子還是你給的,我早就想給你分紅了,只是前陣子鋪子才開張,沒有理通順,現在也到時候了。”

隋念莪握住她的手,語氣十分誠懇:“你我相交默契,我跟你說那些話,并無旁的意思,”她見靜和又要說話,只抬手捂住她唇,定定說道:“你若真覺得虧欠我,便給我個特權,無論什么時候去,都能免費免排隊拿點心,好不好?”

她用太大力氣了,靜和鼻子嘴巴一起被她捂住,沒法子呼吸了,連忙抬手把她的蹄膀扒拉下來,從炕桌抽屜里拿了一封文書塞給她,“東西都已經準備下了,”說完趕在念莪回絕前又補了句,

“其實還有一件事,我準備在平安大街開一間藥鋪,已經著人查好了,那一帶只有幾個小藥鋪,也不過是幾個赤腳大夫在坐診,藥鋪開起來,應當還好經營。毛松兩口子收生藥那會子認識了不少藥材商,我預備讓她們去打理,只是他們畢竟是新手,若有什么不懂的,我得讓他們去請教你。”

隋念莪斜睨著她道:“我懂什么?別問我。”

“你手里不是替隋大太太管著幾個分號么?”靜和噘嘴道。

隋念莪哭笑不得,拿了方才那軟枕打砸回去,頑笑道:“我就知道你這丫頭最壞了,她們算計你,你不敢惹她們,就跑過來算計我!”

引得一屋子人哄堂大笑。

如是日子緩緩過著,漫漫長夏過去后,隋子峰與姚鈴兒的感情已十分穩定濃厚,似乎每日以書信方式密切聯系著,這是在隋大太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前提下,當然據說那個姚鈴兒也十分本事,今兒送個繡帳,明兒送只玉鐲。

隋大太太一開始十分抗拒,可到底疼愛自己的親兒子,隋子巒身子弱,家業遲早要交給隋子峰的,隋子峰如此喜歡姚鈴兒,隋大太太擋也擋不住,索性暫時收手,從旁觀察觀察姚鈴兒的品性,試著接受她做兒媳婦。

隋念莪瞧著也不便說什么,她對姚鈴兒防備心很強,暗地里與靜和聯手開了兩家藥鋪,也做些香藥買賣,預備著將來即便姚鈴兒嫁入隋家,使些陰損手段為難二房,二房也能分家另過。

靜和每日打理生意,料理二房分管的那部分中饋,教導筠哥讀書識字,筠哥兒說話做事越發規矩有禮,背千字文、全唐詩來也是有模有樣。

打鐵趁熱,靜和忙聯絡了一下徐老太太,叫筠行偶爾跟著三爺奎行、四爺慎行一道去前頭的書房適應適應,徐老太太見二房最近聽話,便也點了頭。

靜和就吩咐姜振和張省都進府里聽使喚,兩個人一文一武跟在筠行身邊。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只是楊氏的肚子到底也沒能再鼓起來。

張泰家的坐在門坎外的小杌子上借著光兒做針線,看著坐在南窗炕上翻看賬簿的三姑娘,不由暗暗道:“三姑娘小小年紀,卻很有幾分當家主母的樣子,萬事都料理的妥帖,也不知哪個有福氣的能得了去。”

周氏看著也很是欣慰,她手里拿著為靜和剪裁的新衣,低下頭去一針一針細細縫著。

等天再次冷下來的時候,大周北境的韃靼部又開始要南下搶糧食過冬了,年輕的四皇子濟王殿下與英國公里應外合,東西夾擊,大獲全勝,截獲了很多很多戰利品,打的韃子們抱頭鼠竄。

捷報傳入京城的時候,濟王殿下迎來雙喜臨門,賢良淑德的濟王妃熬了四五個時辰,順利產下一個漂亮的男嬰。

宮內宮外一片喜氣洋洋(呃……至少表面上看是這樣),濟王妃感激靜和的好處,連著把皇上、濟王給她的賞賜私下里給靜和送了不少,其中頗有幾張摸著很不錯、油光水滑的貂皮、灰鼠皮。

周氏興沖沖地挑挑揀揀,為女兒做件大氅過冬,剩下的毛料給筠哥兒做個端罩。

水漲船高,安慶侯府的身價蹭蹭的漲,接連受挫的四房自然也跟著沾了光,大堂兄勵行與大理寺卿傅家結了親,定下了傅家四姑娘,婚期定在四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