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回及笄
作者:李敘樺分類:
莫非是看西廂記了?靜和見她果然是從浣云館的方向過來,打消了疑慮,姐妹告了辭。
徐老太太那里也不過是點了個卯,靜和見她沒有細聽的意思,就告辭回了沐云齋。
進了六月,靜和的生辰就到了,今年因為是她行及笄禮的時候,老太太吩咐下來好好操辦。
及笄禮前三日就要開始沐浴齋戒,以示虔誠。這事由周氏一手操辦,靜和倒省了心,安心在沐云齋看醫書,只對母親說,可畢竟徐五老爺的喪事還未滿半年,府內也不好大肆飲樂,周氏明白她的顧慮,只是特意打發人去珍寶齋打了一副紅寶石赤金的頭面。
及笄禮的主人自然是她的父母,主賓周氏原本想請交好的傅夫人也就是大嫂子傅氏的母親,可徐老太太卻覺得輕了點,和濟王妃商議后,請了平郡王妃來為靜和插戴,傅夫人則作為贊禮。
比徐靜綺及笄的時候強出不止一星半點去,姚氏眼紅不已,楊氏似乎被女兒做通了思想工作,一直擺出副端莊賢淑的樣子。
這一日平郡王妃特意華服盛妝,拿了一只嵌金累絲嵌紅寶石雙鸞點翠大珠釵,一瞧便是價值連城,親手戴在靜和梳好的發髻上,傅太太也送了赤金鑲寶的步搖。
江氏送的是對玲瓏玉鐲,楊氏是只赤金臂釧,姚氏也故著體面送了只束發的翡翠玉環。
“也不知四太太什么意思,這玉環明明是男子束發用的,”錦心小聲抱怨著。
紫瑛倒不以為意,“隨便放著就好,她送的東西,誰還認真翻出來帶不成?”
靜和也是如是想,她翻看著梁若琳送來的一對做工精細的犀角杯子,說道:“這個倒好,回頭擺在筠哥兒書房里的多寶閣上去。”
繡意端了個小盒子過來稟道:“姑娘,方才借著送平安符,圓真小師父送了這個來。”
薛湜?靜和面上露出些喜色,打開那錦囊,卻見里面有封信,讓靜和今日亥時去園子里那株杏花樹下,他到時候用輕功帶她出去,他新發現了一個既有趣又漂亮的所在,今兒特意向宮里告了假,要好好給靜和做壽。
能去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只是依著薛湜那脾氣,定然又會不理解,靜和輕嘆一聲,將那封書信折了幾折,放到燈上點燃燒毀。
錦心從旁覷著靜和的面色,只覺那燈光映在她白皙的臉龐上,一忽兒明一忽兒暗,卻沉沉似秋水一般,每每接到薛公子的信,主子總是這樣,似乎高興,卻又似十分發愁。
正想著,就聽精和喚自己,忙上前兩步,聽她如是吩咐,“你去打聽打聽三嬸嬸和四嬸嬸今夜可在府里?”
錦心會意,姑娘必然是忌憚三太太、四太太,她出了門去廚房上,讓灶上的廚娘借著去大廚房支領柴薪,順道打聽了,才回正屋來回話。
“說是三太太和四太太都吩咐人告訴了大廚房,今兒要去外頭應酬,叫廚上不必備飯,那廚娘還說三太太似乎是往慶國公府去,”錦心說道,“后來那廚娘回來碰見四房的人去拿些鮮牛乳,說是四太太今兒要去錦鄉侯家。”
靜和想了下,說一聲,“知道了”,又囑咐人今夜沐云齋的人都不要離開院子半步,又吩咐繡意,“待會子你送個口信給圓真小師父,就說我今日受了些風寒,才喝了姜湯,最好不出屋子,不能去親自向她道謝了。”
繡意知道她的意思,今兒是三姑娘及笄,什么事兒非得去慶國公府,四太太做的就更明顯了,還專門打發人去廚房補上一句自己要去錦鄉侯家,多半是布下套兒要自家姑娘鉆。
而薛湜精心準備了好幾日,陡然從圓真那兒聽到靜和果斷的拒絕,很是氣悶。
他也不許人跟著,信馬由韁,沿著朱雀大街去了城東月牙湖旁的一座香苑。
清風明月夜下,琵琶琴音有如裂帛,時而哀鳴,時而嗚咽,后又漸漸轉至歡欣,仿佛讓人看見平靜的大江之上,升起一輪圓月。
畫舫之上,清風徐徐席面,一襲湖藍綢衫的公子以手指合著拍子,似乎想起煩心事,唇角又溢出一絲苦笑。
那歌妓瞧在眼里,漸漸停下手中的琵琶,款步走至桌前,素手執起玉壺,往玲瓏玉盞中注入一杯佳釀,雙手舉杯遞向那公子,語聲婉轉如黃鶯瀝瀝啼鳴,“薛公子,不妨嘗嘗這梨花清釀,是雪娘去歲采梨花上的露水釀制的!”
薛湜接過酒盅,昂首一飲而盡,只覺清香在喉間竄溢,不由展演笑道:“雪娘,你不止琵琶又精進了,連釀酒的手藝也越發好了。”
“公子過獎了,”雪娘螓首微垂,雙頰飄上兩朵粉紅,“是公子許久不曾來了,竟然聽不出雪娘方才一曲《西洲曲》中有兩處彈錯了。”
“是么?”薛湜微笑把玩著手中的玉杯,雪娘又執壺倒滿,薛湜再次昂首飲下,卻多了一聲嘆息。
“公子為何嘆氣?”雪娘覷著他面色,柔聲關切。
“今兒是她十五歲生辰,我原想去恭賀她,帶她出來轉轉散散悶,她卻……連見一面都不肯,”薛湜說著很是苦惱。
“公子口中的她可是安慶侯府的姑娘?”雪娘問。
“哦?”薛湜挑眉,“你也聽說過她么?”
“曾風聞些,”雪娘輕輕說了一聲,薛湜一連數月不來見她,她難免好奇,從薛林那里打聽到些,當下卻也不提,只說道:“能得公子如此看重,必然是貌美出塵,世間無雙的女子。”
薛湜微不可見地點了下頭,唇角勾起一抹笑容,又飲了一杯酒,似乎沉醉在甜蜜的回憶之中。
雪娘目光微黯,如夜幕中熄滅的燈,光華褪去,只是托腮凝視著面前之人,語氣中不覺染上兩分哀怨,“怎么還會有人不愿見公子這樣風華出眾之人?”
“她是大家閨秀,說什么定親之前最好不要見,以免影響她的聲譽,”薛湜話中帶著些苦悶,“我就想不明白了,她遲早是要嫁給我的,我不嫌棄她,還有誰會嫌棄?旁人的眼光又何必要管?之前她諷刺我依附尚書府生活,我如今在鑾儀衛任職,能自食其力,她又開始抱怨起我不能快些豐實房產基業,體體面面地迎娶她給她安穩的生活,女人呀,總是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