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162回 玉牌

第162回玉牌

作者:李敘樺分類:

周太太緊緊抓著靜和的手,渾濁的眸子里淚光滾動,好幾次想要張口,又生生咽了回去,半晌方低下頭說了句,“靜和,你可要救救你大舅舅,他可是我和你外祖父的命根子呀。”

靜和微微露出些笑容來,重重點了頭,露出一個盡量輕松的微笑。

送走了外祖母,靜和便回了沐云齋,打開那醫書信手翻看著,忽然抬頭問紫瑛,“今天張泰可有回話?”

知道齊畫師回家辭館之后,靜和便叫張泰、徐忠在外頭尋找合適的繪畫名家,沒有張屠戶也不用吃帶毛豬罷。

紫瑛便出去問了一圈,才回來說道:“張管事并不曾進來,姑娘是否差人傳他進來回話?”

“不必,”靜和說道:“有了消息他們自會進來回稟。”

話音落才又看了兩行字,被她打發出去詢問周太太近況的錦心回來了,回話道:“奴才問了親家老太太身邊的畢媽媽,原來……”她語氣微頓,聲音也小了些,“親家老太爺被停了職在家休養。”

墻倒眾人推,靜和并不意外,她忍住眼眶的酸疼,頓了頓又道:“叫張泰進來一趟,我有事問他。”

紫瑛應了下去,不多時帶了張泰進來。

靜和便問:“你可認識大同、宣府那邊的客商?”

張泰是二房的心腹,一聽就猜到靜和的用意,搖頭道:“我一項是忙府里的事務,打交道的也都是各個府里的管事并些與府里常來往的商鋪,或許忠叔和毛兄弟能認識。”

靜和點點頭,說道:“那你就去問問忠叔和毛松罷,”她揉了揉額角,吩咐錦心,“你把我上個月繡的那兩副帳子包了,給隋大姑娘送過去,也問問她認不認識西邊的客商,幫著打聽打聽舅舅在那頭的情形。”

錦心應了,一刻不耽擱地跑了趟隋家,又回來稟道:“隋大姑娘并不認識,卻也問了她鋪子上幾個掌柜,其中有個掌柜的兄弟在并州做買賣,隋大姑娘已經托那掌柜去送信了。”

“難為她了,一頭備嫁,一頭還要為我操心,”靜和微微嘆息,心里又覺得溫暖,她想起上一世,即便自己淪落到那等悲慘境地,還是有人愿意表現出善意,只是他們或是能力不足,或是有顧慮,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改變自己命運的終歸只有她自己,貴人再襄助,也只是東風,你若不是草船,風再猛,又哪來箭?

靜和自嘲似的暗暗想著,貴人?!她忽然站起身,一樣東西從她腦海中閃過,她連聲叫紫瑛!

紫瑛嚇了一跳,連忙過來問:“怎么了?姑娘。”

“你記不記得有一塊玉牌,我交給你的,一面有螭紋一面有字的那個!”靜和盯著她,語速很快。

紫瑛飛快在腦子里過濾了一下,說道:“有,奴才收在柜子頂上的匣子里了,”說著快步進了內室拿了出來。

靜和接在手里,摩挲著手中的玉牌,瞇起了眼睛。

“叫碧桃來罷,”半晌,她這樣說了一句。

與吳氏熟絡之后,靜和才發覺吳氏也不是個討厭的人,她只是內斂敏感的緊,因她是杭州將軍的獨女,是自小被父母呵護長大的掌中寶,嫁了徐兆瑞后又長期得夫君愛護,基本上沒見過太多的勾心斗角,沒受過欺凌算計,心思還是比較單純的。

靜和只要把自己醫囑的目的和意義給她講明白,吳氏基本上可以完成七八分,畢竟吳氏也想給徐兆瑞留下一絲血脈,希望這個孩子健健康康的長大。

每日檢查筠哥功課、協助母親理事、照顧吳氏安胎等事慢慢就理通順了,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同時,靜和還能抽空儀容得體地應對楊氏不定時的召見以及各種裹著糖衣的誘勸。

楊氏也是真賣力,一忽兒夸贊薛尚書有為,一忽兒夸薛夫人和氣,一忽兒贊薛家大爺真真兒的風姿不凡,如今當差越發有模有樣了。

薛湜也沒有半點放棄的意思,時常讓人送吃食來,今兒是四喜居的紅燒獅子頭,明兒是鶴樽樓的水晶豬肘子,甚至連琥珀糖衣的糖葫蘆,豆沙餡兒的炸糍粑,鹵煮豬大腸等各色小吃也都送來。

或許人都是有利有弊的罷,靜和看著那些點心,說她內心一分一毫的波動都沒有,那是騙人的,兩世為人,她更傾向于用理智思考來代替感情上的臆斷。

夜里難以入眠,她一遍一遍地捋著過去的回憶,她和薛湜從認識到現在,她幾乎沒有對他假以辭色,她更沒有在他面前表現的多美多好多慈善,甚至一直是拒絕他的,薛湜這般糾纏的緣由,靜和只能想到一條,得不到的最好罷。

對于薛湜這種公子哥,又有薛尚書的虧欠,繼母有忌憚的約束,早已養成他桀驁的性格和事事順心的習慣,但凡有拂逆他的意思,他就會無法忍受。

靜和想起每每她為他出謀劃策,薛湜便會冷言冷語地質問自己虛偽、狡詐,在黑暗中翻了個身。

是的,她自認能屈能伸,愿意戴上面具與狼共舞,愿意扮豬吃虎緩圖后計,可薛湜不同,薛湜太有性格,或許她們身為普通人,沒有麻煩的家族,沒有虎視眈眈的親人,她和薛湜會成為一對打打鬧鬧的冤家,連分歧都帶著甜蜜的滋味,可如今,面對那位高深莫測的薛夫人,冷血無情的楊氏,貪婪無恥的姚氏,事情就變得復雜,她管不起,也承受不起。

更何況,薛湜竟然還以舅舅的性命相要挾,這一點就是對她的不尊重,愛一個人或許需要很長時間,恨卻如天崩地裂般迅速,冰結千里,也經不住一記斧鑿,她打了個哈欠,聽到外頭值夜的繡意小聲說了句,“落雨了,給姑娘加一床棉被……”

啪一聲炸雷驚響,秋雨紛紛澆熄了一切的狂躁……

她不知幾時睡著了的,翌日清早錦心叫起的時候一摸她的額頭,卻是滾燙如炭,不由大驚叫道:“呀!姑娘發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