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165回 鏗鏘

第165回鏗鏘

第165回鏗鏘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四妹妹怕是責怪錯了人,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聽妹妹說的這話,到好似你的婚事倒似乎我能做主似的,妹妹受了氣也該知道找正主撒去,不該跑到我這里,須知我這里的奴才不比妹妹屋子里的那些都是知規矩嘴巴緊的,若是一個管不住傳出去一句半句的,妹妹的名聲才是真真兒被敗壞了!”她冷眼瞧過去,語氣卻如泉水一般泠泠清脆,就是沒有半點軟弱可欺的意思。

靜婉一肚子的牢騷憤怒被這話憋了回來,她突然想起小時候,她徐靜和是姐妹中最卑微的一個,只要姐妹間鬧了矛盾,都是徐靜和第一個服軟賠不是,說好話和稀泥。

因此徐靜和雖是嫡女,大家卻半點沒把她放在眼里,大家只是可憐她,可憐著可憐著,也漸漸忘了她的存在,誰成想如今靜和長大了,竟然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冷靜睿智,高貴端莊,明媚的讓她不敢近視,靜婉又羞又怒,一時間迷了心竅,舉起手掌來就朝靜和拍過去!

誰知瞬間一個人影移動至靜和身邊,劈手攥住了靜婉的手腕,那只手十分有力,靜婉覺得自己的手腕都要被她攥的斷了,不由轉頭怒瞪著那個面色稍黑的丫鬟,“大膽,你是何人!”

墨梅是英國公送的,不像紫瑛顧及的多,錦心繡意幾個小的見識過靜婉往日的威風,多少顧忌著些,墨梅才不吃那一套,她在英國公府受的是治軍那一套,她只聽從靜和的,旁人是什么東西,她管不著,當下她并不答話,只冷哼一聲看向靜和。

靜和輕輕抬手示意墨梅放了靜婉,方才對靜婉說道:“我早就對妹妹說過,我這屋子里的人不溫順也不懂禮,可偏偏就會護衛主子,誰若敢碰我一個指頭,只怕她們就敢揍那人一個鼻青臉腫!”

靜婉氣的直磨牙,眼下動手是不成了,但她從小就自負伶牙俐齒,怎能就這樣認輸,于是也笑道:“三姐姐果然厲害,前陣子引得英國公和尚書公子為你大打出手,早成了京中美談了!這話可不是妹妹房里人說出去的,妹妹倒是有心約束,可架不住這府里不喜歡姐姐的人太多呀。”

靜和微微挑眉笑道:“如此我更要多謝妹妹,如今妹妹出了這事,倒把關于我那些無稽的傳聞壓下去不少!”

口齒上也站不住了,靜婉冷哼一聲,轉身出了沐云齋。

周氏原本是要來替女兒撐腰的,但是方才女兒那一番應對實在大快人心,她竟然站在一邊看住了,她微笑著望著眼前的女兒,又開始感慨起來道:“想當初你是多么綿軟的人,噯,都是被這一窩狼給逼的。”

靜和面色如常地把紙上的字寫完最后一筆,撇捺橫橫,是一個舍字。

周氏看在眼里,似乎懂了些什么,微微嘆氣道:“舍了也罷,他那一家子也夠難纏的,生母尚在,又有繼母,何況還有個異母弟弟,聽說還跟什么名妓有交情。”

話音落,只聽門口的小丫鬟說:“瑾老姨娘來了。”

周氏顯然也十分好奇,不由看向靜和問了句,“她來做什么?”

靜和說道:“似乎因二姐姐的事,四房這些人鬧的不太好,二姐姐出了門子后,四嬸嬸便帶著姚鈴兒回饒州娘家去交代這事,四房的事兒都由大嫂子打理,我也想不出她這會子又來做什么妖?”

她有心瞧瞧母親的耳根子是否比以前硬些了,便說:“娘,我有點累,不想見她,在屋子里看會兒書,您若是要見不如就在這外頭見好了。”

如今周氏也早非昔日阿蒙了,她知道二房早已不用處處瞧人眼色行事,既然瑾老姨娘不是因府中事務來的,索性也不必見,這樣想著周氏也吩咐張泰家的,“你去傳個話就說我老毛病犯了有些頭暈腦眩的,怕招待不周怠慢了姨娘,請姨娘先回去,改日我好些了,再上門拜見。”

張泰家的應聲去了,靜和暗贊母親也學聰明了,沖周氏豎起大拇指,周氏頗有些洋洋得意,又說晚上做個野鴨子湯給一家人吃。

靜和看著母親這樣的好心情不由莞爾,她略一沉思,又叫了錦心過來吩咐道:“你這幾日盯著些瑾老姨娘,只要她不害咱們,咱們自也不用理會。”

錦心應著去了,靜和則繼續看著醫書。

晚間錦心回來說道:“瑾老姨娘從隆福居出去徑直就回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一直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哪里也沒有去。”

肯老實安分是好事,靜和隨口說了一句,看了看掛在墻上的月令圖,微微怔了一下,“都已經近八月了,日子打發的倒快。”

錦心道:“誰說不是,一眨眼五爺都長這么高了。”

可不是,自自己重生以來已經三年,筠行都由一個尿炕的小屁孩長成一個半大小子。

卻說徐靜婉,她幾時從徐靜和那里受過這樣的氣,她并不懂山水輪流轉,如今她早不已經不在高枝兒上了,還猶自作死。

等她稍稍醞釀了些感情,淚眼汪汪地去外書房見了趟徐兆寬哭訴,告徐靜和以及楊氏的狀。

徐兆寬本來就為著徐薛兩家聯姻之事不成而不悅,黑著臉聽靜婉這一通不知好歹的抱怨,怒火又涌上心頭,噼里啪啦地把靜婉訓斥一通,什么不好好遵守女則女誡,不好好修煉女紅書法,不仔細修什么德容言功,凈知道整些酸文假醋,真真兒辱沒斯文云云,他早年本想走科舉一途,讀過不少書,故而吊起書袋來比勵行還溜。

靜婉第二次敗下陣來,她又哭著去了敬和堂,徐老太太倒是比較溫和地把她拉在懷里溫聲哄著,可在聽清楚原委之后,也微微沉下了臉,叮囑她好好回去練練言行舉止,學學濟王妃,當初一放出要找婆家的話去,就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再不濟也學學女紅,也能繡出徐靜和繡的觀音圖那樣的好針線,也好叫她有個夸贊頭,光會寫寫詩,在貴府圈里是吃不開的。手機用戶請瀏覽.逼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