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回小名
第190回小名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楚啟與靜和進了正堂,行過禮又改了口。
平郡王妃十分高興的樣子,親手遞給靜和一個大紅封,她眼底似有淚花閃動,不住喃喃道:“這就好了,你們一定要和和睦睦的,爹娘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平郡王爺便笑著對妻子說道:“今兒是好日子,快別哭哭啼啼的了。”
平郡王妃忙收了眼淚,拉著靜和坐在一旁溫聲說話,不外乎些問她在國公府可還習慣,有沒有什么缺的呀,若有不足的只管打發人去同她說之類的話,拉拉雜雜的說了一車的話。
夫婦二人在平郡王府吃了飯才往回走,因楚啟在席間飲了些酒,索性也上了馬車。
靜和倒了杯香茶遞給他,說道:“蜂蜜水最是解酒,可惜今兒沒有帶蜂蜜,你且喝一點潤潤喉,等回府了,我再給你泡醒酒茶。”
楚啟正轉頭掀開車簾望著外頭,聞言便轉回身來,接過小巧的茶盅遞到另一只手里,右手握住靜和的手稍一用力,靜和便被他帶進懷里。
他仰頭將杯中茶一飲而盡,隨手放在一旁的架子上,又俯身貼上來親昵。
靜和想要抬手去推他,可楚啟身后的架子上擺放著許多書籍和擺件,她怕不小心碰掉了,惹出動靜驚動了外頭的人就不好了,故而也不敢亂動,由著他在臉上親了好幾口,又親昵了一陣子,才抱著她在懷里說話。
楚啟胸襟散開著,半片小麥色的胸膛裸露在外頭,露出幾道猙獰的傷疤。
靜和抬手撫著那疤痕,心中生出些疼惜來,想要開口問,卻又怕牽起舊事惹他傷心。
楚啟卻似看穿了她的心思一般,開口慢慢講了起來:“都是以前的事兒了,這一劍是岱山內訌時被人誤刺留下的,這一刀是抗擊前梁守將劉子騰時留下的,這些槍傷是歸順先帝后征討竇通時落下的,還有腹上這一道傷疤,是當初平定江南時留下的……”
靜和聽著只覺觸目驚心,緊緊擁著他的腰,似乎怕自己稍稍松手就要失去他似的。
楚啟心中暖旸,抬手撫著她柔順的秀發說道:“都過去了,如今身為主帥,基本不用領兵沖鋒陷陣,你放心好了,”說到這里感慨良多:“想我楚啟戎馬半生,以軍為家,如今能得嬌妻如此,也是上天垂愛。”
靜和居然點了點頭,心中暗想:想她徐靜和,兩世為人,前半生累逢渣男,生活不幸,幸好上天重新給她機會,如今能迎來這樣的好姻緣,更是上天垂憐!
夫妻兩個就這樣緊緊擁著,彼此都覺得心中安穩踏實。
馬車到了國公府大門口,仆從忙開大門卸了閘板,車夫穩穩驅車進了大門,在二門前停穩。
芭蕉叫了一聲:“國公爺、夫人,到家了,”才上前打起簾子。
楚啟先跳了出去,又折身來抱靜和下車。
因是自己家里,靜和倒也沒過分堅持,可誰知他把自己抱下車來依舊沒有放手的意思,靜和就道:“快放我下來。”
“你方才不是還說腿疼走不動么?”楚啟說道。
靜和便紅了臉,方才他要不規矩時,靜和便可憐兮兮地求放過,沒想到被他抓住了話頭,若是自己說腿不疼,那他后頭必然還有主意等著,想到這里,便拿櫻粉輕紗障面,由他一路抱到正房門口。
因已經在平郡王府用過早飯,眼下也還不到午飯的時辰,靜和便想趁著有空見見下人,熟悉一下府中的中饋情況,故而問楚啟道:“國公爺要出門會友還是去書房看書?”
楚啟依舊笑的溫和且憨厚,“不急,皇上放了我幾日的假,我今兒什么也不做,就在屋里陪你,你若嫌屋子里悶,咱們就去外頭逛逛,”說罷又在靜和軟軟的腮邊捏了一把,“日后別稱呼我做國公爺,顯得生分,就叫我的字,讓瑾。”
“讓瑾?”靜和重復了一句,“退讓的讓,周公瑾的瑾?”
楚啟點頭道,“正是,這是我拜到大將軍門下學兵法時恩師為我取的。”
“周公瑾是少年英才,可惜是氣量略狹小,行事過于驕橫,才英年早逝,”靜和說道,“看來國公爺……哦不,是讓瑾你的恩師對你期望很深。”
楚啟聽她竟然有這樣的見識,忍不住笑起來,又問:“你有沒有小名兒?”
“怎么問這個?”靜和微微歪著腦袋看他,見他十分認真的樣子,便努力想了想,說道:“倒是有一個,我小時候外祖母為我取了一個叫著方便的小名兒,后來大了,漸漸也就不怎么叫了。”
“哦?”楚啟來了興致,追問道:“叫什么?”
靜和不答反問道:“莫非我的名字不好么?”
“你的名字很好,”楚啟連忙解釋,“靜和,安靜祥和,寓意好,也很端莊,只是你我夫妻之間,直呼名諱難免顯得不夠親近,”又再三磨著她問,“你的小名兒叫什么?”
靜和想起昨夜他在耳邊再三呢喃‘夫人’,便猜著他的意思,她一張口卻微微紅了臉,“不過是叫著順口的……是……是團團,”跟楚啟在一起后她總是動不動就紅臉,靜和有些不好意思,背過身去捂住臉頰。
“團團,團團……”楚啟自顧自地重復了兩遍,突然笑的眉眼彎彎,扶著她的肩膀將她擺正了,又叫了一聲,“團團。”
靜和更加難為情了,她的臉紅的像天邊的晚霞,忍不住低聲抱怨,“不許叫了,不許叫了……”
楚啟將她摟在懷里,笑哈哈道:“外祖母真會起名字,這兩個字很好,就像你一樣,看著很瘦弱的樣子,身上卻都是軟軟的香香的,像個飯團子,我最愛吃的就是飯團子,又管飽又香甜……”
怎么說出這樣的話,還有叫外祖母叫的這樣順溜,靜和羞澀地不敢抬眼看他,只抬起兩只手緊緊地封住他的嘴巴:“不許說不許說。”